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振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0-86,共7页
1 孙犁是一位为现实主义文学奔波劳作了几十年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对现实主义的遵循与信奉,而且表现在他作为一位学者型的作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深邃独到的把握与探索。他从不以理论家自居,也不以艰深莫测的高深理论吓人,而... 1 孙犁是一位为现实主义文学奔波劳作了几十年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对现实主义的遵循与信奉,而且表现在他作为一位学者型的作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深邃独到的把握与探索。他从不以理论家自居,也不以艰深莫测的高深理论吓人,而常常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结合文艺创作实践活动,对文坛上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判。他的理论总的特点是:旗帜鲜明、有的放矢、见解深邃、具体鲜活、敢于直言、亲切易懂。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耐人寻味的亲切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现实主义文学观 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文艺 文艺思想 作品 鲁迅 真善美 高尔基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前后鲁迅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2
作者 郭志今 《浙江学刊》 1986年第5期71-77,共7页
“五四”前后,随着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各种文学流派纷至沓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回响。其中尤以现实主义流派为甚,并很快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流。鲁迅,则是这股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最杰出代表。因此,进一步探讨鲁迅那一时期的... “五四”前后,随着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各种文学流派纷至沓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回响。其中尤以现实主义流派为甚,并很快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流。鲁迅,则是这股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最杰出代表。因此,进一步探讨鲁迅那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内容和特点,便不仅有助于理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而且也将有助于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现象。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观 鲁迅 积极浪漫主义 文学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文学流派 文学潮流 作品 五四时期 文学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与苏联文学的影响
3
作者 阙国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3-40,共8页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是新文学的归宿,他对“新浪漫主义”的“提倡”,其真实意义也不在于追随“新”派文艺的步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观 革命现实主义 茅盾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 高尔基 新浪漫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罗曼·罗兰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的文学思想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翟耀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4-69,共6页
茅盾一踏上文坛就在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认同中确立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茅盾对自然主义的真实性的主动挥取,是他“忠实的描写人生”观点的深化,对新浪漫主义的一度推崇,旨在从“指导人生”的一面汲取营养。1925年前后,... 茅盾一踏上文坛就在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认同中确立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茅盾对自然主义的真实性的主动挥取,是他“忠实的描写人生”观点的深化,对新浪漫主义的一度推崇,旨在从“指导人生”的一面汲取营养。1925年前后,以“无产阶级艺术”理论的提出为标志,茅盾从政治思想上实现了对俄国文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观 为人生 自然主义 新浪漫主义 文学 俄国现实主义 汲取营养 托尔斯泰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方法论的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程麻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5-51,共7页
一如果将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也就是文学的社会效应机制暂且置之不论,专就文学作品而言,它可被看作是作家精神地把握社会现实对象和继承、并进而超越所在群体的心灵与文化传统,这样一种双向的价值或意向活动的产物。所谓“双向价值或意... 一如果将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也就是文学的社会效应机制暂且置之不论,专就文学作品而言,它可被看作是作家精神地把握社会现实对象和继承、并进而超越所在群体的心灵与文化传统,这样一种双向的价值或意向活动的产物。所谓“双向价值或意向活动”,是说作品既体现着作者对本民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和选择,又包含着作者以这种价值尺度对生活对象的感受、判断、意愿与追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作品 作家心灵 批判现实主义 价值尺度 思维方式 价值向度 文学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价值观念的升华与审美效应——“文学价值论”前言
6
作者 程麻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6-99,共4页
十几年来的新时期文学,推动中国当今的美学观念以及文艺理论命题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大变动。这种变动,或蕴涵、体现在缤纷多姿的文学创作里,或由批评家、理论家们标举与呼唤,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广,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中是前所... 十几年来的新时期文学,推动中国当今的美学观念以及文艺理论命题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大变动。这种变动,或蕴涵、体现在缤纷多姿的文学创作里,或由批评家、理论家们标举与呼唤,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广,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着这场变动所形成的全新的理论无序状态,也许文学批评界和研究界目前还难就众多探索与尝试的是非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审美效应 文学价值论 中国现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文学实践 反映论 五四以来 现实主义文学观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马华文文学史撰写及其文学大系编纂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文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0,共6页
方修关于新马华文文学史的著述、《马华新文学大系》的导言以及新社编选的《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的导论等都是以现实主义文学史观观照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偏颇之处在所难免,因而有必要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作一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新马华文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回顾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杂文谈他的文艺观衍变
8
作者 庄钟庆 《河北学刊》 1985年第4期85-90,共6页
鲁迅的杂文是多姿的艺术珍品,又是丰富的理论宝藏,同时也是深湛的思想结晶。我们试就他的杂文里面留下的文艺观的脚印,迫寻他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轨迹,从而吸取有益经验,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沿着广阔的道路前进! 一 五四前,鲁迅... 鲁迅的杂文是多姿的艺术珍品,又是丰富的理论宝藏,同时也是深湛的思想结晶。我们试就他的杂文里面留下的文艺观的脚印,迫寻他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轨迹,从而吸取有益经验,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沿着广阔的道路前进! 一 五四前,鲁迅极力介绍积极浪漫主义,然而他也同时提倡批判现实主义,并力求这两者的融合。早年作的《摩罗诗力说》等文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学主张。 鲁迅认为文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官室,宗教,道德。”他之所以重视文学的效用,是因为他深信文学是能够培育人们高尚的精神情操和美好理想。他指出“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这种把培养人们的理想看作是文学的“职与用”的主张,正表现积极浪漫主义的重要特点。为了追求崇高理想,积极浪漫主义宣扬抗争思想,提倡“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于后世之”。 鲁迅虽然认为文学旨在表达人们的美好理想,抒发强烈的反抗精神,然而他又指出文学必须描绘现实生活。他说:“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此为成理,微妙幽玄,不能假口于学子”。他又说:“故人者读鄂谟(Hom—ero即荷马)以降上文,则不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积极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文艺 现实主义文学观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主张 革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小说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山东省第二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练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鲁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92-94,共3页
山东省茅盾研究会于1988年4月10日至14日在潍坊市寒亭召开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省内茅盾研究和教学工作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茅盾小说研究和教学研究。与会人员思想开放,畅所欲言,会议气氛活跃,时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 山东省茅盾研究会于1988年4月10日至14日在潍坊市寒亭召开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省内茅盾研究和教学工作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茅盾小说研究和教学研究。与会人员思想开放,畅所欲言,会议气氛活跃,时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茅盾小说 小说研究 现实主义倾向 潍坊市 现实主义文学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研究者 文学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胡适的《尝试集》
10
作者 马银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61-65,共5页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新诗的第一个集子,是胡适早年在新文学运动中首次尝试性开拓新诗体的产物。本文围绕作者的文学观,以及他在作品语言、选材、音节、艺术处理等方面的刻意探索,进行了分析评论,对胡适在开辟文学新领地上的勇气和付出...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新诗的第一个集子,是胡适早年在新文学运动中首次尝试性开拓新诗体的产物。本文围绕作者的文学观,以及他在作品语言、选材、音节、艺术处理等方面的刻意探索,进行了分析评论,对胡适在开辟文学新领地上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观 文艺进化论 审美特质 悲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