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语体修辞学》序
1
作者 胡裕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0-50,共1页
我国传统修辞学,以辞格为研究重点,通过长期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当然,这方面的研究今后还应当继续。但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修辞学的研究方而放宽视野,扩大领域。比如语休学的研究,就有必要大大加强。语... 我国传统修辞学,以辞格为研究重点,通过长期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当然,这方面的研究今后还应当继续。但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修辞学的研究方而放宽视野,扩大领域。比如语休学的研究,就有必要大大加强。语体学是研究人们在各种社会交际活动中实际运用语言的科学。人们在日常谈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辞学 现代语体 应用言学 交际活动 研究重点 扩大领域 学术讨论会 运用 科普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以《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为例
2
作者 薛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作为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部分,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话语爆发式地发生了变化和创造,来自传统、西方、地域的多种体系的文学话语交鸣共处,使东北文学在一段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话语实验,在地域、时代、历史、文化因素的... 作为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部分,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话语爆发式地发生了变化和创造,来自传统、西方、地域的多种体系的文学话语交鸣共处,使东北文学在一段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话语实验,在地域、时代、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做出了新的文学选择,回应了历史与时代对东北文学的吁求。《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三文本中体现出的话语选择历程,虽然有欠融会贯通,但也颇有历史意蕴,它们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元素,保存了新旧文学话语博弈的历史样态,是值得珍视和记取的文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东北文学 文学话 文言 现代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名著通俗化的又一尝试──《资治通鉴新编》评介
3
作者 大可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9,共1页
史学名著通俗化的又一尝试──《资治通鉴新编》评介大可由北宋司马光主修的编年体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共1362年... 史学名著通俗化的又一尝试──《资治通鉴新编》评介大可由北宋司马光主修的编年体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共1362年的历史。由于司马光等人编写此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 现代语体 史学 俗化 胡三省 编年史书 标点本 大读者 新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经》奥句析义
4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古人作文,字简意深,往往几个字便代表着一句话或一个层次的意思。在叙述事物过程中,也是极其精练,不象现代语体文那样,层次明朗,叙说详实。加上事过境迁,方法习惯都有很大改变,有时甚至是旧貌全非。因此现代的人在学习古代作品时,往往... 古人作文,字简意深,往往几个字便代表着一句话或一个层次的意思。在叙述事物过程中,也是极其精练,不象现代语体文那样,层次明朗,叙说详实。加上事过境迁,方法习惯都有很大改变,有时甚至是旧貌全非。因此现代的人在学习古代作品时,往往是朦胧模糊,解文析义颇费推敲,不少内容一直至现在,仍没有完全揭开其谜底。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我国及英、日、美等国学者都在开展研究。但是这部茶叶经典古籍,在其茶叶制造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令人猜疑难解之处。本文想就在我学习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经 析义 学习研究 现代语体 古代作品 陆羽 水份含量 层次 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