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帅 付景川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8,共5页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已有两个世纪,即使在当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语境下,现实主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具有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以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虽然引起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仍以其数次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已有两个世纪,即使在当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语境下,现实主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具有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以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虽然引起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仍以其数次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高潮而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奇葩,受到世人的肯定和推崇。因此,厘清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嬗变及其意义,对文学的当代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当代世界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 莫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文学呼唤批判精神——现实主义文学论之一 被引量:11
2
作者 柯平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现实主义是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 ,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实际生活的真实 ,歌颂美“爱之欲其生” ,批判丑“恶之欲其死”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和重大影... 现实主义是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 ,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实际生活的真实 ,歌颂美“爱之欲其生” ,批判丑“恶之欲其死”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和重大影响 ,经久不衰 ,魅力永在。“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其本身没有阶级属性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魂就是批判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淡化了自己的批判精神 ,那将会是一个跛足的民族。人类即使实现“大同” ,人性的差异也依然存在 ,社会矛盾仍然不可避免 ,因而哲学的思想指导作用和文学的心灵净化作用 ,永远不可或缺。文学写作人性也好 ,用心灵写作文学也好 ,都不能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人是植物人 ,而没有思想的文学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市场经济成长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资本主义社会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 ,不可避免也无法回避。另一方面 ,人性也远未至善至美。因而 ,促使人们从生活的正反两面受到启迪和教益 ,唤起消除负面影响和不良倾向的愿望和意志 ,并清除目前实际存在的文学的“泡沫” ,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 ,是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也是现实主义文学呼唤批判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精神 艺术信念 唯意识形态 文学运动 思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学的批判性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温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5-198,共4页
基于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而走向热潮的生态文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其批判性,它以维护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为出发点,对人类的活动、思想乃至既有文化力图进行深刻反思,在倡导伦理重建中对有悖于生态和谐关系的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道德... 基于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而走向热潮的生态文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其批判性,它以维护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为出发点,对人类的活动、思想乃至既有文化力图进行深刻反思,在倡导伦理重建中对有悖于生态和谐关系的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道德的和审美的叩问,这种批判性与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批判性,虽然没有必然的传承关系,但都是针对人类不和谐的生活而发出的,都旨在改善人的生存关系并具有"善"的道德立场。从学理上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潮流的批判性进行梳理,有助于加深对两者特征的理论认识,对推动不断趋于热潮的生态文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性 生存关系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文学的意识深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4-150,共7页
现实主义文学的意识深度李建盛文学的审美范型无可否认地有其自律的一面,也无可否认地有其与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相紧密关联的一面,因而,文学审美范型的文本形式和话语意蕴的演变和发展与伟大传统既有着逻辑的连续性也有着历史的流变... 现实主义文学的意识深度李建盛文学的审美范型无可否认地有其自律的一面,也无可否认地有其与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相紧密关联的一面,因而,文学审美范型的文本形式和话语意蕴的演变和发展与伟大传统既有着逻辑的连续性也有着历史的流变性。这对于作为一种伟大文学传统的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审美范型 人的存在 现实意识 生命存在 社会现实 审美再现 诺贝尔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气质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会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自身发展和市场作用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是开放性、多元化的,具有现代性气质的。如阎连科的现实主义写作具有魔幻色彩,陈应松的写作具有寓言的象征性喻指,鬼子的小说具有极端化叙述特征。现... 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自身发展和市场作用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是开放性、多元化的,具有现代性气质的。如阎连科的现实主义写作具有魔幻色彩,陈应松的写作具有寓言的象征性喻指,鬼子的小说具有极端化叙述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气质,是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下的自觉努力,也将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整体中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性 先锋文学 底层文学 叙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突破”现实到“回归”现实——对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小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几经沉浮,在曲折中前行,在质疑中壮大,发生了引人瞩目的转型与嬗变。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现实主义文学是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态势来保持与社会生活的同构,它在继承传统现... 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几经沉浮,在曲折中前行,在质疑中壮大,发生了引人瞩目的转型与嬗变。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现实主义文学是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态势来保持与社会生活的同构,它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吸纳其他创作方法的优长,用以强壮和丰富自身,体现出开放多元的发展态势和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现实主义文学 开放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研究”到“生产”——市场、现实主义文学与《活着之上》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丹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81,共8页
阎真对“知识分子叙事”有着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耐心和韧性,《曾在天涯》、《因为女人》、《沧浪之水》、《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清晰地标注了阎真的“知识分子写作”路线图,并且这幅路线图一直呈现出不断突入当代知识分子生活迷局、... 阎真对“知识分子叙事”有着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耐心和韧性,《曾在天涯》、《因为女人》、《沧浪之水》、《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清晰地标注了阎真的“知识分子写作”路线图,并且这幅路线图一直呈现出不断突入当代知识分子生活迷局、生存困局,逐步破解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态势,并最终在《活着之上》中将这种写作惯性推向了顶峰,获得读者、批评家和作家的一致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现实主义文学 阎真 当代知识分子 《沧浪之水》 精神困境 文学传统 九十年代 小说叙事 《平凡的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潮的贯通与边界的放阔——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百年诗学考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冯肖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50,共8页
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这些作品无论怎样充满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些共同性的创作规律。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 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这些作品无论怎样充满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些共同性的创作规律。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其创作理论的形成绝非偶然,绝非一成不变,尤其是现实主义精神的贯通与传承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毫无疑问地构成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理论渊源,并由此推动了"五四"现实主义文学、建国后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和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次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种精神类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运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6,共5页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文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文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和文本表现,可以认为现代现实主义客观世界的描述已不追求“形似”而重在透视生活本质的“神似”。这在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现实主义文学 精神类型 理想性现实主义 批判性现实主义 个人化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科学拜物教与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仁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2-87,共6页
