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论——从商品视域看现代经济社会之与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冠军 邢润川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商品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一种以科技产品为商品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所构成的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性上考察,抑或从时代发展需要上审视,科技产品都是商品,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一般表征;同时,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分析,科技产品在现实性上都已经成为现代商品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其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品 科技商品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 与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2
作者 王中汝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共产党人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列宁的认识与探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是生产者异己力量的观点,提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论断。十月革命之初与“战时共... 共产党人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列宁的认识与探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是生产者异己力量的观点,提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论断。十月革命之初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领导了禁绝市场作用、国家主导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创新尝试。1921年之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要建立国家监督之下允许市场发挥一定作用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基于全人类生产实践的一般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变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从列宁开始历经百年探索的重大成果,必须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商品经济 市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结构与社会经济功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燕 沈月琴 +1 位作者 毛玉香 傅志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0-655,共6页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以浙江省安吉县和遂昌县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案例,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PRRA(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方...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以浙江省安吉县和遂昌县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案例,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PRRA(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方法,分析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的发展过程和结构,表明竹子现代科技园区都具有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结构,并通过对120户样本农户的深入调查和统计分析,揭示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的社会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效益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崭新平台,促进科技推广的有效中介,承接政府政策的有效载体,提高农民素质和解决就业的有效方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 农业科技园区 竹子现代科技园区 社会经济功能 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PRRA)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加速与深化改革的理论思考
4
作者 李玉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7-73,共7页
我们已经决定加速推进经济改革,但首先更应明确改革的基本方向。改革是否等同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们应该怎样把企业推向市场?应该把它推向什么样的市场?是否一旦把企业推进市场改革就告完成?我们还要不要坚持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笔者认为... 我们已经决定加速推进经济改革,但首先更应明确改革的基本方向。改革是否等同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们应该怎样把企业推向市场?应该把它推向什么样的市场?是否一旦把企业推进市场改革就告完成?我们还要不要坚持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笔者认为,最终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要不要向市场经济转换,而在于能否明确改革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与社会主义再认识
5
作者 林子力 《改革》 1988年第6期9-12,共4页
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对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更新。如果没有这种更新,而仍然按照传统理论去认识当今的商品经济,那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新概念得到科学的说明,... 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对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更新。如果没有这种更新,而仍然按照传统理论去认识当今的商品经济,那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新概念得到科学的说明,也就谈不到对社会主义真正的再认识。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改革的根本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理论模式 新经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劳动商品 经济职能 财产所有权 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文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对于唐宋时期的社会变动,其实唐宋时代的人已感受至深,他们常常惊呼世道之怪和世道之乱.如北宋苏洵、石介等人都对此作过系统总结.他们的总结,涉及到了等级制的变动、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动、人心风俗的变动、社会力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如... 对于唐宋时期的社会变动,其实唐宋时代的人已感受至深,他们常常惊呼世道之怪和世道之乱.如北宋苏洵、石介等人都对此作过系统总结.他们的总结,涉及到了等级制的变动、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动、人心风俗的变动、社会力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如果从现象上看,无疑是"乱"和"怪".因为,这些变动打破了人们早已习惯的社会状态.但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无疑是一种变革.换言之,变是通过乱体现出来;表面是乱,实质是变.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点.因此,对于唐宋社会,我们应该以变动的历史观,透过怪和乱的表面,从社会变革的深层来思考,去阐释那引发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因.应该从生产力的发展去找寻唐宋社会变革的深层原因.但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怎样引起唐宋社会的变革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唐宋时期 社会变革 自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光华 奉公 李建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针对当前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与时俱进,发挥创新教育功能;内容新颖,反映时代特色;高效实用,符合研究生需要;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从课程... 针对当前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与时俱进,发挥创新教育功能;内容新颖,反映时代特色;高效实用,符合研究生需要;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从课程功能、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龙翠红 周艳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28-31,共4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提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些精辟论述。但同时,他的某些认识也不乏矛盾甚至错误之处,因此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提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些精辟论述。但同时,他的某些认识也不乏矛盾甚至错误之处,因此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的原因。毛泽东在对商品经济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正确的观点还是失误,对我们来讲都是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维 阎素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4,共8页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阶段回归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倡导的正确路线,继承了毛泽东商品经济...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阶段回归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倡导的正确路线,继承了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中的精华,对其不符合实践的部分进行了大胆突破,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商品 货币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未果的原因新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根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共4页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未果的原因有三:第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崇拜和理论依赖,对理论创新不自觉、不自信,使他没有能够沿着正确的理论探索继续前进,没能把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未果的原因有三:第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崇拜和理论依赖,对理论创新不自觉、不自信,使他没有能够沿着正确的理论探索继续前进,没能把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的理论探索深化一步;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得不充分,毛泽东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属性了解不深,他仅仅能够认识到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是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具,而不能认识到它们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第三,时代主题转换展现得不明显、不充分,毛泽东没有能够认识到苏联模式在中国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它与中国国情不适,而且更是因为它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主题转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 时代主题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民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干年来,商品经济在明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但对社会生活的影...