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语法学“句本位”文法代表“黎氏文法”——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良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2,共12页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的文法"活看不拘泥。其内容是:建立"造句法"基本规律、确定句法结构六成分,从"造句"讲到"用词",拿"句法"控制"词类",立名词"七位",定动词"散动","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观察与实践分析,句法结构内含语义关系分析,词法句法内容章次编排革新,并分析展示"图解法"。黎氏文法对从《马氏文通》到《新著》之前的中国语法研究诸书进行了继承、发展和革新,是中国语法学史上"句本位"体系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 黎氏文法 句本位 现代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庆株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7,共6页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有一种看法即现代进行的语法研究,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学 结构主义 语法学 语言共性 20世纪 语法体系 现代语言学 理论方法 语法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与现代汉语语法学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赫琳 贺逍遥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话语体系是一个基于中国特色现代汉语语法学学术体系而形成的表述系统,包括议题、概念、范畴、术语、命题、判断等,可分为显性话语体系和潜性话语体系。理论创新在现代汉语语法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占有关键地位,能够开拓新... 现代汉语语法学话语体系是一个基于中国特色现代汉语语法学学术体系而形成的表述系统,包括议题、概念、范畴、术语、命题、判断等,可分为显性话语体系和潜性话语体系。理论创新在现代汉语语法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占有关键地位,能够开拓新议题、推动议题发展,为标识性概念的凝练提供关照,为话语资源的吸收提供视角。现代汉语语法学理论创新需具备时代性、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体系 现代汉语语法学 显性话语体系 潜性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年出版的六部现代汉语语法著作综说--纪念现代汉语语法学创立一百周年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2-49,共8页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创立。1920年,一些国语和白话文的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本文以《马氏文通》为参照,综说吴庚鑫的《国语文典》、蔡晓舟的《国语的组织法》、李直的《语体文法》、...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创立。1920年,一些国语和白话文的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本文以《马氏文通》为参照,综说吴庚鑫的《国语文典》、蔡晓舟的《国语的组织法》、李直的《语体文法》、陈浚介的《白话文文法纲要》、王应伟的《实用国语文法》、杨树达的《中国语法纲要》等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从内容概况、文法和语法、字和词、词类、语、句和读、句成分、句的分类、复句的分类九个专题入手,探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创立时期的学脉源流,纪念现代汉语语法学创立一百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著作 1920 综说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百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大举行
5
作者 B.K.J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5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学 国际学术会议 语法研究 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学 《马氏文通》 语言研究所 论文质量 中文系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6
作者 陈光 《汉语学习》 1986年第6期36-36,共1页
《中国语文》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用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西山举行。与会同志主要是中年同志,有一些青年同志列席了会议。 14日上午,吕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 《中国语文》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用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西山举行。与会同志主要是中年同志,有一些青年同志列席了会议。 14日上午,吕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陈章太、刘坚、侯精—同志出席了会议。吕先生向大家推荐并朗读了《光明日报》有关杨振宁教授谈要研究活的物理学的报道文章,以提倡研究活的汉语语法学。朱先生就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当注意方言之间语法的差别,否则研究工作就深入不下去。他说,研究语法要研究一种活的方言,要注意书面语的多层次性。陈章太和刘坚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 这次会议有个中心议题,即:围绕语义,集中探讨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如何结合的问题。 讨论会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是围绕中心议题宣读和讨论论文。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交流研究所得,气氛十分热烈。会议的后一阶段,安排了部分同志结合自己的论文谈个人在探讨意义和形式结合问题上的体会。有的同志认为,语法研究是要揭示规律,可以从形式入手,也可以从意义入手,可以从宏观入手,也可以从微观入手。形式和意义都是分层次的,要多线索、多方面地探索。在研究具体问题时,究竟研究哪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学 讨论会 意义和形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形式和意义 刘坚 朱德熙 方言 语用 研究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全国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将于明年召开
7
《汉语学习》 1985年第6期5-5,共1页
为了促进观代汉语语法研究,加强青年语言学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术交流,根据我国当前语言研究的形势需要和广大青年语言学工作者的共同要求,语言学通讯会征得专家们的支持和华中师范大学的资助,决定委托通讯中心主持召开“首届全国... 为了促进观代汉语语法研究,加强青年语言学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术交流,根据我国当前语言研究的形势需要和广大青年语言学工作者的共同要求,语言学通讯会征得专家们的支持和华中师范大学的资助,决定委托通讯中心主持召开“首届全国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并在会后及时组织专门班子审编论文集,交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学 讨论会 语言学 通讯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武昌桂子山 学术交流 参加会议者 论文提要 列席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高中语文课的现代汉语语法教学
8
作者 肖书椿 《汉语学习》 1987年第3期24-26,共3页
学习语法知识是很必要的。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文能力跟语法知识都有关系,因为学语法就是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果。特别是,当我们进入新技术革命对代,信息量以几何级数递增的时候,要求人们多快好省地掌握... 学习语法知识是很必要的。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文能力跟语法知识都有关系,因为学语法就是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果。特别是,当我们进入新技术革命对代,信息量以几何级数递增的时候,要求人们多快好省地掌握好祖国语言,然后拿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各门科学知识。加强语法教学正适应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这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学 高中语文教学 主语 宾语 语法知识 复句 习语 句式 逻辑知识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被引量:25