“五四”新文学由获得现代科学意识起步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出自西方文学演进序列的“超验模式” ,因其先天性的价值预设功能备受新文学倡导者们青睐 ;片面强调文学在其社会意义上的科学属性导致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科学拜物教现象 ;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科学拜物教 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宗理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3期55-61,共7页
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一直是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1949年以来,"现实主义"一直被官方文艺理论家表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奉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的最高... 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一直是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1949年以来,"现实主义"一直被官方文艺理论家表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奉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小说 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最高准则 文学创作 新时期文学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文精神与历史理性之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描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德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41-46,54,共7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历史理性 中国 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思潮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与融合:论加拿大现实主义文学的蜕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晶辉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现实主义在加拿大文学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流变过程,它的美学内涵随着新的社会观念和审美判断的变化而发展。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背景中,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人类意识认知的探索方式影响了现实主义作家的心理机制和创作模式。加拿大现... 现实主义在加拿大文学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流变过程,它的美学内涵随着新的社会观念和审美判断的变化而发展。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背景中,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人类意识认知的探索方式影响了现实主义作家的心理机制和创作模式。加拿大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主题意向、艺术审美在融入了现代叙事的表征之后,观测的视点仍然是客观的现实生活,描述的背景仍然是现实的环境。加拿大现实主义文学在后现代社会继续为世界文学提供着有价值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 现代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的启蒙——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剑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编者的话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迭涌,带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繁复多样的面貌,欧美近现代多种文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中国文坛出现过,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 编者的话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迭涌,带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繁复多样的面貌,欧美近现代多种文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中国文坛出现过,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或先或后在中国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西方现实主义 20世纪 批判功能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思潮 启蒙主义 真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茶文化解读——以狄更斯小说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玥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350,共2页
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作品常以社会底层"小人物、儿童"作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们的悲惨生活与不幸的命运来揭露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苦难,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精... 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作品常以社会底层"小人物、儿童"作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们的悲惨生活与不幸的命运来揭露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苦难,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追求。那么如何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呢?狄更斯经常借助茶文化元素来创造人物形象与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我们知道英国茶文化既是一种贵族文化,又是代表着温馨的家庭氛围,狄更斯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的文化形态来表达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文明掩盖下的丑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狄更斯 茶文化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索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迪 《电影评介》 2014年第6期104-105,共2页
《鲁滨逊漂流记》作为英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成为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因而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浅析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世界格... 《鲁滨逊漂流记》作为英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成为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因而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浅析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世界格局发生巨变,政治、经济都面临着巨大危机,战争也接踵而来,“侵略”和“杀戮”使人类的价值观面临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逊漂流记》 启蒙运动时期 现实主义文学 荒岛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形象救赎趋向的嬗变
17
作者 惠雁冰 文玉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 ,形象的救赎趋向分别经历了政治救赎、自我救赎与族根救赎三种演绎方式。每一种救赎方式都是对于当代文学不同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格局的明确印证。对现实主义题材中人物形象救赎趋向嬗变轨迹的把握 ,可... 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 ,形象的救赎趋向分别经历了政治救赎、自我救赎与族根救赎三种演绎方式。每一种救赎方式都是对于当代文学不同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格局的明确印证。对现实主义题材中人物形象救赎趋向嬗变轨迹的把握 ,可以更好地体味当代文学史的脉流与律动 ,也便于对当代文学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宏观而明晰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救赎 现实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 文学格局 创作 嬗变 印证 趋向 方式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选择
18
作者 赵海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 文学思潮 五四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典型塑造看建国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19
作者 李青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现实主义文学在典型人物塑造方面的检视,指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规约下,典型人物的塑造各有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文章认为,从历时性看,30余年积累的经验,使对典型的塑造不论是在方法...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现实主义文学在典型人物塑造方面的检视,指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规约下,典型人物的塑造各有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文章认为,从历时性看,30余年积累的经验,使对典型的塑造不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有所突破,走的是一条不断完善之路。典型塑造不断摆脱依附在身上的异己之物,走出概念化、公式化、简单化、类型化的阴影,向独立和丰富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现实主义文学 典型人物 典型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丁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0
作者 叶向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丁玲在延安的创作主要是极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杂文,这些作品深化了解放区文学改造农民的主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解放区文学具有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丁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杂文 解放区 农民 中国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