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干年来,商品经济在明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却很少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 社会生活 县志 婚姻关系 奢侈性消费 万历 统治阶级 地域分工 下层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础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二震 周振华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产品经济型的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只能实行“商品经济型的按劳分配”。并进而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经济规律:在存在着社会分工和劳动...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产品经济型的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只能实行“商品经济型的按劳分配”。并进而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经济规律:在存在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是较为科学的衡量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并据此进行按劳分配的标准;是解决存在于产品经济型按劳分配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按劳分配原因科学说明之间矛盾的钥匙;是与商品经济的系统要求相适应的。与此同时,分配模式也应该转轨变型。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满足商品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方面要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及竞争规律在按劳分配中应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 商品经济 经济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国文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9-20,共2页
卓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内涵何国文著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卓炯教授对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成绩卓著,其理论贡献中很突出的一点,正是他早在1961年就率先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既是对社会主义... 卓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内涵何国文著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卓炯教授对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成绩卓著,其理论贡献中很突出的一点,正是他早在1961年就率先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理论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计划商品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科学内涵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 价值规律 卓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社会化和交换职能对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承训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3-6,共4页
目前,人们大多认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运行机制主要是由生产关系的特性决定的,而对生产力特性对它的影响则有所忽视,没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来研究它的存在和运行。然而,不重视生产力这一基本因素,就无法说明为什么在几种不... 目前,人们大多认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运行机制主要是由生产关系的特性决定的,而对生产力特性对它的影响则有所忽视,没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来研究它的存在和运行。然而,不重视生产力这一基本因素,就无法说明为什么在几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都存在和发展着商品经济,更难以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社会 交换职能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化生产 生产力 社会分工 流通过程 生产关系属性 经济联系 优化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的矛盾——兼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朋荣 《江汉论坛》 1987年第7期1-5,2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后来,人们进一步把这一原则规定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然而,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却一步一步地感到。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商品经济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商品 社会主义制度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 工资规律 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永秀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9-102,共4页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再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他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再认识。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史上的地位问题,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再认 经济理论史 地位问题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农村商品经济模式的社会学思考
17
作者 周文骞 张健 +1 位作者 王小皑 周虹 《探索(浙江)》 1987年第1期32-35,共4页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温州模式”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 第一,温州农村人口多而土地少,人均仪有0.46亩耕地,依靠这一点田地,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小康水平,甚至连温饱也有困难。为了摆脱贫困...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温州模式”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 第一,温州农村人口多而土地少,人均仪有0.46亩耕地,依靠这一点田地,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小康水平,甚至连温饱也有困难。为了摆脱贫困,广大群众只能另谋出路。正象温州有的同志说这是“逼”出来的。穷则思变,逼上梁山,温州农村只有靠大胆变革的道路才能脱颖而出。 第二,温州农村历史上有着比较发达的、门类齐全的手工业,拥有一大批能工巧匠。许多人为了谋生奔波四方外出经商做工、跑码头。人称“温州生意郎,挑担走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思考 农村商品经济 发展商品经济 家庭企业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控制 社会舆论 商品交换 自然经济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发扬雷锋精神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全林远 《党校教学》 1990年第3期14-17,共4页
诞生于60年代的雷锋精神,曾经是全国人民崇尚的楷模;今天,许多人似乎已经将它淡忘了,有些人甚至鄙薄、诋毁它。发扬雷锋精神能够与发展商品经济兼容吗?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应该怎样塑... 诞生于60年代的雷锋精神,曾经是全国人民崇尚的楷模;今天,许多人似乎已经将它淡忘了,有些人甚至鄙薄、诋毁它。发扬雷锋精神能够与发展商品经济兼容吗?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应该怎样塑造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怎样依据“实然”的道德基础,确立道德建设的“应然”领域。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集体主义 经济条件 道德建设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伦理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缗令对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道村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3期89-95,共7页
汉武帝前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引起社会急剧变动,在此之际,汉武帝颁行告缗令,对此,历代史家多予肯定。本文指出,在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如能继续发展,将会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得到调整,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出各种有利条... 汉武帝前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引起社会急剧变动,在此之际,汉武帝颁行告缗令,对此,历代史家多予肯定。本文指出,在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如能继续发展,将会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得到调整,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出各种有利条件。然而,汉武帝的抑商措施却断送了这一大好前途,引出了自然经济的一场反攻倒算,使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汉武帝 中国封建社会 生产方式 工商业者 豪强地主 经济发展 奴隶制度 继续发展 地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兴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5期10-16,共7页
经济体制改革同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密切联系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越大,在计划指导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场所也就越广阔。计划经济及其规律同价值规律不是相互排斥的对立物。作为计划经济的固有规律的国民经... 经济体制改革同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密切联系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越大,在计划指导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场所也就越广阔。计划经济及其规律同价值规律不是相互排斥的对立物。作为计划经济的固有规律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同作为商品经济固有规律的价值规律,从其运动的要求和趋势看,有其一致的地方。计划经济或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生产和需要相一致,即要求社会总劳动按社会需要合乎比例地分配于各个生产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生产 社会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