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中学课堂上的西方现代美术教学
1
作者
谭亚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X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中学
西方
课堂
现代画家
现代
艺术
美术教师
作品内容
引导学生
学者形象
西班牙
中国人
现代
派
后
现代
航空港
讲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通览林风眠艺术世界的长卷——《林风眠全集》评析
2
作者
金玉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6,共1页
提及20世纪的中国画坛,林风眠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是现代画家,亦是美术教育家——他创造的风眠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念影响深远,
关键词
艺术世界
林风眠
全集
美术教育家
20世纪
现代画家
中西艺术
创造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彩语言在欧美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3
作者
李宏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4,共3页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近代上海新华艺术学院的创办人俞寄凡在《色彩ABC》(1931)一书中说过:"宇宙间一切物体,没有一种不具色的。‘色’便是确实认识一切物体存在之重要机关。且色与色之境界,即明示某限制面积之形状。故色彩为图...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近代上海新华艺术学院的创办人俞寄凡在《色彩ABC》(1931)一书中说过:"宇宙间一切物体,没有一种不具色的。‘色’便是确实认识一切物体存在之重要机关。且色与色之境界,即明示某限制面积之形状。故色彩为图画上之必须材料,且有色彩之存在,图画始得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影片
奥利弗
色彩语言
俞寄凡
现代画家
人类认知能力
人类物质生活
美术教育家
创办人
色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具象画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
1
4
作者
中佑原介
董惠宁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2期74-78,共5页
"怎样看待当今的具象画"?这是一个一下子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目前不能把具象、抽象截然分开去思考绘画。因此,论述象"现代美术是抽象的吗"?这类问题,大多只是经验之谈。或许"抽象"二字一下子摆在我们面...
"怎样看待当今的具象画"?这是一个一下子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目前不能把具象、抽象截然分开去思考绘画。因此,论述象"现代美术是抽象的吗"?这类问题,大多只是经验之谈。或许"抽象"二字一下子摆在我们面前,一时间也很难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不过,无需重新考虑现有的思维方式。有具象画、抽象画这样的叫法,就有各自相对应的绘画,这种称呼再寻常不过了。譬如说,称这幅作品是抽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象
现代
美术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表现主义
现代画家
外在形态
二字
构成主义
埃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话与认同——读梅冰的新作
5
作者
曹意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79,183-192+2,共3页
在现代开放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家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称之为“双重解码”的困境。此“双重解码”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双向性。横向地看,任何画家必须处理其民族文化与世界艺术之间的关系,即其必须在世界艺术视野中工作。纵...
在现代开放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家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称之为“双重解码”的困境。此“双重解码”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双向性。横向地看,任何画家必须处理其民族文化与世界艺术之间的关系,即其必须在世界艺术视野中工作。纵向地看,其必须处理自己的创作与传统的关系,亦即必须在传统的框架里从事当代创造。而这横向与纵向的“双重解码”又错综交织在一起。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画家的成败全在此一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
现代
主义
艺术世界
对话
现代画家
民族文化
艺术视野
解码
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绘画艺术中的变形
6
作者
熊玲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93-98,共6页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据进行强化--典型化;另一些画家则试图创造“上帝”没有创造的新“型”,用以表达主观赋于的意义,强调全新。这可以从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者
野兽派
康定斯基
大师作品
八大山人
现代画家
所持
现代
艺术运动
塞尚
中国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大山人《荷花图》辨伪
7
作者
胡光华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52-54,共3页
八大山人是中国十七世纪崛起的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绘画大师。他本名姓朱名耷,为明朝宁王朱权后裔,1626艺生于江西南昌戈阳王府。明亡后,为避世计,遁入空门,先后为僧为道达三十余年。55岁时弃教还俗,八大山人即他还俗后59岁(1680年)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十七世纪
绘画大师
王朱
中国古代书画
现代画家
张大千
辨伪
中央美术学院
积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始艺术遗迹研究的若干课题及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A.A.福尔莫佐夫
路远
方勤
《文博》
1986年第5期31-39,共9页
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鉴定远古时期艺术作品时,很难找到可资利用的国内作者的现成著作,当时这类著作几乎没有。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年来,原始时代的艺术遗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苏联学者的注意。这是合乎规律的:因为古代岩画,石...
