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现代解释学角度探寻我国对外传播低效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
何翔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2
|
刘勰的“味”说与现代解释学观念 |
汪洪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3
|
现代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困境 |
王金宝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
4
|
马克思实践理解论的解释学指导意义——兼评现代西方解释学家的相关观点 |
陶富源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5
|
|
5
|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解释学思想 |
普慧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6
|
解释学——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潮流 |
王晓朝
|
《探索(浙江)》
|
1986 |
1
|
|
7
|
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散论 |
王长纯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6
|
|
8
|
论“反懂”的文学欣赏 |
高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9
|
重估教育价值 |
马治国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0
|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境思维变革 |
吴昊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接受美学与“道” |
张胜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2
|
论西方认识论的主观化倾向 |
李龙海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探寻理解的生命轨迹——《理解的命运》读后 |
张洪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4
|
对待文化误读应持有理性自觉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5
|
哲学的内在批评方式——论《精神现象学》的方法 |
郭小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