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舞剧《铜雀伎》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陈捷
|
《艺海》
|
2013 |
1
|
|
2
|
从《诗经》、两汉乐府民歌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
蔡守湘
李进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2
|
|
3
|
谈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李敬敏
|
《当代文坛》
|
1983 |
0 |
|
4
|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加强精品意识 |
郭汉城
|
《艺海》
|
1996 |
0 |
|
5
|
莱蒙托夫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问题 |
古列维契
柯洛文
吕宁思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4 |
2
|
|
6
|
现实主义:我国艺术院校油画创作教学的主要命题 |
邢健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1997 |
1
|
|
7
|
自然主义创作方法试论 |
徐学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4 |
1
|
|
8
|
《十月》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文宗理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2
|
|
9
|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相结合——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现实主义美学特色 |
顾骧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10
|
试论晚明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 |
刘良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1
|
|
11
|
普列汉诺夫论现实主义有可能战胜作家主观上保守的或反动的倾向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1 |
1
|
|
12
|
略论瞿秋白的现实主义观 |
王铁仙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1
|
|
13
|
从《夜读偶記》看茅盾的創作方法理论——为纪念茅盾同志逝世二周年而作 |
林焕平
王可平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3 |
1
|
|
14
|
呼唤独立意识 推进现实主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五届年会讨论综述 |
杨忻葆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5
|
现实主义与文艺家的思想武装——与石天河同志商榷 |
李敬敏
|
《当代文坛》
|
1982 |
0 |
|
16
|
还是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1 |
0 |
|
17
|
无边与有限——关于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思考 |
王愚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18
|
并存互补渗透融汇——关于本世纪两大创作方法问题的思考 |
何锐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0 |
|
19
|
现实主义不能兼容无边 |
李敬敏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
20
|
毛泽东同志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
唐正序
李益荪
|
《当代文坛》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