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莫于川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54,共3页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法治观念
普法
干部
领导
法制宣传教育
成效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2
作者
布小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2,120,共3页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树立而且要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国家公职人员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就是要坚持法律高于一切 ,严格依法办事 ;就是要确立公民权利意识 ,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
关键词
国家公职人员
现代法治观念
公民权利意识
平等意识
服务意识
依
法治
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法治政府 推动法文化革新——依法行政须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
3
作者
莫于川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本文提出观念更新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概括分析了法治政府的六个要件,即有限政府、法制统一政府、透明廉洁政府、公正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概括提出了行政公务人员应当树立的现代行政法治观念,即宪法至上、尊重人权、行政...
本文提出观念更新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概括分析了法治政府的六个要件,即有限政府、法制统一政府、透明廉洁政府、公正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概括提出了行政公务人员应当树立的现代行政法治观念,即宪法至上、尊重人权、行政权限、行政民主、行政服务、政府诚信、行政程序、监督责任、权利救济、法治渐进等十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法治
政府
行政公务人员
现代
行政
法治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23
4
作者
卓泽渊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二十年
现代法治观念
“五五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
17
5
作者
郝铁川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5,共13页
通过对当今中国法治体系中18个特色事例的分析,可见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中国法治形成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华法系中102个方面规定的分析,可见剔除中华法系中的封建主义内容,中华法系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创造性转化。因此,对中华...
通过对当今中国法治体系中18个特色事例的分析,可见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中国法治形成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华法系中102个方面规定的分析,可见剔除中华法系中的封建主义内容,中华法系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创造性转化。因此,对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工作,我们要从不自觉的潜移默化转变为自觉的理性选择。进行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参照标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现代法治思维和法治基本价值观念,三是中国参加的有关国际人权公约。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运作方法主要有基本继承、部分继承和旧词新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硕果仅存者,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唯一没有宗教背景,且以人为本位的法系。因此,实现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现代
法治
基本价值
观念
创造性转化
中国
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现代
法治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莫于川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文摘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
关键词
现代法治观念
普法
干部
领导
法制宣传教育
成效显著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2
作者
布小林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2,120,共3页
文摘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树立而且要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国家公职人员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就是要坚持法律高于一切 ,严格依法办事 ;就是要确立公民权利意识 ,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
关键词
国家公职人员
现代法治观念
公民权利意识
平等意识
服务意识
依
法治
国
中国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法治政府 推动法文化革新——依法行政须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
3
作者
莫于川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文摘
本文提出观念更新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概括分析了法治政府的六个要件,即有限政府、法制统一政府、透明廉洁政府、公正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概括提出了行政公务人员应当树立的现代行政法治观念,即宪法至上、尊重人权、行政权限、行政民主、行政服务、政府诚信、行政程序、监督责任、权利救济、法治渐进等十种观念。
关键词
依法行政
法治
政府
行政公务人员
现代
行政
法治
观念
分类号
D3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23
4
作者
卓泽渊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2,共3页
文摘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
关键词
“普法”二十年
现代法治观念
“五五普法”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
17
5
作者
郝铁川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5,共13页
文摘
通过对当今中国法治体系中18个特色事例的分析,可见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中国法治形成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华法系中102个方面规定的分析,可见剔除中华法系中的封建主义内容,中华法系的其他内容都可以创造性转化。因此,对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工作,我们要从不自觉的潜移默化转变为自觉的理性选择。进行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参照标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现代法治思维和法治基本价值观念,三是中国参加的有关国际人权公约。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运作方法主要有基本继承、部分继承和旧词新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硕果仅存者,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唯一没有宗教背景,且以人为本位的法系。因此,实现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中华法系
现代
法治
基本价值
观念
创造性转化
中国
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现代
法治
思维
Keywords
Chinese law system
basic values of modern rule of law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Chinese rule of law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modern rule of law thinking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莫于川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家公职人员必须率先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布小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设法治政府 推动法文化革新——依法行政须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
莫于川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
卓泽渊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郝铁川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