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场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利
杨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107,共3页
探讨了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直接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PAn/EP)复合防腐涂料的新工艺.研究了苯胺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氧化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PAn/EP复合涂层...
探讨了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直接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PAn/EP)复合防腐涂料的新工艺.研究了苯胺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氧化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PAn/E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防腐涂料
现场化学氧化
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溶性聚吡咯复合导电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长松
周本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5-317,共3页
聚吡咯具有容易合成、导电率较高、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渐向工业应用方向发展[1].但其不溶不熔性使得难于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加工.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改善其不熔不溶性,一是合成3...
聚吡咯具有容易合成、导电率较高、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渐向工业应用方向发展[1].但其不溶不熔性使得难于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加工.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改善其不熔不溶性,一是合成3-位上带有较长链取代基的吡咯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现场化学氧化
掺杂
可溶性
复合导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长松
刘大晨
+1 位作者
梁兵
李安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2-715,共4页
苯胺(An)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二甲苯溶液中进行现场化学氧化聚合,对苯胺的投料量、氧化剂过硫酸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导电性)进行了试验探讨,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过硫酸铵...
苯胺(An)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二甲苯溶液中进行现场化学氧化聚合,对苯胺的投料量、氧化剂过硫酸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导电性)进行了试验探讨,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过硫酸铵为1∶0.4∶1的配比时,合成复合膜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An的质量分数为33%,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7 h。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得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柔软自支撑聚苯胺薄膜,采用标准四探针法测得复合膜的电导率可达12 S/cm。对制得的自支撑聚苯胺薄膜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并测试了聚苯胺薄膜的大气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实验证明,PAn/PMMA复合膜对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稳定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现场化学氧化
聚合
掺杂
可溶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场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利
杨桔
机构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探讨了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直接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PAn/EP)复合防腐涂料的新工艺.研究了苯胺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氧化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PAn/E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聚苯胺
防腐涂料
现场化学氧化
聚合法
Keywords
polyaniline
anti-corrosion coating
in-situ 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TQ630.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溶性聚吡咯复合导电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长松
周本濂
机构
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5-317,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文摘
聚吡咯具有容易合成、导电率较高、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渐向工业应用方向发展[1].但其不溶不熔性使得难于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加工.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改善其不熔不溶性,一是合成3-位上带有较长链取代基的吡咯衍生物...
关键词
聚吡咯
现场化学氧化
掺杂
可溶性
复合导电薄膜
Keywords
Polypyrrole,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Doping
分类号
TM24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长松
刘大晨
梁兵
李安东
机构
沈阳化工学院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室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2-715,共4页
文摘
苯胺(An)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二甲苯溶液中进行现场化学氧化聚合,对苯胺的投料量、氧化剂过硫酸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导电性)进行了试验探讨,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过硫酸铵为1∶0.4∶1的配比时,合成复合膜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An的质量分数为33%,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7 h。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得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柔软自支撑聚苯胺薄膜,采用标准四探针法测得复合膜的电导率可达12 S/cm。对制得的自支撑聚苯胺薄膜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并测试了聚苯胺薄膜的大气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实验证明,PAn/PMMA复合膜对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稳定的电化学活性。
关键词
聚苯胺
现场化学氧化
聚合
掺杂
可溶性
导电性
Keywords
polyaniline, in-situ chemical-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doping, solubil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场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马利
杨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溶性聚吡咯复合导电薄膜的研制
王长松
周本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王长松
刘大晨
梁兵
李安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