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西方美学语境中的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 被引量:7
1
作者 宁海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102,共6页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基本动力机制问题。它把视觉形式与情感等精神活动融入到视知觉形式动力生成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形式主义美学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分歧,发展了表...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基本动力机制问题。它把视觉形式与情感等精神活动融入到视知觉形式动力生成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形式主义美学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分歧,发展了表现主义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同时也使艺术形式和情感表现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弥合了符号学美学中艺术形式和情感的逻辑形式之间的裂痕。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内在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视觉形式 现代西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拓展——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孝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58,共1页
20世纪的西方美学是一个大概念、大课题,如何体认和把握它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和基本演变轨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在我国学术界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分析和研究20世纪各种不同的美学观点和流派显示出来的... 20世纪的西方美学是一个大概念、大课题,如何体认和把握它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和基本演变轨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在我国学术界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分析和研究20世纪各种不同的美学观点和流派显示出来的共同问题与特征,来概括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般原则和普遍倾向。但是与众不同,徐良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精神》(1994年8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却独辟蹊径,把20世纪西方美学切入整体的20世纪人类文化运演进程,置放于整个时代的情绪氛围和心录基调,在全部的人类现代思想运动和转折历程中,体认和探寻它的基本脉动,勾勒它的基本演变轨迹,全面揭示它的思想框架和理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美学 二十世纪 20世纪 新拓展 演变轨迹 西方文化 人类文化 未来发展方向 语言学 基本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语言释义学的重构和确认——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间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现代西方美学革命的重心和焦点是围绕语言展开的,美学语言释义学的全面崛起和发展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但是,在认识论时代,在理念本质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语言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美学的主要问题的,因为语言仅仅作为一种受理性支... 现代西方美学革命的重心和焦点是围绕语言展开的,美学语言释义学的全面崛起和发展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但是,在认识论时代,在理念本质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语言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美学的主要问题的,因为语言仅仅作为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符号,仅仅是意义的记录和反映,是主体和客体交流的工具,理性是先存者、中心或主宰,而语言只是派生物、边缘或从属者,语言是理性的永恒辩证运动的必然外在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释义学 语言问题 现代西方美学 本质主义 认识论 本体论 相似性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化与非科学化:现代西方美学的总体倾向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赞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30-34,共5页
准确地概括现代西方美学的总体倾向既有利于把握20世纪西方美学的特点,也有利于在美学史研究中把美学与文艺学和艺术学区分开来。当前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美学的总体倾向的几种理论概括,都失之于偏颇。
关键词 现代西方美学 总体倾向 科学化 非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美学建设与现代西方美学的引进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恩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2期85-89,共5页
一建设当代中国美学,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就是说,必须显示出中国民族文化思想、美学传统的延续性。就美学来说,所谓中国特色,不是仅指语言的民族形式,也不是仅指中国美学思想材料作为例证,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审美经验的基本特质,美学思想... 一建设当代中国美学,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就是说,必须显示出中国民族文化思想、美学传统的延续性。就美学来说,所谓中国特色,不是仅指语言的民族形式,也不是仅指中国美学思想材料作为例证,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审美经验的基本特质,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以及美学概念、范畴的基本含义。当代中国美学必须对它们给以新的解释,充实到自己体系中来,并继承、吸收中国美学传统中的一些好方法,如训估、评点、诠释等等。中国美学思想源远流长,丰富而深刻,却又缺少那种理性的明确性,往往给当代中中国美学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戊戌变法前后,王国维、蔡元培借助西学曾对中国美学作了开拓性的研究,但并没有取得重大建树。五四运动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人开始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中国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传统 现代西方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 美学建设 道家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美学概念 艺术社会学 审美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收获——评程孟辉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
6
