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派文学的感性学评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洪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8,共6页
现代派文学的诞生与美学的现代转型是互为参照的 ;“aesthetics”经历了由感性学到美学再到感性学的“游历”过程 ;在美学回归感性学的时代 ,现代派文学与审美现代性在非理性的价值诉求上是一致的 ,即美学经过了理性主义的“审美”阶段... 现代派文学的诞生与美学的现代转型是互为参照的 ;“aesthetics”经历了由感性学到美学再到感性学的“游历”过程 ;在美学回归感性学的时代 ,现代派文学与审美现代性在非理性的价值诉求上是一致的 ,即美学经过了理性主义的“审美”阶段之后 ,随着“城市感性”的发育 ,进入了非理性主义的“审丑”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感性学 城市感性 审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丑与否定:中国当代现代派文学的感性学探微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洪岳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1,共4页
从西方和东方感性学 (Aesthetics ,一般原译为美学 )主要是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现代派文学 (丑艺术 )通过否定这一环节 ,不但促使本身一直处于超越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而且促进了人类感性学的丰富和深化。审丑与感性学 ,现代派文学与审... 从西方和东方感性学 (Aesthetics ,一般原译为美学 )主要是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现代派文学 (丑艺术 )通过否定这一环节 ,不但促使本身一直处于超越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而且促进了人类感性学的丰富和深化。审丑与感性学 ,现代派文学与审丑 ,审丑与否定概念和范畴都存在相互对应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丑 感性学 现代派文学 先锋文学 否定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文化语境下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以里尔克、艾略特、奥登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洪华 周海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6-160,共5页
1940年代,我国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深受战争文化语境的影响。抗战初期各地出版业遭到破坏,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几近缺失。抗战后期在重庆、桂林、昆明等后方出现了一些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报刊出版业在战乱中逐渐恢... 1940年代,我国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深受战争文化语境的影响。抗战初期各地出版业遭到破坏,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几近缺失。抗战后期在重庆、桂林、昆明等后方出现了一些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报刊出版业在战乱中逐渐恢复,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有所增多,主要是聚集在上海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周围的九叶派及其前辈诗人,他们把译介的目光投向具有共同文化境遇的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等人,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文化语境 域外现代派文学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接受中的技术主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德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创作技巧移植到中国文学中来,从而解构了定为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使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但是,由此带来的"技巧崇拜"或曰"技术主义",也导致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只注重技巧的操练,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精神,同时又屏蔽掉了对社会现实的有效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形式 技术主义 文体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精神——评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剑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上海文化 文化精神 文化语境 20世纪80年代 批评理论 形式批评 外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五四源流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立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回顾新时期初的当代文坛,尽管现实主义复兴已成时代主潮,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播却同样引人注目。这场传播运动的结果,不仅促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合法化,同时也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即无论是反思“文革”、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文学... 回顾新时期初的当代文坛,尽管现实主义复兴已成时代主潮,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播却同样引人注目。这场传播运动的结果,不仅促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合法化,同时也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即无论是反思“文革”、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文学,还是深入民族集体意识、探求国人精神异化现象的先锋文学,都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为规避意识形态的权力束缚,许多致力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刻意在五四新文学中寻求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合法性依据。这一传播策略的形成,显然得益于文学界在新时期初返归五四的启蒙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传播策略 启蒙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现代派文学
7
作者 吕世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5-128,132,共5页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主义”,法国则叫“先锋派”、“先锋文学”,意大利称它“颓废主义”。它是西方社会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 事义 资产阶级意识 中间阶层 作家和作品 社会 文艺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现代派文学之《变形记》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思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Z期66-66,68,共2页
卡夫卡《变形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作者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方式,通过荒诞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本文借助现代派文学的特点来解读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记》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变形记》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化语境与审美的现代转型——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发生的现代性阐释
9
作者 王庆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3,共7页
西方现代性的展开以现代化为主旋律,而现代化以工业化为载体,工业化以技术为先导。技术化造就了现代派文学的生发语境。技术化使人的生存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感知方式、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在审美领域也发生了现代转... 西方现代性的展开以现代化为主旋律,而现代化以工业化为载体,工业化以技术为先导。技术化造就了现代派文学的生发语境。技术化使人的生存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感知方式、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在审美领域也发生了现代转型。现代派文学聚焦城市生活,揭示现代人的孤苦,追求艺术表现形态的不断创新,抨击技术对人的压制和肢解。这些都标志着审美领域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语境 现代 现代派文学 审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珺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50,共5页
一现代派文学研究中的冷与热问题。如果从19世纪80年代发源于法国,并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主义算起的话,现代派文学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了。从现代派文学诞生之日起,欧、美人就对它极为关注,对它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然而,这门... 一现代派文学研究中的冷与热问题。如果从19世纪80年代发源于法国,并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主义算起的话,现代派文学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了。从现代派文学诞生之日起,欧、美人就对它极为关注,对它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然而,这门学科在我国却处于忽冷忽热的状态。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中国民族心理的排他性,和“四人帮”长期闭关锁国等原因,直到1980年,即现代派文学发生近一个世纪,现代派文学还没有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多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文学研究 象征主义 存在主义 表现主义 马克思主义 超现实主义 研究视野 发展社会主义 文学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现代派文学的发轫
11
作者 王晓凌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1期81-86,共6页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澳大利亚 现代派诗歌 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 超现实主义 宿命论 菲茨杰拉德 小说 三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思潮冲击的印痕——略论浅草社创作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
