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道家道言观与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喆
-
机构
武汉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75-79,共5页
-
文摘
只要是哲学的,无论古今中外根本上都是相同相通的。在语言哲学方面,西方哲人对老、庄之“道”的认同与肯定表明,道贯东西,中外一理。“道言观”实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有着深刻的契应之处,具体地可以从语言批判、模糊语言、诗化语言、自然语言等方面得到证明。一方面证成存在着语言哲学的中国形态这一结论。
-
关键词
道家
道言观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
分类号
B223.0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徐海铭
-
出处
《外国语文》
1997年第2期61-64,共4页
-
文摘
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徐海铭语用学的发展还是近20多年的事。格茨德尔(Gazdar,1979)出版教材《语用学》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在语言学教学领域占了一席之地。以后,列文森(Levinson,1983)的《语用学》教材的问世更是促进了该学科研究的普及化,...
-
关键词
语用学研究
语际语
应用语言学
言语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
哲学研究
语用研究
语用学角度
语用现象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
分类号
H0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读耿占春的《隐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闳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0-90,共1页
-
文摘
《隐喻》一书给我最初的印象便是:作者虽很年轻,但书中却既没有名人作序,也未作自我推荐,甚至找不到任何与书中内容无关的附加文字.这一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实不多见.作者著书只是为了书本身,这种著书态度令人钦佩.这是一本关于诗学本体论问题的著作.我以为,名之为“原诗”似亦无所不可.“原诗”问题虽属诗学的根本问题,但因其本身的玄妙性和复杂性,在大多数诗学理论中反倒成了一个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的问题.通常所见的这方面的著作,或是演绎西方诗学理论,或是沿袭中国古代诗学理论,虽各有所得,但总不免有空泛或学舌之嫌.《隐喻》一书在这—问题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作者首先坚持诗的“语言性”观点,并在语言的“隐喻性”中找到了“原诗”的本体论基础.作者吸收了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理论成果,将语言现象看成是人的生命现象,而其论述的独到之处则在于将言说中的世界看成是人的肉体(欲望)
-
关键词
诗学理论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本体论基础
汉语言
理论成果
同一性
生命现象
中国古代
理论论述
文化人类学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