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永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89-94,共6页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但近来随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翻译理论的输入 ,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而且也应该朝着描写与交际的方向发展。本文将进一步阐发描写与交际的基本含义 。
关键词 现代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交际 描写 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翻译研究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 被引量:1
2
作者 冉诗洋 肖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2-45,共4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可分为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大部分转译自日语,翻译方法以摘译、节译、译述和转译为主,而文本选择倾向于政治文本。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采取忠实全译,文本类型多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可分为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大部分转译自日语,翻译方法以摘译、节译、译述和转译为主,而文本选择倾向于政治文本。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采取忠实全译,文本类型多样。根据现代翻译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以及译介过程中的误译、文本选择、翻译方式和翻译原则等,需要历史地、辩证地去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代翻译理论 译介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性坚守:翻译由意义传达到诗意探索——以张爱玲自译小说The Golden Cangue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9,153,共6页
运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解读张爱玲改写和翻译《金锁记》的第4个译本The Golden Can-gue,可以看到她如何在客观求真的文本表象下,由翻译传达词语的信息与意义上升到翻译是诗意的探索,并在实践上参与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建构。
关键词 《金锁记》 The GOLDEN Cangue 文学性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解决的方式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6-70,共5页
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两者的限度历来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现代翻译理论已经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可译性问题,提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可译性的根本依据。不同的语言和人类的共识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异构同质(即意义... 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两者的限度历来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现代翻译理论已经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可译性问题,提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可译性的根本依据。不同的语言和人类的共识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异构同质(即意义)的向心结构,翻译正是以此为自己的基石。 然而,理论上的可译性与翻译的具体实践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因为翻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而证明可译性是绝对的。同样,也不能因为无法找到绝对完美的译文而断定不可译性是普遍的。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穆南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不可译因素 语言与文化 文体风格 乔治·穆南 现代翻译理论 文学作品 语言和文化 补偿手段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科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翻译研究(1950-1992)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守义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0-57,共8页
[二] 类型学研究:研究途径·等值定义·等值种类在上文中我们在概念系统、语言系统和风格系统的平面上简要地讨论了等值翻译的可译性和局限性。我们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现在我们从等值的途径,等值的定义和等值的种类... [二] 类型学研究:研究途径·等值定义·等值种类在上文中我们在概念系统、语言系统和风格系统的平面上简要地讨论了等值翻译的可译性和局限性。我们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现在我们从等值的途径,等值的定义和等值的种类三个方面来研究翻译的等值问题。【1】 研究途径: 等值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研究途径各有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1)以文本为本的途径,包括内容对等、形式对等和风格对等;(2)以文本读者为本的途径,包括效果对等、文本语用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对等;(3)以语言功能/交际(通讯)为本的途径,如功能对等和交际对等;以及(4)全方位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现代翻译理论 等值翻译 中国翻译 模糊性 可译性 动态对等 语言学 功能对等 外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译意──从含意本体论看翻译问题
6
作者 杨莉藜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4-57,46,共5页
翻译本质上作为一种意义传达活动,其理论发展与语用学的含意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翻译理论研究者不断地从语用学理论里汲取精髓,以调整理论向度,完善理论框架。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列文森(1983)语用推导机制的提出和新格赖... 翻译本质上作为一种意义传达活动,其理论发展与语用学的含意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翻译理论研究者不断地从语用学理论里汲取精髓,以调整理论向度,完善理论框架。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列文森(1983)语用推导机制的提出和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翻译思想界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意本体论 常规关系 含意思维 概念系统 现代翻译理论 显性表述 象思维 翻译技巧 译意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