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荷马史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
魏善浩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2
|
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 |
马新国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3
|
马克思主义浪漫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论毛泽东的浪漫主义理论 |
马晓玲
黄南珊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4
|
试论杜甫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
彭靖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5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
季水河
季念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
陈厚诚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7
|
中国新诗成就估价 |
龙泉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8
|
茅盾研究难点试论 |
丁尔纲
山东省社科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9
|
“两结合”创作方法管见 |
王西平
|
《人文杂志》
|
1980 |
1
|
|
10
|
平衡生命压抑的审美游戏──张抗抗《情爱画廊》之我见 |
叶廷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1
|
论《聊斋志异》的故事性 |
陈炳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2
|
答 问──《小说选刊》1995年金刊读后杂感 |
林斤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3
|
李白与屈原比较管窥 |
白小英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14
|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5
|
陈涌的鲁迅研究 |
杜一白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16
|
苏、辛豪放词派对词体的革新及其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
韩长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7
|
创作方法辨 |
刘正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8
|
现代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文艺问题 |
张义宾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9
|
鲁迅小说散论 |
益西嘉措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20
|
京剧美文学──《京剧美学纲要》提纲之二 |
王志超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