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社会治理需要警惕社会组织发展的丛林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升 高健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民主化的现代性语境中,失去了合理规约的社会组织可能会出现丛林化发展的问题,这对致力于优化公共生活的现代社会治理构成了极大挑战。现代社会组织的丛林化发展贯穿着现代性主体建构的霸权逻辑,在相互隔绝、各自为... 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民主化的现代性语境中,失去了合理规约的社会组织可能会出现丛林化发展的问题,这对致力于优化公共生活的现代社会治理构成了极大挑战。现代社会组织的丛林化发展贯穿着现代性主体建构的霸权逻辑,在相互隔绝、各自为营、以邻为壑的纯粹外部性关系中狭隘地处理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网络新媒体发展对现代公共生活影响的双面性、对社会组织的公共问责缺失与公共监督缺位、个人主义话语和竞争文化的主导地位是造成社会主义丛林化发展的原因。规避社会组织发展的丛林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生态需要积极公共文化的导引,社会组织的公共监督需要推进社会的协商民主进程,社会组织的有效公共参与需要搭建合作治理的基本模式,社会组织的成长性发展需要制度与美德的协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公共生活 丛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体制改革: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宜勇 冯玲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共2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治理必须在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不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治理,都与"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社会...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治理必须在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不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治理,都与"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社会治理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下进行,现代社会治理离不开依法治国,更离不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它们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因此,国家治理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来进行全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治理 社会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 社会协同 中国社会改革 长老会 组织体制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治理哲学的价值目标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可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7,共6页
德性政治语境中的社会治理概念可以按照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来界定。以有效节制人的物质生活欲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治理哲学所确定的治理目标是合理的,然其开示的治理之道无助于解决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应当以&... 德性政治语境中的社会治理概念可以按照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来界定。以有效节制人的物质生活欲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治理哲学所确定的治理目标是合理的,然其开示的治理之道无助于解决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应当以"自然社会人"(或曰"社会自然人")的概念来代替"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传统知识论与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互补统一的完善知识论,由此形成自然道德和人文道德互相协同的观念,在此观念指导下力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协调发展,以实现自然道德和人文道德对社会组织行为的协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治理 传统治理哲学 自然社会 自然道德 人文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治理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培育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颖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3-188,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应对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要求,是凝聚人民意志和力量,应对社会思潮斗争和破解文化空心难题的必要举措。现代社会治理从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服务型政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是应对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要求,是凝聚人民意志和力量,应对社会思潮斗争和破解文化空心难题的必要举措。现代社会治理从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提供了路径可能。依托社会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服务性,围绕中心开展文化宣传,注重道德与法治的支撑共建,以社会综合教育和基层组织自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支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底层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2
5
作者 高阳 李晓宇 周卓琪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6,共7页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社会治理体系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科技支撑列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社会治理体系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科技支撑列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确立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指向。数字科技发展对治理现代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已成为共识,但其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需求、数字技术提供科技支撑的独特优势两方面入手,探讨数字技术支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底层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赋能现代社会治理的具体路径,研究结论有望为社会治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 数字技术 数字治理 科技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
作者 朱浩 陈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8,共12页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与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的人本主义价值目标导向、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技术治理特质,要求持续强化供给侧驱动、需求驱动、政策和技术驱动,以需求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且实现制度与技术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对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系统支撑。基于二者内涵廓清和逻辑关联,分析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供给结构性失衡导致内生动力不足,需求未充分激发和满足导致“行动-目标”堕距及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难以转化为治理效能。面向“十五五”,要立足中国自身禀赋优势和老年人需求特征,从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满足和激发老年人需求、加强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等方面不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现代化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而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老龄社会治理现代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东 李宇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为何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国家审计业务,构建审计业务协同机制,并提出明确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以及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治理现代 审计协同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演变脉络与优化路径
8
作者 吴春宝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对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从历史实践来看,城乡关系调整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内涵意蕴与形态表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逐步由二元分割过渡到融合发展,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形态也呈现出从“多元分化”到“有限整合”再到“一体融合”的转型轨迹。就内在逻辑而言,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条件,通过要素流动、空间融合和技术赋能三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夯实、格局优化与效能提升,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稳定且充满活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基于此,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城乡基层党建融合、城乡治理单元统筹、城乡治理体制机制衔接以及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 演变脉络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科学体系
9
作者 余少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其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目标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实现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城市社区、乡村为着力点和方向,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社会治理现代 理论维度 科学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0
