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现代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审美批判 电影语言奇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掀起新艺术的狂澜——倪贻德和决澜社
2
作者 孙瑜 李小山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4期51-53,共3页
今天,当无数艺术青年热衷于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尝试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们的前辈们已经作出了一番不无意义的探索。这是一段尘封的艺术史,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以决澜社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现代派绘画群体,就开始试图与世... 今天,当无数艺术青年热衷于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尝试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们的前辈们已经作出了一番不无意义的探索。这是一段尘封的艺术史,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以决澜社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现代派绘画群体,就开始试图与世界艺术潮流同步,而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澜社 现代派绘画 现代艺术运动 艺术潮流 中国现代绘画史 第一声 不知道 艺术主张 艺术创作 油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纸艺术语言探索——装饰艺术三年级剪纸课教学小结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树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3期11-14,70+84,共6页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以其淳朴的造型,简炼的结构,单纯明艳的色调以及寓意象征手法,用最简单的工具(剪刀、刻刀)、材料(纸),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塞上高原到锦绣江南,从乡村到都市,从吉庆时令到良宵佳日,它都频频出现在寻常...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以其淳朴的造型,简炼的结构,单纯明艳的色调以及寓意象征手法,用最简单的工具(剪刀、刻刀)、材料(纸),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塞上高原到锦绣江南,从乡村到都市,从吉庆时令到良宵佳日,它都频频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坑头、窗户、门楣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简炼 象征手法 佳日 盘兔 阳纹 视觉美感 现代绘画 现代艺术运动 创作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中的变形
4
作者 熊玲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93-98,共6页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据进行强化--典型化;另一些画家则试图创造“上帝”没有创造的新“型”,用以表达主观赋于的意义,强调全新。这可以从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者 野兽派 康定斯基 大师作品 八大山人 现代画家 所持 现代艺术运动 塞尚 中国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绘画运动与设计变革
5
作者 李祥文 《电影评介》 2010年第3期87-88,共2页
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都具有审美的功能,强调形式和感觉。从历史的角度看,二者的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都经历了从模仿外在到反躬自求,又从孤立封闭到回归折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又不尽同步。绘画艺术变革在先,... 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都具有审美的功能,强调形式和感觉。从历史的角度看,二者的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都经历了从模仿外在到反躬自求,又从孤立封闭到回归折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又不尽同步。绘画艺术变革在先,对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绘画艺术运动 设计艺术 外在事物 内在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6
作者 王永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艺术实践 抽象表现 具象 造型语言 现代艺术运动 观看方式 审美水平 独特表现 视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人画”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 被引量:3
7
作者 商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一般认为,当今的中国画领域呈现为三脉分野的多元化格局:即“现实主义”、“现代水墨”和“新文人画”各执一方的格局.“现实主义”是指1949年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画.“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则... 一般认为,当今的中国画领域呈现为三脉分野的多元化格局:即“现实主义”、“现代水墨”和“新文人画”各执一方的格局.“现实主义”是指1949年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画.“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则是从不同的思路欲求变革或摆脱“现实主义”的两种表现.尽管“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具有相互胶着、相互交叉的状态,为评论家的定义和分类带来困难,但从名称上大致可以看出,前者意味着试图冲缺正宗中国画界域和更加强调媒材特征,而后者则强调中国画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艺术语汇的运用和艺术情趣的玩味上完全要求回归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中国画艺术 产生发展 “现实主义” 文人画家 现代艺术运动 新潮美术 “新潮” 现代水墨 传统文化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