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定量物源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以现代河流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平 陈玺贇 +3 位作者 朱龙辰 谢鸿森 吕开来 魏晓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9-1614,共16页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获取快,物源对比精确度高,还可以估算源区剥蚀量,在定量物源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广受沉积学界青睐。但由于采样、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一些物源判别结果存在多解性,甚至产生了很多争议。从碎屑锆石U-P...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获取快,物源对比精确度高,还可以估算源区剥蚀量,在定量物源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广受沉积学界青睐。但由于采样、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一些物源判别结果存在多解性,甚至产生了很多争议。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定量物源分析的原理入手,综述了由于沉积水动力、母岩锆石产率、沉积再旋回、人类活动、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5方面因素对年龄谱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砂相比地层中的沉积岩,物源区母岩性质明确,运移路径非常清晰,可以进行锆石产率的准确测定,并能够同时开展混合模型正演和反演,是理想的定量物源分析研究对象。对开展基于现代河流砂的定量物源分析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小流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是揭示锆石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行为机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定量物源分析方法的重要基础,将为规范开展沉积地层的物源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定量物源分析 现代河流 锆石产率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现代河流沉积体岩相及内部构形要素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俊玲 任纪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94,T001,共11页
嫩江是松辽盆地北部一条多河型河流。本文以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乡大马岗嫩江现代河流沉积露头为例 ,运用Miall结构要素分析法对嫩江现代河流沉积体岩相类型、层次界面及内部构形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表明大马岗沉积体主要由块状层理细... 嫩江是松辽盆地北部一条多河型河流。本文以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乡大马岗嫩江现代河流沉积露头为例 ,运用Miall结构要素分析法对嫩江现代河流沉积体岩相类型、层次界面及内部构形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表明大马岗沉积体主要由块状层理细砾相、大型及小型低角度槽状交错层理细砂相、同沉积变形层理细砂相、波状交错层理细砂相、薄层状粉砂质泥与细砂互层相、微波状层理粉砂相、块状层理泥质粉砂相、水平层理泥相、块状层理粉砂质泥相等 1 6种岩相构成 ,不同岩相空间分布变化差异较大。在大马岗沉积体内部识别出 1~5级层次界面 ,划分出具有成因意义的 7种构形要素 :河道、砾质坝、侧向加积沉积体、单一侧积砂层、纹层砂席、砂底形及越岸细粒沉积 ,这种构形要素的划分丰富了Miall的分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河流沉积 岩相 层次界面 构形要素 嫩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南天山及其会聚带现代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浪涛 陈杰 李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7-516,共20页
现代河流沉积物携带了其物源区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现代河流沉积物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可以了解其物源区地质体中锆石U-Pb年龄的组成。文中对帕米尔、南天山及其会聚带14条主干河流采集的现代河沙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结合... 现代河流沉积物携带了其物源区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现代河流沉积物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可以了解其物源区地质体中锆石U-Pb年龄的组成。文中对帕米尔、南天山及其会聚带14条主干河流采集的现代河沙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结合前人在该区域的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了帕米尔、南天山不同构造单元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图,揭示了不同年龄峰可能的物源地质体,并推测了一些新的地质体的存在。结果显示,该区域不同构造带具有明显不同的锆石U-Pb年龄峰:南天山构造带的主要年龄峰为270~289Ma和428~449Ma,北帕米尔构造带的主要年龄峰为205~224Ma和448~477Ma,中帕米尔构造带的主要年龄峰为36~40Ma,南帕米尔构造带的主要年龄峰为80~82Ma和102~106Ma。这些年龄峰可以作为识别上述构造单元的特征年龄峰,为利用前陆盆地沉积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来示踪帕米尔和南天山在新生代的会聚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测年 帕米尔 南天山 会聚带 现代河流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其源区指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小芹 丘志力 +1 位作者 马瑛 薄昊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33-3838,共6页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有效地厘定金刚石类型和杂质成分,揭示金刚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源区特征,约束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对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以ⅠaAB型为主(93%),含有少量ⅠaA型(5%)、ⅠaB型(<1%)...