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高气田钻完井重大事故现场监测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晶 邓云峰 李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2,共5页
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油气田安全领域,用采集的现场数据评估安全生产环境,实现油气田安全信息化是近年来的新课题。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防油三高气田(高含硫、高产量、高压力)井喷事故造成的灾害,讨论了基于网络架构的重大事故现场监测数据... 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油气田安全领域,用采集的现场数据评估安全生产环境,实现油气田安全信息化是近年来的新课题。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防油三高气田(高含硫、高产量、高压力)井喷事故造成的灾害,讨论了基于网络架构的重大事故现场监测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与设计,包括气象数据,传感器数据,监测设备GPS数据与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与显示,并且分段说明了该系统各部分的设计和实现的重点.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并且引入了流媒体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全面的表征油气田安全的数据与信息;该系统已经在研究实例龙岗油气田的实验中证明了具有安全生产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监测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三高气田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现场监测数据评价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红军 钱大伟 李洪峰 《森林工程》 2017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评价软基处理效果,确定合理的卸载时间,选取典型监测断面的地表沉降、超孔隙水压力及十字板剪切强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总沉降量中,填土加载期占主要部分,接近于60%,预压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35%左右;推测软土地... 为评价软基处理效果,确定合理的卸载时间,选取典型监测断面的地表沉降、超孔隙水压力及十字板剪切强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总沉降量中,填土加载期占主要部分,接近于60%,预压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35%左右;推测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的结果证明,预压期前三个月,推测的工后沉降大于30 cm,此后随着堆载预压时间的增加,推测的工后沉降逐渐减少,但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整个填土加载期,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过程呈现出波浪型的变化,浅层大于深层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堆载预压时间的增加,软土地基中,不同深度的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并逐渐接近;软土层经过预压排水固结,抗剪强度有个明显增加的过程,预压卸载前比排水固结前的十字板剪切强度增加6~8k Pa,抗剪强度增长率会随着剪切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增长率在26.3%~91.0%之间。研究成果为今后本区域的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监测数据 软基处理效果 地表沉降 超孔隙水压力 十字板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达 孔恒 +3 位作者 郭飞 王雅建 李明浩 许有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为了分析与掌握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提出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MIDAS-GTS有限元软件在分析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变形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作用... 为了分析与掌握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提出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MIDAS-GTS有限元软件在分析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变形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地表沉降变形特性,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开挖面支护压力、侧摩阻力、地层结构特性等;最后,通过地表沉降变形特性分析得出矩形顶管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矩形顶管施工过程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现场监测数据 数值模拟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沉井基础取土下沉刃脚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凡 刘华 +1 位作者 岳青 杨文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31-442,共12页
依托常泰长江大桥主塔沉井基础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大型沉井首次取土下沉阶段刃脚土压力的变化过程,并结合现场刃脚土压力实测数据,分析了沉井下沉工序对刃脚土压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取土过程中刃脚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现场监测... 依托常泰长江大桥主塔沉井基础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大型沉井首次取土下沉阶段刃脚土压力的变化过程,并结合现场刃脚土压力实测数据,分析了沉井下沉工序对刃脚土压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取土过程中刃脚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刃脚实际土压力变化规律基本上佐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井孔内取土导致取土区域沉井刃脚处土压力下降,取土区域刃脚土压力随取土厚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土体压应力转移至尚未取土区域的刃脚处。在由内井孔向外井孔区域取土的过程中,刃脚土压力向外井孔刃脚区域转移,导致外井壁和外隔墙区域刃脚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其极限承载力,外井壁区域土体进入塑性状态,沉井出现明显下沉。给出的沉井刃脚处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可为同类大型沉井可控下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基础 下沉过程 刃脚土压力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