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理论的无知与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佩瑶 《外语与翻译》 2003年第4期7-14,共8页
本文分两部分。前半部谈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后半部是理论反思与探讨,采用西方近年重要翻译理论观点,审视前半部以原文为本的分析方法,探讨在翻译与权力的关系中,译者如何“自强取权”的问题。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汉译手法 翻译理论 权力关系 理论反思 “自强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形式看现代派小说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霍小娟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进入二十世纪 ,西方小说的发展有了一次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实践也引发了多种理论的探讨 ,从叙事学的角度 ,辨析传统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叙事技巧 ,可以突现现代派小说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 叙事形式 小说创新 现代派小说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叙事时间 叙事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现代派小说的都市文化意识
3
作者 陈丽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现代派小说,从整体上看表现出了深深的都市文化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都市生活的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手法的描绘;对都市人深层心理的挖掘;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上海现代派小说 现代 艺术手法 心理描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小说思潮与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追求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兮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以往的文学历程中现实主义有着重要的地位,亳无疑问现实主义是一种优秀的创作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一旦把现实主义原则绝对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就必然走向僵化,造成对生活的千篇一律的再现,这就会失落了它鲜... 在以往的文学历程中现实主义有着重要的地位,亳无疑问现实主义是一种优秀的创作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一旦把现实主义原则绝对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就必然走向僵化,造成对生活的千篇一律的再现,这就会失落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寻求艺术表现的活力,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企图挣脱框范的强烈欲求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对文学作为艺术走进生活的呼唤就愈来愈迫切。一股暗隐的潜流开始在传统的围城中寻找奔突的决口。值得指出的是,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强调文学特性的初衷乃是为了捍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中心地位,而这一出发点导致了新时期文学在对待西方现代派文学上所采取的弃内容、取形式的态度,影响了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派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原则 艺术表现 自我意识 创作模式 艺术方式 中心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现代派小说的教学路径与设题策略探讨——以《变形记》《百年孤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凡之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5期74-77,共4页
本文旨在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视域,对现代派小说的教学路径与设题策略展开研究,并以统编版教材选文《变形记》《百年孤独》为研究中心,尝试解决学生阅读的关键问题。从三个维度分别对现代派小说的特点、风格及相关选篇的命题重难点进... 本文旨在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视域,对现代派小说的教学路径与设题策略展开研究,并以统编版教材选文《变形记》《百年孤独》为研究中心,尝试解决学生阅读的关键问题。从三个维度分别对现代派小说的特点、风格及相关选篇的命题重难点进行解析,以文本细读、比较阅读等为手段,推动课堂内外的现代派小说的阅读接受,扩展其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核心素养 教学路径 设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小说“反异化”主题的批判性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7,共1页
赖干坚在《“异化”与现代派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1期)一文中指出: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反异化 现代资本主义 文学评论 自我存在方式 客观规律 批判性 “异化” 艺术表现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构》的意义——解读马原小说的后现代取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梅朝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2期74-75,共2页
作为中国文坛急先锋的马原,以他的智慧和勇气,用他的后现代性文本诠释了中国的后现代性这一前瞻性命题。小说《虚构》即是他对此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 马原 现代 小说 现代派小说 小说理论 小说艺术 第一人称叙述 小说写作 小说 麻风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文学不仅是个形式问题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8-99,共2页
金梅在《没有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文学自由谈》90年2期)一文中指出:当今中国的小说创作,既不能一味地固守在传统的现实主义模式上。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现代派小说 艺术方式 当今中国 艺术形式 现代主义 八十年代 小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说现代派
9
作者 张德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3,共8页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 五四时期 西方现代派 象征主义 文学思潮 作家 “垮掉的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写实小说与自然主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宏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2,共4页
一 关于新写实小说(又称新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后现实主义小说等),与“新潮”小说(或称“先锋”小说、现代派小说等)之联系与异同,论议时见,而与自然主义之联系与异同,则少见有人提及。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自然主义作家 现代派小说 作品 新现实主义小说 实证 动物性 左拉 新写实主义小说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霞与孤鹜齐飞——海峡两岸“意识流小说”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 现代派小说 当代 文坛 中国 台湾省 海峡两岸 大陆 启示 比较分析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说主题学的探讨
1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4-94,共1页
