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理论意涵、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元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现代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新征程中关于生态理念与实践的系统性表达,是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现代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新征程中关于生态理念与实践的系统性表达,是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基于此,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美丽中国建设,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新的制度、文化、立场与形态意涵。同时,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社会新形态的当代阐释上,对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只有通过政治、文化与产业革命的多重变革才能实现,从而为其提供坚实的制度、文化与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 文明理论意涵 文明时代价值 文明实施路径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生态文明:升级抑或超越——兼评后现代生态文明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卢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28-35,168,169,共10页
小约翰·柯布等人提出的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在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后现代生态文明论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哲学理据,以量子物理学为科学依据,它反对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深刻的、全面的,但难免... 小约翰·柯布等人提出的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在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后现代生态文明论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哲学理据,以量子物理学为科学依据,它反对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深刻的、全面的,但难免有其失当之处。有批评者把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划归“退守论”。本文认为,后现代生态文明论仍属“超越论”,而“升级论”则亦可被称之为“修补论”。超越论与修补论之间的根本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也是关于理性进步信念的分歧。现代性的理性信念奠基于牛顿物理学,而量子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正在凸显一种承认不确定性的新理性。超越论与修补论之间的分歧是深刻的。深刻的分歧和真诚的辩论或可促进双方的视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态文明 超越论 升级论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3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何文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8,共1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那么,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那么,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精神文明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现代化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Duga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法对2013—2022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现代化水平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并探析其区域异质性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现代化水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整体现代化水平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细分维度观察,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以及经济现代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彰显了我国在人口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相比之下,精神文明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现代化的步伐稍显滞后,成为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此外,在空间格局上还显著体现出区域间的不均衡性,呈现出鲜明的“东高西低”特征,这种区域差异不仅加剧了发展水平的极化现象,也对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未来需精准施策,促进均衡发展,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式现代 人口现代 经济现代 文化现代 生态文明现代 对外开放现代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阶段特征与推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戴秀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2,共9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核心是走生态文明型现代化道路。利用推理演绎的方法,从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趋势、面临问题、未来突破方向等方面阐释中国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阶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核心是走生态文明型现代化道路。利用推理演绎的方法,从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趋势、面临问题、未来突破方向等方面阐释中国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阶段特征与推进策略。总结出“探索追赶”“学习追赶”“统筹提升”和“创新跨越”等现代化发展阶段特征,基于预测分析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黄金期”的观点,聚焦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型现代化面临的生态文化、机制体制、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等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发展应从现代化价值观培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寻找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现代 和谐共生 创新变革 高质量发展 黄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看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博 王硕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力开展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力求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对于城市滨水景观来说,其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力工具,更是诠释城市精神的重要空间。地域文化作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力开展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力求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对于城市滨水景观来说,其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力工具,更是诠释城市精神的重要空间。地域文化作为具有显著地区特色的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将其融入城市滨水景观视觉传达设计,将有效增强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 视觉传达设计 地域文化 生态文明理念 协同发展 生态平衡 生态建设 现代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