9
作者 邢福义 汪国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6-37,共2页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邢福义汪国胜多年来,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都在呼吁要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确,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实行改革,得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明确所要实现的改革目标。...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邢福义汪国胜多年来,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都在呼吁要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确,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实行改革,得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明确所要实现的改革目标。一、现状与问题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课程改革 汉语课程 语言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 现代汉语教学 语用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 语言教学 语音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福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共5页
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邢福义本文为《汉语学习》创刊十五周年而写作。十五年来,《汉语学习》为我国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迎来这个刊物十五周岁的时候,谈谈有关的问题,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二十世纪是中国现... 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邢福义本文为《汉语学习》创刊十五周年而写作。十五年来,《汉语学习》为我国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迎来这个刊物十五周岁的时候,谈谈有关的问题,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由诞生、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学 汉语学习 理论和方法 数系统 汉语数词 《马氏文通》 二十世纪 汉语动词 趋向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之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俭明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分支。目前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存在很多差异,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必须正视和面对汉语事实和存在的问题,绘制蓝图,按蓝图逐步... 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分支。目前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存在很多差异,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必须正视和面对汉语事实和存在的问题,绘制蓝图,按蓝图逐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话语体系 现代汉语语法学 印欧语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虚词研究评议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锡良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87-98,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有其不可抹煞的成绩,但是它始终只是训诂学、辞章学的附庸,没有进入语法学的范畴。《经传释词》虽是古代虚词研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却也不免给训诂式的虚词研究开了失误的先河。《5氏文通》能从语法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有其不可抹煞的成绩,但是它始终只是训诂学、辞章学的附庸,没有进入语法学的范畴。《经传释词》虽是古代虚词研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却也不免给训诂式的虚词研究开了失误的先河。《5氏文通》能从语法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某些论述比现在许多语法论著还要高明,但是《文通》是一部泛时的语法著作,缺乏明确的历史发展观点,难免带来某些不足或失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古汉语虚词专著仍不免杂有传统训诂的影响,但已有某些论文开始把虚词的历时的追本溯源和共时的系统分析结合起来,既关注每个虚词的历史变化,又重视各个时期虚词系统的发展,预示了虚词研究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训诂 辞章学 语法系统 现代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笺注上古文献的新视角——评《〈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
13
作者 马士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54-57,82,共5页
钱宗武、杜纯梓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中 ,尝试采用现代语言学与文化阐释学融为一体的方法 ,把现代语法学、词汇学、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金文学、文艺学、文化阐释学等参互为用 ,在传统笺说和注训形式中揉进新质 ,为解读上... 钱宗武、杜纯梓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中 ,尝试采用现代语言学与文化阐释学融为一体的方法 ,把现代语法学、词汇学、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金文学、文艺学、文化阐释学等参互为用 ,在传统笺说和注训形式中揉进新质 ,为解读上古文献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笺注 上古文献 尚书 现代语法学 文化阐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学的科学主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申小龙 《北方论丛》 1987年第2期31-36,共6页
近年来,随着结构主义方法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普遍运用,中国现代语法学所遵循的整个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和思路同汉语事实的深刻的矛盾性正日益显露出来。方法论的危机使人们不得不进行这样的思考:汉语语法究竟有没有西方语法那样的... 近年来,随着结构主义方法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普遍运用,中国现代语法学所遵循的整个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和思路同汉语事实的深刻的矛盾性正日益显露出来。方法论的危机使人们不得不进行这样的思考:汉语语法究竟有没有西方语法那样的一套词法和句法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科学主义 人文精神 语学 结构主义方法 语法分析 语言学理论 现代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气的哲学审视及其实践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炳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正】 一、也是一个缠夹问题'文气'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历代不少作家、文论家都论述和推崇过它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把它比作文章的生命.然而'文气'的涵义却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我们拟从'文气'... 【正】 一、也是一个缠夹问题'文气'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历代不少作家、文论家都论述和推崇过它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把它比作文章的生命.然而'文气'的涵义却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我们拟从'文气'说的提出谈起,考察一下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最早提出文气说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丐尊 孟子 文章论 现代写作学 朱自清 哲学审视 语言 现代汉语语法学 名词术语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