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物权制度比较研究——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玉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2,共7页
对中国古代法和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存在着类似于现代民法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而土地所有权制度则与现行民法有着较大的区别;明清法律关于拾得人可以获得报酬的规定,可以为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 对中国古代法和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存在着类似于现代民法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而土地所有权制度则与现行民法有着较大的区别;明清法律关于拾得人可以获得报酬的规定,可以为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提供历史的依据;古代法并非没有善意取得,只不过其适用范围很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是古代永佃制和“一田两主”习惯的结合;古代的“典”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其价值,《物权法》应当规定典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制度 所有权 中国古代法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现代民法理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涛 郭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民法法典化 民法 中国民法 民法理念 法律理念 罗马法 现代民法 二十世纪 市民社会 法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理念的形成与我国现代民法制度的建构
3
作者 郑小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8,共6页
制度健全、完善的民法对民事主体非常重要。而制度健全、完善民法的形成又依赖于完美的民法理念。西方文明以古希腊为初始,并因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生成平等、财产私有、意思自治等民法理念,具有内生性,并体现人文价值关怀。以此为指导,... 制度健全、完善的民法对民事主体非常重要。而制度健全、完善民法的形成又依赖于完美的民法理念。西方文明以古希腊为初始,并因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生成平等、财产私有、意思自治等民法理念,具有内生性,并体现人文价值关怀。以此为指导,最终使得西方国家民法典成为典范。我国的地理环境导致我国古代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形成,并最终形成政治国家,强调权力意识。建构我国完善的民法制度,需要建立现代民法理念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借以弘扬现代民法理念;贯彻平等、私权优位、利益等意识,正确处理民法移植和符合国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理念 地理环境 平等 现代民法制度 个人权利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法文化的整合——民法典的法文化解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艳英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文化为制度之母,法乃文化的一种。对民法典深入解读必然会触及它赖以成型的文化基因。从法文化的视域审视,中国民法体系构建须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与现代民法文化的关联性。中国近现代的民法法典化运动,交织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 文化为制度之母,法乃文化的一种。对民法典深入解读必然会触及它赖以成型的文化基因。从法文化的视域审视,中国民法体系构建须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与现代民法文化的关联性。中国近现代的民法法典化运动,交织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对现代民法文化的汲取,印证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法文化内蕴着人类社会共通的价值追求,两种文化的整合逻辑顺延出民法的民族性特质,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民法文化的创造性升华。《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意蕴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代表着中国民法文化发展的新高度,为世界民法典立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民法文化 本土化 联结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法现代化问题辨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利民 姜凤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8,共4页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立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包括民法制度文化与民法思想文化现代化两个方面,是对传统民法价值文化的继承和在传统民法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在根本上是一次民...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立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包括民法制度文化与民法思想文化现代化两个方面,是对传统民法价值文化的继承和在传统民法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在根本上是一次民法文化运动,更重要的是一项思想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现代 民法制度文化 民法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 被引量:5
6
作者 眭鸿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交换领域的拓展、西方民法理念的冲击、对司法主权之渴望及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为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创造了充裕的条件,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起始一章。不过,中国民法现代化起始阶段,由于受西方...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交换领域的拓展、西方民法理念的冲击、对司法主权之渴望及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为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创造了充裕的条件,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起始一章。不过,中国民法现代化起始阶段,由于受西方“权利社会化”思潮的影响,民法制度的价值选择不恰当地定位于“社会本位”之上;同时,受这一时代西方社会的“法典化”现象影响,民法制度的创制又过分强调了“法律移植”的作用和“制定法”的地位,而忽略对自身传统民法文化的承继和对善良习惯的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法现代 发端 价值选择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现代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薛焱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在古代中国,不存在知识学意义上的民法,而近代以来急剧社会变迁的整体环境又不利于民法的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追求和实现民法的现代化就既是一种正当,又是一种必然。然而,在当代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纠纷解决与制度供给、... 在古代中国,不存在知识学意义上的民法,而近代以来急剧社会变迁的整体环境又不利于民法的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追求和实现民法的现代化就既是一种正当,又是一种必然。然而,在当代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纠纷解决与制度供给、法律与立法、普遍性与地方性之间的悖论。这些悖论的存在,影响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路向、途径和实现方式。同时,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意味着民法方法论的转型和创新,只有打破自我封闭的限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才更有助于实现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现代 悖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欧陆法对中东伊斯兰民法现代化的影响——以土耳其和埃及伊斯兰民法现代化为代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雁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为了考察影响中东国家法律现代化的因素,采用实证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欧陆法对土耳其和埃及法律现代化的影响,认为土耳其和埃及民法典均大量借鉴和移植了欧陆民法的制度和规定,采取本国法与外来法相结合的法律改革模式,开辟了中东国... 为了考察影响中东国家法律现代化的因素,采用实证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欧陆法对土耳其和埃及法律现代化的影响,认为土耳其和埃及民法典均大量借鉴和移植了欧陆民法的制度和规定,采取本国法与外来法相结合的法律改革模式,开辟了中东国家法律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陆法 伊斯兰法 民法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民法典对消费者保护的回应——德国债法现代化的借鉴
