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谢立中
-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40,共35页
-
基金
“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研究中的话语文本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04BSH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现代化"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现代化"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在对"现代化"过程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现代化"过程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现代化"过程的那些个体行动及其行动者在从事这些行动时赋予其行动之上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我们现在称为"现代化"的那种社会变迁过程建构为"现代化"过程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的实证主义分析模式
“现代化”的诠释(现
象)学分析模式
“现代化”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
-
Keywords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studies,pluralistic discourse approach to modernization, positivistic approach to modernization
-
分类号
B085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当代文化思潮评介之一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鹏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
文摘
对儒家传统要客观地了解与现代的诠释,应尽可能地摆脱西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或思想模式,但必须吸收西方哲学中的分析理性和方法理性,以充实我们细致的分析、系统的描述、清晰的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对儒学的现代的诠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儒学的现代价值,也就是要“创造地转化”儒学使其能服务于现代生活。对儒家现代意义的理解,应在现代伦理建构中以西方现代伦理为核心,中西结合,互相补充。儒学研究应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问题。
-
关键词
儒学传统
现代的诠释
创造的转化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正确继承传统文化
- 3
-
-
作者
杨太辛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
文摘
正确继承传统文化杨太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极其艰难的时刻,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懂得、尊重、分析、总结、吸收、发展传统文化的任务。其中懂得和尊重是前提,分析和总结是基础,吸收和发展是目的。站在世纪之交,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任务完成得怎样?当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
-
关键词
继承传统文化
体用关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西文化
明体适用
文化发展战略
《庄子》
现代的诠释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