作者 张宁婧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整体素质和自治意识薄弱的困境,提出要完善“一核多元”的协同互动体制、创新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会治理模式、培植基层治理的社会文化土壤,增强基层自我治理的保障等跳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社会及其治理面临的认知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进 陆杰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8,共11页
老龄社会治理首先需要厘清老龄社会普遍存在的老年人“负担”论、老年就业“挤兑”论、老龄化“抑制”创新论、老龄社会代际“冲突”论等常见有关老龄社会的认知偏误。研究表明,老龄化并不只带来医疗、照护、养老等公共服务负担,也可通... 老龄社会治理首先需要厘清老龄社会普遍存在的老年人“负担”论、老年就业“挤兑”论、老龄化“抑制”创新论、老龄社会代际“冲突”论等常见有关老龄社会的认知偏误。研究表明,老龄化并不只带来医疗、照护、养老等公共服务负担,也可通过发展银发经济等形成“长寿红利”。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国际经验,并不必然大幅“挤兑”年轻人就业。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没有确定结论,需要考虑发展阶段、创新类型、创新主体等因素。人口老龄化可能经由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公共决策倾向、价值观分歧等带来潜在的代际冲突,但这可通过社会共治机制和公共政策调节得以避免。同时,老龄社会治理本身还面临政府单一主体论、主管部门单一责任论、老年人单一利益相关者论、数字技术无关论等认知偏误挑战。积极应对老龄社会和老龄社会治理的认知挑战,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老龄社会治理 人口老龄化 “长寿红利” 社会治理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德治、自治融合视角的社会治理规范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闵长毅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背景的城市化、工商化、陌生化社会急剧大变迁中,社会失范现象导致规范缺位成为社会治理难题。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背景下,基于社会治理负荷繁重与执法资源稀缺的双重性约束条件,各类规范的协作效用有利于最大... 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背景的城市化、工商化、陌生化社会急剧大变迁中,社会失范现象导致规范缺位成为社会治理难题。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背景下,基于社会治理负荷繁重与执法资源稀缺的双重性约束条件,各类规范的协作效用有利于最大化社会治理效能。良善的法律规范作为社会团结的根本保障,应当与社会变迁的客观情势相适应并充分保障人民权利;道德规范突出个体道德自律与集体情感纽带作用,所蕴含的社会主体意识与社会公共精神使社会治理更加柔性和高效;来自民间的其他社会规范基于充满群众智慧的“地方性知识”禀赋而对多元地方治理需求具备较强的契合性与因应性,通过社会自身的自主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减轻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的成本与负荷,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 三治融合 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 社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需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德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5,共11页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治的美好图景。然而,受制于新的社会矛盾、治理风险的增大等直接和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进一步加快制度化、体系化建构。为此,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机制、变革治理方式等打造面向未来、行之有效的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道路,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社会治理现代 制度需要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以社会治理现代化驱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灵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促进共同富裕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支撑,而社会治理现代化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撑。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同时... 促进共同富裕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支撑,而社会治理现代化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撑。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同时社会治理现代化也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提供更多“社会手段”。这就拓宽和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 共同富裕 社会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希晖 吕林 邢祥娟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114,共7页
市域社会治理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枢纽。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通过鉴证、评价、揭示、问责、整改、公开、建议、预警八项机制,协同发挥“经济体检”作... 市域社会治理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枢纽。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通过鉴证、评价、揭示、问责、整改、公开、建议、预警八项机制,协同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可以维护民主法治、防范治理风险,影响治理体制现代化、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这三个子层面,进而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与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 作用机制 作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鸿 符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47-249,252,共4页
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矛盾纠纷日趋错杂,这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人口资源不足... 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矛盾纠纷日趋错杂,这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人口资源不足,农村自治能力较弱,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多元价值观念有碰撞与冲突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完善乡村治理的各项制度机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以多种方式引回乡村人才,重塑乡村文化价值理念从而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能有效规避乡村社会治理的难题并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17
作者 李春琛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7期74-77,共4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兼具城镇与农村双重特性,其完备的治理结构、贯通的治理层级、连通的治理空间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城乡融合发...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兼具城镇与农村双重特性,其完备的治理结构、贯通的治理层级、连通的治理空间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功能、空间和文化支撑。为此,需从4个方面提升县域城乡社会治理水平:资源整合驱动城乡协同发展,三级联动提升城乡统筹效能,双向互动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分类施策推动城乡互补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社会治理现代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 新体育 新思维——现代社会的三元结构与体育治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21世纪的社会治理正在向三元组合的现代结构发展。我们的体育 ,自然也不例外 ,也必将按照体育物品的性能 ,纳入现代政府部门、现代市场经济部门和现代社会部门或第三部门分别治理 。
关键词 新世纪 现代社会治理 三元结构 体育物品 体育物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制度要求--现代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福国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7,共10页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它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完成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这一战略性支撑载体,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国...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它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完成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这一战略性支撑载体,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国家有效治理、政府依法管理和社会有序参与"的三个社会目标。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需要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府管理模式、社会治理机制三个层面的结构性营造。政治权力要与民主权威相配,才能生成结构性营造的中轴性要素。否则缺乏权威的政治——行政系统就会失去对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也会缺失人民参与所形成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 十九大 现代社会治理形态 结构性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热点及展望
20
作者 王守强 冉鑫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包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政治引领...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热点包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政治引领、参与主体、法治保障和智能化。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加强跨界交流和丰富研究方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 CITESPACE 热点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