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有效地厘定金刚石类型和杂质成分,揭示金刚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源区特征,约束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对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以ⅠaAB型为主(93%),含有少量ⅠaA型(5%)、ⅠaB型(<1%)和Ⅱa型(1%);大部分表现为中-低氮含量(35.0~436μg·g^-1)和中-低氮聚集度(3%~57%,平均转化率为37%),少数具有高氮特征(517~2848μg·g^-1,甚至高达6829μg·g^-1)。这些金刚石在地幔中的存储温度集中在1100~1230℃,与前人根据金刚石内包裹体矿物得出的形成温度基本一致。此外,它们在地幔中的存储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0.2 Ga)。这些特点暗示湖南现代河流砂矿的金刚石可能主要形成于上地幔,其来源与超基性岩或榴辉岩有关;少数高氮含量、低聚集氮特征的金刚石的存在则显示它们与榴辉岩关系更密切。与扬子克拉通贵州原生金刚石红外光谱数据的对比显示,贵州金刚石以高比例极低氮含量的Ⅱa型金刚石为主(占约75%),同时具有破碎度大、表面熔蚀强烈等特点,表明其来源较深,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高温熔蚀作用。红外光谱数据显示,湖南砂矿和贵州原生矿来源的金刚石形成深度及其地球化学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在扬子克拉通地幔不同深度范围或者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进一步分析表明,湖南砂矿金刚石和贵州原生金刚石可能构成了扬子克拉通内一个完整的金刚石形成序列,它们分别与不同源区或不同的地球化学环境相对应。前者搬运距离较短,推测其源区可能主要来自近源补给区。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分析为进一步探索扬子克拉通金刚石的源区特征和形成环境提供了新的指示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红外光谱 氮杂质 源区 现代河流砂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河流沉积物碎屑及矿物组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文栋 胡修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5-2991,共17页
现代河流沉积物忠实地记录了流域盆地内的母岩、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化学、物理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改造作用,是探索和验证源-汇系统等理论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全球现代河流砂组分数据库为基础,总结了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分在不同大... 现代河流沉积物忠实地记录了流域盆地内的母岩、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化学、物理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改造作用,是探索和验证源-汇系统等理论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全球现代河流砂组分数据库为基础,总结了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分在不同大陆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在物源识别、源区贡献率计算、沉积物产生及搬运过程中气候-构造等影响因素的评估、对源-汇系统的研究启示等方面的应用。今后建议加强基于大数据的沉积物组分对气候-构造-人类活动的响应、沉积物产生及通量、高时间分辨率的沉积物组分变异性、不同物源定量化方法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组分 重矿物 源-汇过程 现代河流沉积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层次界面划分及构形要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凤荣 张树林 +1 位作者 王连武 陆雅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在对野外深探槽、深探坑的细致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 ,结合钻井、测井、实测及室内样品分析等手段 ,运用储层沉积学理论和方法 ,对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体进行了层次界面划分及构形要素分析 ,确定出第一至第五级界面及河道、砾质坝、... 在对野外深探槽、深探坑的细致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 ,结合钻井、测井、实测及室内样品分析等手段 ,运用储层沉积学理论和方法 ,对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体进行了层次界面划分及构形要素分析 ,确定出第一至第五级界面及河道、砾质坝、沙底形、单一侧积沙层、侧向加积沉积、单一侧积泥层、纹层沙席、越岸细粒沉积等 8种构形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 大马岗段 现代河流沉积 层次界面 地下河流 储层 构形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感信息图像研究现代水下分流河道河流类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世忠 张永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1,共8页
水下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最重要的微相类型及油气优质储层之一,但目前对水下分流河道河型研究较少,其是否存在曲流河型、辫状河型?有无其他河型?是否存在高角度转弯现象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并直接影响高含水期及三次采油阶段水下... 水下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最重要的微相类型及油气优质储层之一,但目前对水下分流河道河型研究较少,其是否存在曲流河型、辫状河型?有无其他河型?是否存在高角度转弯现象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并直接影响高含水期及三次采油阶段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精细刻画、内部构型或建筑结构、三维非均质性模式等研究,为此,弄清水下分流河道河型成为既急需又具有理论意义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以现代沉积为重要钥匙,采用能整体、细致揭示河道平面形态及特征的遥感信息法(卫星图像)对41条现代水下分流河道进行深入剖析,确定水下河型;将水下分流河道分为4带、划分3类8亚类河型,并论述了其特征及形成条件;通过41条现代水下分流河道的河型统计得出:顺直型水下分流河道是最常见河型,低弯度型、高弯度型、辫状型、网状型等河型少见且皆发育于不同地质背景的近岸水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河型 现代河流 河道单砂体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物物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凤荣 张树林 +1 位作者 张庆国 王俊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对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物探槽剖面密集取样和实验室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探槽剖面附近的参数井的测井综合解释结果 ,结合探槽剖面上相应位置处的样品粒度分析结果 ,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拟合 ,建立了现代河流松散沉积物的孔... 