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兼论“历史观点”的翻译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炎秋 邓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1,159,共12页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翻译为“史学观点”是不大妥当的。在恩格斯两篇涉及“历史观点”的重要文献中,“历史观点”的核心内涵都是“现实”。恩格斯的“现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当下的现实;二是过去的现实或者说历史上的现实;三是...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翻译为“史学观点”是不大妥当的。在恩格斯两篇涉及“历史观点”的重要文献中,“历史观点”的核心内涵都是“现实”。恩格斯的“现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当下的现实;二是过去的现实或者说历史上的现实;三是作者、批评家的思想与认识立足当下的现实,同时符合历史的现实。其基本指向是“真正的现实”。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其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一,“历史观点”促进了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主义转向;其二,二者相互契合;其三,二者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历史观点” 现实主义文艺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实主义文艺中的心性论传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一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6,共13页
在百余年中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古代心性论传统经历了曲折的沉浮过程。这大体可以分为5个时段:启蒙式现实主义与心性论传统有着复调式对话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实践诚然没有给予心性论传统以合适的显性地,但还是在传奇式叙事范... 在百余年中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古代心性论传统经历了曲折的沉浮过程。这大体可以分为5个时段:启蒙式现实主义与心性论传统有着复调式对话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实践诚然没有给予心性论传统以合适的显性地,但还是在传奇式叙事范式中为它提供了隐性舞台;“伤痕”式现实主义文艺有着对于心性论传统的隐归,但限于当时认识条件而只能作迂回式别解;“新写实”现实主义中已出现心性论传统的描绘,但有关理性评判依然处在模糊状态或者被归结为负面的东西;过去十年间心性论传统与现实主义融合为心性现实主义范式。这个中国现代文艺史案例表明,外来现实主义文艺与中国心性论传统终究可以找到融合生长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心性论传统 复调式对话关系 心性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悲剧观念与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7期11-16,共6页
鲁迅的悲剧观念与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张涛众所周知,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极其丰富深刻的。这自然同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广博深厚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以及他的不同凡响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见解,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鲁迅的悲... 鲁迅的悲剧观念与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张涛众所周知,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极其丰富深刻的。这自然同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广博深厚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以及他的不同凡响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见解,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鲁迅的悲剧观念,在形成和深化他的现实主义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观念 现实主义文艺 鲁迅 悲剧艺术 希腊悲剧 悲剧精神 王国维 “瞒和骗” 中国传统文化 启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邓双琴《外国文学名著论》读后
4
作者 高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3-54,共2页
一部文学名著,你读过之后是不会忘记的,因为你的心灵由此而获得新的活力,你的思想由此而更敏锐,你的视野由此而更宽广。你的感受力也因此而更丰富了,你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便会因此而更深刻。所谓文学名著,就是指那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一部文学名著,你读过之后是不会忘记的,因为你的心灵由此而获得新的活力,你的思想由此而更敏锐,你的视野由此而更宽广。你的感受力也因此而更丰富了,你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便会因此而更深刻。所谓文学名著,就是指那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了千百万人的精神生活,在千百万人的灵魂上打下鲜明烙印的著作。它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给历史的进步赋予新的生机,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艺 外国文学名著 海涅 读后 理论的研究 《浮士德》 美学思想 《古都》 川端康成 人的灵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5
作者 唐正序 李益荪 《当代文坛》 1982年第5期5-5,共1页
毛泽东同志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什么新的和重大的发展?我们想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并阐明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而“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 毛泽东同志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什么新的和重大的发展?我们想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并阐明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而“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一著名的原理。这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毛泽东是把实现“六个更”的要求,也即典型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艺 毛泽东同志 《讲话》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同一性 文艺作品 社会意识形态 集中性 文学艺术 发展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振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0-86,共7页