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鉴定远古时期艺术作品时,很难找到可资利用的国内作者的现成著作,当时这类著作几乎没有。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年来,原始时代的艺术遗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苏联学者的注意。这是合乎规律的:因为古代岩画,石质、骨质、木质和金属雕塑,陶器和其他器物上的图画和装饰图案等等——都是研究我们祖先的精神文化,研究他们的宗教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图案
苏联学者
宗教观念
四十年代
克拉德尼
圣像画
西斯廷圣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现代画家
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6“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
9
《中国博物馆》
2009年第3期80-80,共1页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26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共由260件作品组成,画种为中国画、油画和版画。作为国内首次较大规模和集中展示农民形象的专题画展,“农民·农民”画展将近现代画家描绘的农民形...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26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共由260件作品组成,画种为中国画、油画和版画。作为国内首次较大规模和集中展示农民形象的专题画展,“农民·农民”画展将近现代画家描绘的农民形象作品加以选择,按主题和时代特征加以展示,不仅可以显示中国艺术家与亿万农民的深厚感情联系,也表现了当代中国农民生存和奋斗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形象
藏品
中国美术馆
现代画家
精神状态
农民生存
当代中国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学课堂上的西方现代美术教学
1
作者
谭亚平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X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中学
西方
课堂
现代画家
现代
艺术
美术教师
作品内容
引导学生
学者形象
西班牙
中国人
现代
派
后
现代
航空港
讲授
分类号
G633.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通览林风眠艺术世界的长卷——《林风眠全集》评析
2
作者
金玉洁
机构
长沙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6,共1页
文摘
提及20世纪的中国画坛,林风眠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是现代画家,亦是美术教育家——他创造的风眠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念影响深远,
关键词
艺术世界
林风眠
全集
美术教育家
20世纪
现代画家
中西艺术
创造时代
分类号
J205-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彩语言在欧美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3
作者
李宏然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4,共3页
文摘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近代上海新华艺术学院的创办人俞寄凡在《色彩ABC》(1931)一书中说过:"宇宙间一切物体,没有一种不具色的。‘色’便是确实认识一切物体存在之重要机关。且色与色之境界,即明示某限制面积之形状。故色彩为图画上之必须材料,且有色彩之存在,图画始得成立。"
关键词
儿童影片
奥利弗
色彩语言
俞寄凡
现代画家
人类认知能力
人类物质生活
美术教育家
创办人
色彩设计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象画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
1
4
作者
中佑原介
董惠宁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摘
"怎样看待当今的具象画"?这是一个一下子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目前不能把具象、抽象截然分开去思考绘画。因此,论述象"现代美术是抽象的吗"?这类问题,大多只是经验之谈。或许"抽象"二字一下子摆在我们面前,一时间也很难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不过,无需重新考虑现有的思维方式。有具象画、抽象画这样的叫法,就有各自相对应的绘画,这种称呼再寻常不过了。譬如说,称这幅作品是抽象的。
关键词
具象
现代
美术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表现主义
现代画家
外在形态
二字
构成主义
埃尔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话与认同——读梅冰的新作
5
作者
曹意强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79,183-192+2,共3页
文摘
在现代开放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家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称之为“双重解码”的困境。此“双重解码”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双向性。横向地看,任何画家必须处理其民族文化与世界艺术之间的关系,即其必须在世界艺术视野中工作。纵向地看,其必须处理自己的创作与传统的关系,亦即必须在传统的框架里从事当代创造。而这横向与纵向的“双重解码”又错综交织在一起。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画家的成败全在此一举。
关键词
后
现代
主义
艺术世界
对话
现代画家
民族文化
艺术视野
解码
理论家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绘画艺术中的变形
6
作者
熊玲林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93-98,共6页
文摘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据进行强化--典型化;另一些画家则试图创造“上帝”没有创造的新“型”,用以表达主观赋于的意义,强调全新。这可以从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看出.
关键词
自然主义者
野兽派
康定斯基
大师作品
八大山人
现代画家
所持
现代
艺术运动
塞尚
中国
画家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大山人《荷花图》辨伪
7
作者
胡光华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八大山人是中国十七世纪崛起的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绘画大师。他本名姓朱名耷,为明朝宁王朱权后裔,1626艺生于江西南昌戈阳王府。明亡后,为避世计,遁入空门,先后为僧为道达三十余年。55岁时弃教还俗,八大山人即他还俗后59岁(1680年)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十七世纪
绘画大师
王朱
中国古代书画
现代画家
张大千
辨伪
中央美术学院
积染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始艺术遗迹研究的若干课题及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A.A.福尔莫佐夫
路远
方勤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5期31-39,共9页
文摘
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鉴定远古时期艺术作品时,很难找到可资利用的国内作者的现成著作,当时这类著作几乎没有。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年来,原始时代的艺术遗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苏联学者的注意。这是合乎规律的:因为古代岩画,石质、骨质、木质和金属雕塑,陶器和其他器物上的图画和装饰图案等等——都是研究我们祖先的精神文化,研究他们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
装饰图案
苏联学者
宗教观念
四十年代
克拉德尼
圣像画
西斯廷圣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现代画家
加尔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6“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
9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9年第3期80-80,共1页
文摘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26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共由260件作品组成,画种为中国画、油画和版画。作为国内首次较大规模和集中展示农民形象的专题画展,“农民·农民”画展将近现代画家描绘的农民形象作品加以选择,按主题和时代特征加以展示,不仅可以显示中国艺术家与亿万农民的深厚感情联系,也表现了当代中国农民生存和奋斗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农民形象
藏品
中国美术馆
现代画家
精神状态
农民生存
当代中国
中国画
分类号
J2-28 [艺术—美术]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中学课堂上的西方现代美术教学
谭亚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部通览林风眠艺术世界的长卷——《林风眠全集》评析
金玉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色彩语言在欧美儿童影片中的运用
李宏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具象画的现在与未来
中佑原介
董惠宁
《艺苑(美术版)》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话与认同——读梅冰的新作
曹意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绘画艺术中的变形
熊玲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八大山人《荷花图》辨伪
胡光华
《艺苑(美术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原始艺术遗迹研究的若干课题及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A.A.福尔莫佐夫
路远
方勤
《文博》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2006“农民·农民”——藏品暨邀请展
《中国博物馆》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