在对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物探槽剖面密集取样和实验室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探槽剖面附近的参数井的测井综合解释结果 ,结合探槽剖面上相应位置处的样品粒度分析结果 ,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拟合 ,建立了现代河流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度、渗透率与粒度中值及泥质体积分数的经验关系式 ,并分析了不同岩相、不同沉积成因单元的孔隙度、渗透率分布情况 .块状层理细砾相的平均渗透率最大 ,反向交错层理细沙相的平均孔隙度最大 .孔渗性最好的沉积成因单元为点坝 ,孔隙度分布范围为 41.87%~ 48.3 8% ,平均值为 46.71%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 13 .2 6~ 7113 .3 2μm2 ,平均值为 1.0 7×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 大马岗段 现代河流沉积 松散沉积物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无锡锡东新城九里河风光带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温全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河流景观是风景园林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借鉴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提出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兼顾物态、情境和意义3个层次,并探讨了设计理念和各层次... 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河流景观是风景园林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借鉴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提出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兼顾物态、情境和意义3个层次,并探讨了设计理念和各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无锡锡东新城九里河风光带为例,围绕景观规划设计三大目标:生态绿廊、景观长廊、生活走廊,从设计理念、生态防洪、地形营造、生态绿化、景观结构、景观元素、设计手法、绿道系统、活动空间、设计对意义的引导等多个方面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现代城市河流 无锡九里河 景观规划设计 批判性地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梦 邵磊 乔培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23,共9页
通过对珠江流域主要支流和干流河流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建立了珠江流域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发现主要分为8组峰值,分别为2 800—2 300 Ma,2 000—1 800Ma,1 800—1 300 Ma,1 100—700 Ma,600—400 Ma,380—230 Ma,200—80 Ma,<6... 通过对珠江流域主要支流和干流河流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建立了珠江流域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发现主要分为8组峰值,分别为2 800—2 300 Ma,2 000—1 800Ma,1 800—1 300 Ma,1 100—700 Ma,600—400 Ma,380—230 Ma,200—80 Ma,<65 Ma,分别对应陆壳增长期、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等构造活动.各支流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不同,且具有分带性:上游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右江、左江及西江干流样品具有明显的380—230Ma主峰,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右江造山带.右江和左江具有独特的2 000—1 800 Ma峰值,碎屑锆石可能来自更老的基底.中游柳江样品具有1 000—800Ma峰值,碎屑锆石来自扬子地块.桂江样品除1 000—800 Ma峰值外,还具有660—400 Ma和2 800—2 300 Ma峰值,碎屑锆石来自江南造山带和华夏地块.下游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样品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东南沿海花岗岩带,具有明显的200—90 Ma峰值.西江干流样品以印支期380—230 Ma峰值为主,同时也受到燕山期岩浆活动影响而含较多中生代锆石.研究结果显示,利用碎屑锆石年龄的不同峰值可以示踪珠江不同支流沉积物,对进一步研究南海北部沉积物源汇对比和揭示珠江流域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现代河流 碎屑锆石U-Pb定年 扬子板块 华夏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沅水砂矿金刚石类型、形貌学特征及其对形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薄昊楠 丘志力 +6 位作者 陆太进 陈华 黄远成 邓小芹 马瑛 杨瀚 钱佳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7,共13页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湖南现代河流小颗粒砂矿金刚石样品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表面蚀像形态丰富且清晰,金刚石在经历地表沉积搬运后表面特征仍保留较好,表明其地壳的存留及搬运时间较短。部分样品(111)面呈现复三角形形状,晶面出现较多三角形和少数六边形蚀像,反映其寄主岩石岩浆喷发时相对富H_2O流体。结合扬子克拉通已发现含金刚石微粒钾镁煌斑岩的事实,推测湖南砂矿金刚石原生矿寄主岩石更大可能是类似钾镁煌斑岩的岩石。结合湖南砂矿金刚石晶体形貌、包裹体等方面特征与西澳金刚石存在相似性、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与扬子克拉通之间存在的联系等,暗示至少部分湖南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和西澳金刚石的源区具有内在联系,其最早的形成时间应该不早于古元古代,更大可能和新元古代板块聚合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现代河流砂矿 形貌学特征 源区及来源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