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世界潮流:现实主义回归
- 1
-
-
作者
俊帝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如果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贝克特和尤奈斯库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进入巅峰状态的话,那么,一九八九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西班牙作家塞拉,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世界范围内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复苏。 一九一六年出生的塞拉是个地道的现实主义作家,
-
关键词
现实主义回归
现实主义作家
塞拉
世界潮流
现实主义文学
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现代派文学
美国戏剧
海因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回归的必然——对先锋内在机制的重估
- 2
-
-
作者
张景超
张莲英
-
机构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哈尔滨建筑大学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73-77,共5页
-
文摘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的先锋小说给文学创作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教训。但这一创作现象一直没能得到恰当的阐释。一些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出于张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需要,硬性肢解先锋小说文本,夸大它们反传统的一面,因而当这些小说家普遍向现实主义回归时,他们又大张挞伐。本文认为,先锋小说确实移植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技法,但它们又和西方原装的先锋小说不同,并从三个方面即人物——故事模式、意义的传达、生存的焦虑论证了它们中的多数文本依然和传统小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试验过后,先锋小说家普遍回归传统就势在必然。从这一论证出发,本文还认为文学中的任何革新必须尊重传统,完全摧毁传统只能走向岐途。
-
关键词
先锋小说
后现代批评
内在机制
先锋作家
现代主义
权威话语
先锋文学
现实主义回归
反传统
先锋派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龃龉与回归——关于新写实批评与创作走向的思考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晓峰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8-93,共6页
-
文摘
我们一直在寻找着一种可能,让理论的界定成为拯救文学于危命的良方,但我们总是饮憾而归。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的演算中,我们往往忽略最浅显然而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即理论必须是对实践深刻、正确、全面、科学的总结,它是动态的,相对的,随着实践的变异,必然形成新的总结。其中包含着对以前总结的修正、充实。
-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现实主义回归
创作走向
新潮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传统现实主义
生存境况
现实主义精神
现代主义
理论界定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改革时代的匮乏文学
- 4
-
-
作者
姚新勇
-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中国在成功地进行了经济“软着陆”之后,按照“十五大”和九届人大的部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如果我们把96年左右开始的“现实主义回归潮”与最近中央台所播放的一系列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以《黑脸》、《人间正道》
-
关键词
现实主义回归
改革实践
经济“软着陆”
经济运作方式
分享艰难
现实题材
回归潮
电视剧
反腐败
政治权力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两个或者三四个话题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洪峰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0-93,共4页
-
文摘
两个或者三四个话题洪峰危险的小说和小说的吉日在我的写作生活中,一直把小说看成个人想象的永久性实现。它应该和公众的现实相当疏远。它开始于一个特别的人在某种特别的情境里相信了美丽或者恶毒的谎言,真实的概念在这里失去了语义学的价值,完全服从于这个特别的人想...
-
关键词
当代中国小说
小说家
先锋小说
写作者
作家
地域色彩
托尔斯泰
现实主义回归
随笔
诺贝尔文学奖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李晓小说印象
- 6
-
-
作者
邵德怀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在现实主义回归潮流中,李晓是一位值得重视的年轻作家。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很丰富,艺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他在创作中显现出的独特品格,已经引起人们关注。 读过李晓小说的人知道,在他的作品中,几乎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社会批判精神。他的作品取材方向不尽一致,机关生活、企业活动、知青命运、知识分子灵魂……都有涉及,但社会批判精神是贯穿始终的。现实生活中阻碍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一切反文明,反进步力量。
-
关键词
小说印象
作品
社会批判
三星公司
现实主义回归
独特品格
行规
年轻作家
反文明
进步力量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理性批判与典型塑造——《北方城郭》简评
- 7
-
-
作者
向宝云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4,共4页
-
文摘
在今天,市场经济正日益成为我们普遍遭遇的日常经验,商品逻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凯歌高奏,文学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商品逻辑替代文化逻辑,使用价值君临价值,神圣的文学创作沦为逐利的文学生产,文学创作的神秘面纱被程式化的生产流程彻底轰毁。除此之外,严肃文学则呈现出两种写作趋向,其一是私人化趋向,写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自我的生命形态、自我的内心体验,这种私语化倾向无论就写作者还是接受者来说,都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市场经济带来了开放的社会生活,解放了人的心灵禁锢,上帝巳拂袖而去,沉重的自由落到每个被抛掷于世的个体的肩上,因而,享受美丽而严酷的自由,成为一种选择、一种担承、一种艰难、一种煎熬、一种历险。成为自己、面对自己,成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事情,私语化写作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上茁壮成长并拥有广阔市场的。其二是市场化趋向。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转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当下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共识。制度变迁、技术创新、利益分割带来的多种社会矛盾的冲突,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必然激荡起进取的豪情和困惑的茫然。改革的目标与现实的条件之间,改革的动机与改革效果之间,都出现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于是,一批作家关注现实,切入当下,由自我关怀,转?
-
关键词
理性批判精神
典型塑造
现实主义回归
金堂
文学创作
权力斗争
商品逻辑
制度变迁
私语化
知识分子问题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客观些,再客观些
- 8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6期94-95,共2页
-
文摘
王干在《现实主义回归的新态势》(人民日报88年8月16日)一文中指出:
-
关键词
现实主义回归
新时期文学
小说
新态势
客观主义
两结合
现代主义
人民日报
生活原生态
浪漫主义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