12
作者 邓时忠 《江汉论坛》 1988年第9期43-47,共5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以开放的眼光,借助了西方思想文化之力来动摇和摧毁封建文化思想的统治.开放的时代特征,在文学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五四"至二十年代中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百多年来在西欧...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以开放的眼光,借助了西方思想文化之力来动摇和摧毁封建文化思想的统治.开放的时代特征,在文学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五四"至二十年代中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百多年来在西欧活动过了的文学倾向也纷至沓来地流入中国",并且不同程度地对许多作家和文学社团产生影响,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多彩而复杂的面貌.活跃于二十年代初期的浅草社,正是在这个时期受到了西方文学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浅草社的作者不仅从契诃夫忧郁愤世的抒情心理小说,安特莱夫正视现实的"象征印象气息",罗曼·罗兰与市侩主义对立的新理想主义,以及都德的"含蓄的感伤"中,找到了重要的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西方文学思潮 二十年代 文化思想 现代派小说 正视现实 新文化运动 罗曼·罗兰 文学社团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情节过渡到了“横切面”——现代派文学诗性特征的另一个视角
13
作者 刘成富 《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现代派文学以其风格零散杂乱令人困惑。本文力图对其诗性的“横切面”进行探讨 ,为解读开放性和“运动”中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代派文学通过“以面代线”的创作技巧 ,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另一种手段 ,但与传统文学... 现代派文学以其风格零散杂乱令人困惑。本文力图对其诗性的“横切面”进行探讨 ,为解读开放性和“运动”中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代派文学通过“以面代线”的创作技巧 ,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另一种手段 ,但与传统文学相比 ,并没有提供一种更为有益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横切面 开放性 不足 现代派文学 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与"意义"的关系——试论法国现代派文学作品的诗性价值
14
作者 刘成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6-19,共4页
通过文学作品里文本"信息"与"意义"的反比关系,着重论述了法国现代派文学作品的诗性价值,并指出法国现代派文学作品作为新的世界意象,其涵盖的"意义"虽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法国 现代派文学作品 诗性价值 信息 意义 开放性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文学与非理性主义的不解之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豫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75-78,共4页
西方非理性主义是渗透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并给以深刻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种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广泛的思潮。以寻找自我、确定自我、体验自我和欣赏自我为创作主题的现代派文学,揭示了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的走向... 西方非理性主义是渗透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并给以深刻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种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广泛的思潮。以寻找自我、确定自我、体验自我和欣赏自我为创作主题的现代派文学,揭示了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的走向,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派作家们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上探讨新的人生观,恰恰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不谋而合。本文就现代派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主义 直觉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存在主义 现代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9
16
作者 史承钧 伍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78-86,共9页
我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大师们无一不受到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老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乃至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薰陶,而且也从他创作之初即在西方流行的现代派文学中吸取... 我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大师们无一不受到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老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乃至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薰陶,而且也从他创作之初即在西方流行的现代派文学中吸取了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城记》 布莱希特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主义 福克纳 乌托邦小说 《茶馆》 《骆驼祥子》 《月牙儿》 文学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承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72-75,共4页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蒋承勇艺术家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应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展示生活的美,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自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展示美的世界与人...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蒋承勇艺术家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应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展示生活的美,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自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展示美的世界与人生的。古希腊的神话中,神的形象是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传统文学 反英雄 “丑” 《恶之花》 以丑为美 审美理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波特莱尔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杂志与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以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31-37,共7页
八十年代中期,当读者惊诧于《春之声》《你别无选择》《小鲍庄》《车站》等作品中的“现代派”时,曾有人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开始引进。其实,不论是象征主义、意识流,还是未来主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早在三十年代就已频频... 八十年代中期,当读者惊诧于《春之声》《你别无选择》《小鲍庄》《车站》等作品中的“现代派”时,曾有人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开始引进。其实,不论是象征主义、意识流,还是未来主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早在三十年代就已频频光顾中国文坛并产生硕果——这就是以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杜衡、戴望舒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杂志 施蛰存 西方现代派文学 穆时英 弗洛伊德 作品 姑娘 刘呐鸥 梅雨 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后现代派文学的原始情结
19
作者 刘宁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西方后现代派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结 ,主要是宿命思想、泛性观念、非社会性的群体 (或个人 )意识。非理性主义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是西方后现代派文学得以揭示原始情结的理论根源和社会原因。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社会人文危机的揭示 ,... 西方后现代派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结 ,主要是宿命思想、泛性观念、非社会性的群体 (或个人 )意识。非理性主义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是西方后现代派文学得以揭示原始情结的理论根源和社会原因。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社会人文危机的揭示 ,显示了其历史功绩。但过分的性描写等 ,却形成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代派文学 原始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探索(浙江)》 1986年第1期25-25,共1页
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是现代派。现代派主要由两部份人组成,一部份来自社会,尤多来自军队,一部份来自学院。前者以《现代诗》、《蓝星》、《创世纪》三诗社为代表,提倡“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后者则以《笔汇》、《文学杂志... 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是现代派。现代派主要由两部份人组成,一部份来自社会,尤多来自军队,一部份来自学院。前者以《现代诗》、《蓝星》、《创世纪》三诗社为代表,提倡“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后者则以《笔汇》、《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为主要阵地。现代派主要作家,小说方面有白先勇、王文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台湾文坛 陈若曦 横的移植 主要作家 王文兴 诗社 西方现代主义 成功的作品 创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