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青年》与现代白话文运动 |
张积玉
杜波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
|
对对子和现代白话文教学 |
汪大昌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3
|
“文艺复兴”与现代白话文观念的确立 |
李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圣经》官话译本对现代白话文发展的影响 |
邢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试析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若干逻辑——以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为中心 |
邓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6
|
白话文里能写通假字吗? |
周跃文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0 |
|
7
|
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什么? |
王希杰
|
《汉语学习》
|
1988 |
7
|
|
8
|
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标准问题 |
刘叔新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9
|
赵树理小说动词重叠式考察分析 |
李敬国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10
|
“咯”“哒”正流行 |
江海燕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范小青新世纪长篇小说人物形象浅析 |
韩松刚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0 |
|
12
|
《荷塘月色》“的”字频密探因 |
周日安
陈湘豫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我谈语文规范化 |
张斌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狂人日记》“省略”修辞管窥 |
殷建东
徐德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圣人”与“狂人”——《狂人日记》中的康有为元素 |
施晓燕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 |
陈章太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1
|
|
17
|
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
姚佑椿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18
|
我对文学语言规范的理解 |
高万云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19
|
汉语规范之我见 |
钱乃荣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20
|
普通话的模糊性与规范化 |
徐振亚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