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光华 奉公 李建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针对当前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与时俱进,发挥创新教育功能;内容新颖,反映时代特色;高效实用,符合研究生需要;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从课程... 针对当前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与时俱进,发挥创新教育功能;内容新颖,反映时代特色;高效实用,符合研究生需要;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从课程功能、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探究——评《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
作者 胡宇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I0005-I0005,共1页
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也在科技革命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也在科技革命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当代科技革命 发展与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 社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未竟的浪潮》评介
3
作者 胡敏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价值观念的变革 社会生产关系 自然环境 思维方式 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生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现代科技革命挑战 加快开发我国创造力
4
作者 党兴华 《技术经济》 1995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创造力开发 社会创造力 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投入 技术创新 创造力的开发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5
作者 严公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驳斥了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种种社会发展理论,论证了现代科技革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反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生产力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与哲学改革关系研究概述(二)
6
作者 陆云彬 《学习月刊(福建)》 1985年第7期54-55,共2页
四、现代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有的同志认为,唯物史观也要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会引起唯物史观产生重大变化:(一)生产力。有些同志认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或范畴应当修改。第一... 四、现代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有的同志认为,唯物史观也要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会引起唯物史观产生重大变化:(一)生产力。有些同志认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或范畴应当修改。第一种意见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物质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方式 社会历史因素 物质和意识 知识形态 人类物质文明 技术属性 运动速度 社会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料革命”: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被引量:5
7
作者 行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自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研究,倍加受人青睐。可以说,就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而言,无论是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了一定长足的发展和积累,其中,中国近代社会史的... 自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研究,倍加受人青睐。可以说,就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而言,无论是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了一定长足的发展和积累,其中,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发展显得更为强势一些。相比较而言,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却姗姗来迟,明显滞后了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 中国近代社会 革命 中国历史研究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放 向文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9,共5页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什么?现在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国家垄断社会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两种社会制度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因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 演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在中山市翠亨村举行 被引量:1
9
作者 山屈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当代 中国社会 发展 中山市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经验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10
作者 胡瑾 《文史哲》 1987年第6期91-96,共6页
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象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仍有普遍意义;有些在新形势下则要予以补充和发展,如坚持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有的还不能断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如通过暴力革命打... 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象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仍有普遍意义;有些在新形势下则要予以补充和发展,如坚持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有的还不能断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如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国家机器。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实践证明,暴力革命并不仅对俄国有效。至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将通过何种道路走向社会主义,还不能得出明确答案。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既进行过暴力革命的尝试,也作过议会斗争的努力,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而只能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向社会主义的途径仍在探索之中,认为暴力革命在西方已经过时的观点还缺乏历史和现实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暴力革命 社会主义道路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党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新形势 俄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
11
作者 何天齐 《齐鲁学刊》 1987年第6期60-65,共6页
当代世界有两股最强大的潮流: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两大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就抓住了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或本质,这对于我们搞好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关... 当代世界有两股最强大的潮流: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两大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就抓住了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或本质,这对于我们搞好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关键的四化建设,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开放、改革的基本国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当代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 科技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科学技术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2,共3页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四个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构成及其变化、中国政府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变化是我们划分两大时期、四个阶段的重要依据。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不同表现。改革开以来,中国社会矛盾具有...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四个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构成及其变化、中国政府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变化是我们划分两大时期、四个阶段的重要依据。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不同表现。改革开以来,中国社会矛盾具有发展较为缓慢、周期较长、较为复杂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当代中国 和谐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一些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诸大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39,共4页
博士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如何组织实施,是值得展开讨论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以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为教学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论为分析工具,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的,以研究型。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马克思主义课 科学技术与社会 博士生 社会发展 课程教学 现代科技革命 博士研究生 科技社会 教学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剑君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4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意识形态 政治体系 革命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思维 建国初期 政治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评《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15
作者 司丽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I0015-I0015,共1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由此产生的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科学阐释,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现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只有把现代科技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由此产生的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科学阐释,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现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只有把现代科技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焕发生机与活力。因此,需要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并创新其研究思路、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当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科技进步 思维方法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革命与社会关系的双重考量中的党军关系
16
作者 孙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和建设的基础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归纳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值得注意的是,五条核心价值观中,置于首位的是"忠诚于党&quo...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和建设的基础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归纳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值得注意的是,五条核心价值观中,置于首位的是"忠诚于党",显然这又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引领。如何认识这一引领对军队以及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价值,关系重大,不仅因为这是不可或缺的首要引领,同时还因为需要纠正诸如中国应该"军队国家化"等对这一首要引领的错误认识。因此,从历史逻辑认识和现实逻辑认识的角度来对党军关系进行社会革命与社会关系的双重考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军关系 当代革命军人 军人核心价值观 社会革命 社会关系 军队国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17
作者 李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3,共2页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革命传统、革命精神。这些红色文化基因世代相传,已成为我们立党立军立国的重要法宝,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源泉,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革命精神 陕甘边 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文化软实力 革命传统 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改革——当代世界的基本发展战略形式
18
作者 康文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1-34,共4页
“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作为“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其战略形式就是改革。和平与发展也就是在改革中发展,改革是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式和动力。当代世... “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作为“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其战略形式就是改革。和平与发展也就是在改革中发展,改革是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式和动力。当代世界遍及全球的改革思潮和改革潮流,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标志。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都把改革作为推进自身发展,并同对方竞争和斗争的手段,诸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和竞争,新独立国家的道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改革 当代世界 战略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 道路选择 世界和平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环境 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理论
19
作者 陈振明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68-74,共7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变革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当代西方社会 马尔库塞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转换及面临的挑战
20
作者 周治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8-60,共3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模式为主体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扩展开来。到本世纪50、60年代,这一运动发展到最高潮,先后建立了14个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占了世界的1/3,幅员占了世界陆地面积的1/4,经济实力占了全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模式为主体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扩展开来。到本世纪50、60年代,这一运动发展到最高潮,先后建立了14个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占了世界的1/3,幅员占了世界陆地面积的1/4,经济实力占了全球的2/5,共产党发展到120多个,党员8000多万。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实践模式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 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