9
作者 胡安琪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5-192,共8页
现代化《德国民法典》注重消费者的特殊保护,在民事主体部分统一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为避免双轨制私法体系的威胁,通过2002年债法改革将消费者特别法体系化整合进入民法典,达到统一保护消费者的目的。我... 现代化《德国民法典》注重消费者的特殊保护,在民事主体部分统一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为避免双轨制私法体系的威胁,通过2002年债法改革将消费者特别法体系化整合进入民法典,达到统一保护消费者的目的。我国正在编纂的民法典可以对此借鉴,通过总则部分纳入"消费者-经营者"的一体化概念,在"合同编"规定"消费者合同"的重要制度——细化格式条款的法律干预,纳入并完善消费者的撤回权制度,达到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如此通过消费者法的民法回归实现民法的再法典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债法现代 现代民法 再法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法现代化有关问题的思考
10
作者 周帮扬 罗大平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是民法现代化的起点。21世纪的民法应以自然价值为本位,其现代化的模式将是在国际统一民商法运动的主导下整合并加强国内立法。民法现代化标准在内容上应坚持市场经济标准和时代潮流标准,在形式上应选择总分... 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是民法现代化的起点。21世纪的民法应以自然价值为本位,其现代化的模式将是在国际统一民商法运动的主导下整合并加强国内立法。民法现代化标准在内容上应坚持市场经济标准和时代潮流标准,在形式上应选择总分并存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位 民法现代 法典化 民法现代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法的双向运动与现代商法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延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近代立法者以民法思维构建传统商法体系,这为传统商法与民法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民法商法化促使商法规范逐渐替换相应的民法规范,为民法带来活力,同时也使自己面临消解命运。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面商化使得民法展现其适应性品格,从... 近代立法者以民法思维构建传统商法体系,这为传统商法与民法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民法商法化促使商法规范逐渐替换相应的民法规范,为民法带来活力,同时也使自己面临消解命运。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面商化使得民法展现其适应性品格,从传统民法向现代民法进行转变。企业家和律师为营业所设计出来的交易模型难以为民法和传统商法所规范,而围绕这些交易模型成长起来的新商法规则体系被称为现代商法。传统商法与民法的逐渐趋同,以及现代商法在交易模型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是未来商法实践与商法学研究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思维 传统商法 民法商法化 现代民法 交易模型创新 现代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义利观与中国民法文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荣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1,共5页
儒家义利观与中国民法文化俞荣根一、儒家义和现再剖析儒家义利观是儒家经济伦理和法律伦理的主于和核心.目下人们提及儒家义利观,大多以"重义轻利"四字笼统概而言之.因为太笼统,因而在进行更为深入具体的法文化研讨时,往往难切... 儒家义利观与中国民法文化俞荣根一、儒家义和现再剖析儒家义利观是儒家经济伦理和法律伦理的主于和核心.目下人们提及儒家义利观,大多以"重义轻利"四字笼统概而言之.因为太笼统,因而在进行更为深入具体的法文化研讨时,往往难切要义,也难免似是而非.譬如,"轻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义利观 中国民法文化 重义轻利 义利之辨 儒家伦理 法律人 现代民法 群己关系 孟子 义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世纪的德国民法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华彬 《法治研究》 2011年第6期28-36,共9页
19、20世纪的德国民法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近现代民法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在今天,我国的民法研究在诸多方面仍然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德国19、20世纪的民法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世纪前半期的"法典论... 19、20世纪的德国民法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近现代民法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在今天,我国的民法研究在诸多方面仍然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德国19、20世纪的民法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世纪前半期的"法典论争"和"历史法学"时期;二是19世纪后半期的"概念法学和德国民法典"时期;三是20世纪前半期的"自由法运动"和"法社会学"时期;四是20世纪后半叶的"现代私法学"时期。研究德国19、20世纪的民法学,对于反思和总结我国今天的民法研究,把握未来民法学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民法 民法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法与中国民法的法典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松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罗马法 民法典编纂 中国民法 德国民法 法典化 法国民法 大陆法系 成文法 合同法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评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小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0,共3页
起草长达14年,创造我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的《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直接相关的一部立法,同时还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立法。为此,我们约请部分专家对即将施行... 起草长达14年,创造我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的《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直接相关的一部立法,同时还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立法。为此,我们约请部分专家对即将施行的这部法律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希望既能为政府、学界提供参考,又能让广大公私财产所有者吃下"定心丸",以有利于这部法律的顺利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物权法》 所有权制度 《法国民法典》 人地矛盾 19世纪初 财产权制度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当得利之构成
16
作者 赵林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不当得利 受益人 民法 构成要件 合法根据 罗马法 因果关系 法律关系 现代民法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定型化合同的解释
17
作者 赵林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储蓄合同关系 定型化 民事法律关系 市场经济 法律概念 现代民法 法律形式 经济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典卖制度散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贵林 郝群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宋代典卖制度散论余贵林郝群典权为我国传统物权之一,至清代渐趋定形。典卖为设立典权的法律事实。从现有史料来看,典卖大量见于文献记载始于宋代。宋初,为加强对典卖行为的规范,在刑律中增设了一条“典卖指当论竞物业”,以后不断... 宋代典卖制度散论余贵林郝群典权为我国传统物权之一,至清代渐趋定形。典卖为设立典权的法律事实。从现有史料来看,典卖大量见于文献记载始于宋代。宋初,为加强对典卖行为的规范,在刑律中增设了一条“典卖指当论竞物业”,以后不断加以完善,史载,“官中条令,惟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集》 《宋会要辑稿》 物业 当事人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业主 所有权 《续资治通鉴长编》 用益权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视野下的物权法社会化进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中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物权社会化是物权法发展的趋势。环境利益实现的诉求构成了物权社会化的重要动因。由于环境法与民法在立法目标、调整客体等存在差异,导致了在环境法视野下,物权社会化具有不同于民法视角下的特征和路径。
关键词 物权社会化 环境利益 民法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