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经济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与产业安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兵权 王耀中 文凤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全球化背景下,可以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来思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证分析表明,开放经济下,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过,随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数量的增加,其对... 全球化背景下,可以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来思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证分析表明,开放经济下,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过,随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数量的增加,其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能对我国技术进步起到一定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得很不够,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外资机构通过技术控制、品牌控制和市场控制等不少方式来控制我国国内企业和垄断某些重要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产业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加快完善反垄断法体系,维护市场自由竟争秩序;加强监管力度,协调区域、行业发展;培育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防止跨国公司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高端制造业 产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志良 刘建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0,共6页
我国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共生机制,以及基于行业协会的协调机制等嵌入机制,来实现我国现代生产性... 我国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共生机制,以及基于行业协会的协调机制等嵌入机制,来实现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效嵌入制造业体系,以促进它们之间持续的协调发展。但是,这些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嵌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扩大内需背景下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共9页
"十二五"时期我国通过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构建国内价值链,进而转向构建全球创新价值链,将有利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发展格局,进而逐步提升其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本文沿着"扩大内需——价值链跃迁——总... "十二五"时期我国通过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构建国内价值链,进而转向构建全球创新价值链,将有利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发展格局,进而逐步提升其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本文沿着"扩大内需——价值链跃迁——总部经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逻辑线索,指出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是价值链跃迁、总部经济崛起以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围绕市场规模、高级要素投入、市场发展环境等三大支柱条件,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全球创新价值链 国内价值链 总部经济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4
作者 余琼蕾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本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及时改善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是促使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应对当前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浙江省的经济...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本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及时改善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是促使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应对当前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浙江省的经济状况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中国制造业高端化途径:加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
5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学术界》 2025年第8期38-48,共11页
“十五五”时期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形成和强化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制造业的持续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把这些导致产业结构“软化”和高级化的资本引入制造业生... “十五五”时期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形成和强化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制造业的持续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把这些导致产业结构“软化”和高级化的资本引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飞轮,是现代制造业的“聪明脑袋”“坚强心脏”和“起飞翅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隐形战线”。如果说未来中美制造业竞争要从总量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与结构优化的对决,那么中美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博弈,将决定全球制造业主导权的归属。“十五五”时期以持续稳定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的手段,需要重新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与经济属性,确立其在产业政策支持上的优先战略地位;要通过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破除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开放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要加快构建“服务贸易+制造能力”双向嵌入、双轮出海生态;经济政策要从支持一般化的产能扩张,转向重点强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增长机制的建设;要健全新型统计监测体系,精准量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高端化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中间投入增长机制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服务业发展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理论、机制与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海燕 程新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43,181,共19页
专业服务业在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往往伴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其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国际业务收入、国际化布局、人力资源支撑和国际影响力。专业服务业发展助力企业“走... 专业服务业在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往往伴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其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国际业务收入、国际化布局、人力资源支撑和国际影响力。专业服务业发展助力企业“走出去”主要通过信息提供与决策支持机制、服务业务与模式创新机制、风险管理与合规保障机制、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助力企业“走出去”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总结借鉴国际经验,我国专业服务业重点要在国际化、高端化、一体化、品牌化、智库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好推动专业服务业发展,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服务业 专业服务机构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 企业“走出去” 新质生产 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的潜力:总量、结构与制度
7
作者 刘志彪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39,F0003,共9页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GDP中现代生产性服务占比、消费基础设施水平等,都具有优化提升的巨大潜力与空间,对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除了收入分配格...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GDP中现代生产性服务占比、消费基础设施水平等,都具有优化提升的巨大潜力与空间,对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除了收入分配格局方面的限制、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的短板外,还在于升级的消费结构与既有产业供给结构之间的严重不匹配,源于“总需求向服务业集中而总供给向制造业倾斜”的结构性失衡矛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的深层障碍,在于制度创新滞后导致的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这是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遇到现实障碍的底层逻辑。因此,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与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消费需求 收入分配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结构失衡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