1 孙犁是一位为现实主义文学奔波劳作了几十年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对现实主义的遵循与信奉,而且表现在他作为一位学者型的作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深邃独到的把握与探索。他从不以理论家自居,也不以艰深莫测的高深理论吓人,而... 1 孙犁是一位为现实主义文学奔波劳作了几十年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对现实主义的遵循与信奉,而且表现在他作为一位学者型的作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深邃独到的把握与探索。他从不以理论家自居,也不以艰深莫测的高深理论吓人,而常常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结合文艺创作实践活动,对文坛上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判。他的理论总的特点是:旗帜鲜明、有的放矢、见解深邃、具体鲜活、敢于直言、亲切易懂。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耐人寻味的亲切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现实主义文学观 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文艺 文艺思想 作品 鲁迅 真善美 高尔基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文艺观的源头之一:东北解放区的苏联文论译介
7
作者 张丛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174,共6页
建党百年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实践的历史过程和精神历程,重新回顾和审视有关党的领导和建设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珍贵记忆尤为重要。东北解放区时期,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翻译和介绍了当时苏联前沿和热点... 建党百年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实践的历史过程和精神历程,重新回顾和审视有关党的领导和建设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珍贵记忆尤为重要。东北解放区时期,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翻译和介绍了当时苏联前沿和热点的文论。这些文献既关涉国家主义文学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和典型人物与英雄人物塑造等问题,又对异己的文艺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这类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经验,聚焦其时重大文艺问题的苏联文论在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文学体制中获得了更大范围的讲述和阅读,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理论与文艺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文艺 苏联文论 文艺批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器识而后文艺──略论丰子恺的重德轻文文艺观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型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27-32,共6页
先器识而后文艺──略论丰子恺的重德轻文文艺观徐型1957年,丰子恺著文介绍他的老师李叔同的文艺观“先器识而后文艺”,对其推崇备至。“先器识而后文艺”固然是他对李叔同文艺观的准确概括,其实也间接表达了他自己的重德轻文的... 先器识而后文艺──略论丰子恺的重德轻文文艺观徐型1957年,丰子恺著文介绍他的老师李叔同的文艺观“先器识而后文艺”,对其推崇备至。“先器识而后文艺”固然是他对李叔同文艺观的准确概括,其实也间接表达了他自己的重德轻文的文艺观。重德轻文是先秦儒家的传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家 现实主义文艺 唯心主义 文艺 艺术品 艺术性 李叔同 抗战歌曲 重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杂文谈他的文艺观衍变
9
作者 庄钟庆 《河北学刊》 1985年第4期85-90,共6页
鲁迅的杂文是多姿的艺术珍品,又是丰富的理论宝藏,同时也是深湛的思想结晶。我们试就他的杂文里面留下的文艺观的脚印,迫寻他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轨迹,从而吸取有益经验,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沿着广阔的道路前进! 一 五四前,鲁迅... 鲁迅的杂文是多姿的艺术珍品,又是丰富的理论宝藏,同时也是深湛的思想结晶。我们试就他的杂文里面留下的文艺观的脚印,迫寻他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轨迹,从而吸取有益经验,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沿着广阔的道路前进! 一 五四前,鲁迅极力介绍积极浪漫主义,然而他也同时提倡批判现实主义,并力求这两者的融合。早年作的《摩罗诗力说》等文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学主张。 鲁迅认为文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官室,宗教,道德。”他之所以重视文学的效用,是因为他深信文学是能够培育人们高尚的精神情操和美好理想。他指出“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这种把培养人们的理想看作是文学的“职与用”的主张,正表现积极浪漫主义的重要特点。为了追求崇高理想,积极浪漫主义宣扬抗争思想,提倡“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于后世之”。 鲁迅虽然认为文学旨在表达人们的美好理想,抒发强烈的反抗精神,然而他又指出文学必须描绘现实生活。他说:“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此为成理,微妙幽玄,不能假口于学子”。他又说:“故人者读鄂谟(Hom—ero即荷马)以降上文,则不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积极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文艺 现实主义文学观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主张 革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识文论”走向“审美文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书瀛 张婷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审美文论 革命文论 认识论文艺 新时期文艺 中国文论 认识论美学 现实主义文艺 文艺现象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呐喊》《彷徨》形象塑造浅探
11
作者 黄新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7-92,共6页
传神写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一条创作规律.这条规律,反对自然主义地临摹现实生活的平庸琐碎的细节,而要求作家艺术家在对创作素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的能力,... 传神写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一条创作规律.这条规律,反对自然主义地临摹现实生活的平庸琐碎的细节,而要求作家艺术家在对创作素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的能力,巧于剪裁,善于拔萃,通过那“萃”,既写出事物的精神本质,又使它具有象征的力量,把全体丰满的内容,概括在经过典型化了的“一鳞一爪”里,使全体宛然存在.鲁迅对于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之一的传神,是非常珍视和爱惜的.其有力的证据不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记苏联版画展览会》等文章中,一再地提到与传神的精神实质息息相通的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彷徨》 鲁四老爷 鲁迅 浅探 祥林嫂 形象塑造 现实主义文艺 传神写真 作品 写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