作者 唐宏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程盂辉 现代西方美学 书评 美学流派 学术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论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南珊 李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4-78,共5页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现代西方相应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后者在美学领域中的逻辑延伸和审美衍化。这种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现代西方相应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后者在美学领域中的逻辑延伸和审美衍化。这种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简要地分析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现代西方美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形态演变和基本特征,以便推进对文艺美学中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主义思潮 现代西方美学 理性主义美学 美学思潮 美学流派 意向性 感性自我 审美经验 个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的重构和确认——在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之间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51,共6页
我国美学界在研究和把握现代西方美学时,立足于对现代西方美学各流派的介绍和评议,通过各流派不同的美学追求和思想观点来观照现代西方美学的整体精神。特别是在英美美学和欧洲大陆美学之间,由于过份强调相互之间的对峙和分离,忽略了它... 我国美学界在研究和把握现代西方美学时,立足于对现代西方美学各流派的介绍和评议,通过各流派不同的美学追求和思想观点来观照现代西方美学的整体精神。特别是在英美美学和欧洲大陆美学之间,由于过份强调相互之间的对峙和分离,忽略了它们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沟通,其结果是:以一种单一的、自我肯定的追求替代了现代西方美学的总体精神和基本态度与基本立场,进而使现代西方美学的时代精神和整体面貌得不到完整的揭示和呈现.尽管现代西方美学各种流派和学说五花八门,令人有目不暇接之势。其内容之繁杂、问题之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美学 美学研究 分析美学 相似性 思想观点 基本态度 西方美学 海德格尔 整体精神 自我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简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纪寅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3期67-70,共4页
现代西方美学大体上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的欧美现代美学。20世纪是个充满重大变革的时代,人类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伦理观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资本主义进入垄断... 现代西方美学大体上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的欧美现代美学。20世纪是个充满重大变革的时代,人类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伦理观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世界上爆发了规模巨大的由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人民群众残遭刹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美学 现代美学 美学理论 存在主义美学 垄断阶段 黑格尔哲学 表现主义美学 审美情感 美学流派 社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
10
作者 徐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15,共8页
本文从科学与美学的关系着眼,以两者所追求的目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等不同侧面,深刻地论述了在近代20世纪以前的一段较长的时期里,科学与美学从二元对峙、相互排斥的状态下,美学如何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由作为科学和哲学的补... 本文从科学与美学的关系着眼,以两者所追求的目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等不同侧面,深刻地论述了在近代20世纪以前的一段较长的时期里,科学与美学从二元对峙、相互排斥的状态下,美学如何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由作为科学和哲学的补充形式,摆脱其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进而与科学结成新的联盟的。文章最后预言,随着这种新的联盟的发展,美学也将成为21世纪文化的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 康德美学 弗洛伊德 理性 世界观 客体 审美文化 美学思想 近代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倾向
11
作者 徐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语言释义学不仅是现代西方美学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也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是依据本身的发展规律及方向由古代、近代向现代发展的。其不同阶段的演进是在特定的整体文化背景下,由其内在逻辑结构所制约,在其发... 语言释义学不仅是现代西方美学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也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是依据本身的发展规律及方向由古代、近代向现代发展的。其不同阶段的演进是在特定的整体文化背景下,由其内在逻辑结构所制约,在其发展动力推动下完成的.语言释义学随着科学文化的革命不仅推动了西方美学由近代向现代的巨大历史转折,而且成为其根本的思想倾向和显著标志,并体现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精神,其在本本论、方法论上的革命已影响到当代西方文化的一切方面,并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得到蓬勃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学 语言学 本体论 认识论 现代西方美学 海德格尔 本质主义 存在论 分析美学 维特根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美学的心理释义学倾向
12
作者 徐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35,共7页
本文追根溯源,论述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心理释义学倾向,是怎样从不属于美学范畴的哲学、心理学这样两个方面发生和发展而来的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在各个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形态与内部结构和特点。全文在论证中,从不同角度评迷了在美学... 本文追根溯源,论述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心理释义学倾向,是怎样从不属于美学范畴的哲学、心理学这样两个方面发生和发展而来的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在各个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形态与内部结构和特点。全文在论证中,从不同角度评迷了在美学形成和从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释义转化、过渡的各个阶段上,其代表人物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才完成了这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学 现代西方美学 海德格尔 心理学 本体论 本质主义 弗洛伊德 伽达默尔 传统美学 存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逻辑中梳理美的历史印记——简评《现代西方美学》
13