吴方在《关于小说主题学》(《北京文学》1989年2期)一文中指出:这些年小说在变,光说一句“主题淡化”太飘了.“淡化”只是相对于宣传式小说的途穷而言,不幸又成了某种掩盖“贫血”的“美容霜”,成了捍卫正统者的大批判口实.而变化的小... 吴方在《关于小说主题学》(《北京文学》1989年2期)一文中指出:这些年小说在变,光说一句“主题淡化”太飘了.“淡化”只是相对于宣传式小说的途穷而言,不幸又成了某种掩盖“贫血”的“美容霜”,成了捍卫正统者的大批判口实.而变化的小说确实在提出新的问题,也在重新把握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说意识到自己不是问题的载体、包装,主题的表达渗透了人生的体验、历史的体验,体现了人格的力量和世界的理解,而且主题是无法与其表达分开的,如果剥离了表达方式,主题便不复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主题 现代派小说 主题表达 人格 意识 北京文学 表达方式 淡化 大批判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现代诗派的西化与回归
13
作者 黄岚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4,77,共3页
关键词 现代诗派 诗社 西方现代主义 痖弦 现代派小说 创世纪 纪弦 步伐 西化 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主题学绪说
14
作者 吴方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6-10,共5页
一 考察小说创作及理论在现代的演化流变,我注意到有一种概括,说,现代派小说的主要特点就是将主题从小说中驱逐出去;或者称之为“主题淡化”。这多少有些似是而非,令人心存困惑。当然,小说的叙述观念和方法在发生变革,变革也意味着有所... 一 考察小说创作及理论在现代的演化流变,我注意到有一种概括,说,现代派小说的主要特点就是将主题从小说中驱逐出去;或者称之为“主题淡化”。这多少有些似是而非,令人心存困惑。当然,小说的叙述观念和方法在发生变革,变革也意味着有所添加、抛弃,然而,主题也已被小说当作冗赘抛掉了么?——这还是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主题 现代派小说 小说创作 主题表现 流变 主要特点 主题学 作品 创作实践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
15
作者 昂智慧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466-474,共9页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 西方小说 《尤里西斯》 结构形式 时间的顺延性 现代主义小说 小说文本 小说结构 现代派小说 《堂·吉诃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过去和现在
16
作者 黄政安 《高师函授》 1985年第5期28-30,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部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学科,或者调整原有学科内部结构,更新知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毫不例外地面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部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学科,或者调整原有学科内部结构,更新知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毫不例外地面临着同样的任务。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从'五四'文学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的一切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建国以前,当这个历史过程仍在进行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学科 现代文学研究 文艺运动 历史过程 新文学运动 历史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十年代文艺 创作道路 现代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时代的批判意识 被引量:27
17
作者 尹鸿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6-79,共4页
本世纪70—80年代之交,从中世纪蒙昧中惊醒的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胧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人们亲睐,甚至萨特、弗洛伊... 本世纪70—80年代之交,从中世纪蒙昧中惊醒的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胧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人们亲睐,甚至萨特、弗洛伊德、马斯洛的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也成为了畅销书。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前导的整个中国文化充满了一种启蒙主义的热情和现实批判的精神,一个“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精灵在新时期文化中挣扎和呐喊。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民众经久不衰的政治热情开始退潮,而消费主义观念却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于是中国主流文化开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时代 人文知识分子 普罗米修斯 中国文化 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主义 意识形态文化 社会进步 现代派小说 消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感觉派”命名史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6,共8页
一九八五年严家炎《三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五》和《论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在中国大陆的正式成立。伴随"重写文学史"、文化研究热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兴起,这个被... 一九八五年严家炎《三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五》和《论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在中国大陆的正式成立。伴随"重写文学史"、文化研究热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兴起,这个被视为"天然存在"的流派,不受非难地走进文学史和各类专题研究,广受关注。被贴上"现代性"、"都市化"、"空间"、"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 中国现代小说 施蛰存 严家炎 流派研究 现代派小说 小说流派 穆时英 现代派 刘呐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的叛逆与迷惘
19
作者 吕正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6-36,共1页
在当代大陆的小说家中,刘索拉(1955年生)属于较年轻的一群。这个年龄层的作家,有许多人深受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企图超越写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如张承志(1948年生)、张辛欣(1953年生)。
关键词 张承志 现代主义流派 写实主义 艺术原则 大陆 作家 小说 年龄层 流行歌曲 现代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 被引量:6
20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5-125,共1页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发表韩少功与李少君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韩少功指出,以前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都是按时间顺序推进,更传统一点,是一种因果链式的线型结构。但他对这科叙事有一种危...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发表韩少功与李少君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韩少功指出,以前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都是按时间顺序推进,更传统一点,是一种因果链式的线型结构。但他对这科叙事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小说发展已几百年了,这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马桥词典》 叙事艺术 小说因素 现代派小说 现代主义 叙事模式 微观与宏观 感受方式 同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