作者 朱志荣 范英豪 《出版广角》 2003年第12期71-72,共2页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众多,相互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非常复杂。对这些流派的划分和归类,以及对每一个流派理论主旨的概括、提炼和探源,历来是学界感到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美学流派 人本主义 流派划分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南珊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2-74,共3页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相应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一...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相应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一些重要的美学流派为代表,如唯意志论美学、直觉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解释学美学、新托马斯主义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的后期代表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论”也属于此列。虽然它们的表现形态和理论重点各不相同,但有着如下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美学 非理性主义思潮 非理性因素 个体感性 现代西方美学 美学流派 感性自我 艺术的本质 法兰克福学派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宏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史语境;2.主体在现代美学话语构成中居主宰地位,并经历了由非理性主体霸道到被消解的转变;3.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也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语言逐渐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核心;4.传统“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美”已被现代主体的“显现”所形成的崇高、丑和荒诞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美学 话语转换 主体 符号编码 语言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独立理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9,共8页
艺术独立理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主线之一。针对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艺术将由哲学所取代的最终结论,克罗齐从分析黑格尔“对立面的综合”的逻辑理论入手,指出黑格尔的逻辑理论适用于处理性质相反的事物,但不能用来处理性质相异的事物;克... 艺术独立理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主线之一。针对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艺术将由哲学所取代的最终结论,克罗齐从分析黑格尔“对立面的综合”的逻辑理论入手,指出黑格尔的逻辑理论适用于处理性质相反的事物,但不能用来处理性质相异的事物;克罗齐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用新的逻辑理论,即“度的理论”去处理性质相异的事物,因而从理论上确立了艺术的独立地位。洛特曼将生物学理论引入美学研究,把艺术当作独立的生命存在;这种生命体现为它能以极小的篇幅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所以“美就是信息”。艺术独立问题由此得到彻底解决,西方现代美学中的这一发展主线从此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美学 黑格尔美学体系 艺术独立理论 克罗齐 "度的理论" 洛特曼 "美就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背景下的“以美育代宗教”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知常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9-200,共12页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提出的意在实施全新的灵魂重建的美学方案,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见解在过去却长期被学界忽略并且搁置起来,这就是"审美救赎"。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的思考可以发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qu...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提出的意在实施全新的灵魂重建的美学方案,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见解在过去却长期被学界忽略并且搁置起来,这就是"审美救赎"。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的思考可以发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与西方的关于虚无主义的思考一脉相承,尤其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思考。本文意外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与蔡元培之间的共同探索,也凸显了蔡元培美学思考的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西方现代美学 虚无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试论克罗齐学说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9,共6页
克罗齐是康德、黑格尔之后西方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 克罗齐是康德、黑格尔之后西方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美学 心灵哲学 价值论 西方美学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情感的民族化历程
19
作者 彭一邶 苏美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伴随着近代西方科技文明兴起,经历了艺术情感的民族化历程。美学的情感研究是对艺术审美嬗变的一次审视。美学情感的民族化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意向经营、语言表达、气韵涵蕴等方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美学民... 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伴随着近代西方科技文明兴起,经历了艺术情感的民族化历程。美学的情感研究是对艺术审美嬗变的一次审视。美学情感的民族化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意向经营、语言表达、气韵涵蕴等方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美学民族化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从形式主义的表象来看,现代美学民族化的研究必须长期得到坚持。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民族化与现代化是并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美学 情感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的逻辑发展──审美本体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20
作者 杨存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5,103,共6页
西方古代美学在注重客体性美学的同时,并非没有研究过审美主体。实际上,西方对主体和客体研究的历史一样古老。虽然这种研究在其后的趋向曲折复杂,但两种倾向经过德国古典美学的努力,到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已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 西方古代美学在注重客体性美学的同时,并非没有研究过审美主体。实际上,西方对主体和客体研究的历史一样古老。虽然这种研究在其后的趋向曲折复杂,但两种倾向经过德国古典美学的努力,到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已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统一起来。而近代以来的审美本体论,却是在反黑格尔理性主义旗帜下走向主体论美学的。但如果从总体上看,西方古代审美本体论一方面以客体为前提,另一方面则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所以历史地看待审美本体的发展,在古代和中古时代的美学中,客观论是占优势的,但在近代占优势的则是主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 逻辑发展 审美主体论 客体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