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本体论:指向活的生活之根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晓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0,共5页
20世纪西方哲学对本体论的拒斥给予我们的启示应是重新估价本体论 ,而不应是否弃本体论。生活以其应然性使人区别于动物 ,哲学本体论则在于为生活的“应该”寻求前提性根据———寻求生活之根。在追寻“应该”之“前提性根据”的意义上 ...
20世纪西方哲学对本体论的拒斥给予我们的启示应是重新估价本体论 ,而不应是否弃本体论。生活以其应然性使人区别于动物 ,哲学本体论则在于为生活的“应该”寻求前提性根据———寻求生活之根。在追寻“应该”之“前提性根据”的意义上 ,本体论是必要的。“本体”在传统哲学中意味着亘古不变的永恒、现象背后的本质、脱凡离俗的神圣 ,这样的本体作为主观设定的生活之根是“死”的。对于现代哲学而言 ,永恒、本真、神圣都在生活世界中 ,生活世界作为永恒 ,不是永固 ,作为本真 ,不是“本质” ,作为神圣 ,不是超俗 ,它是“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本体论
生活之根
应该
永恒
本真
神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与传统本体论的“断裂”
被引量:
1
2
作者
旷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6,共7页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完成了一场本体论上的革命。她真正超越和克服了支撑传统本体论的理论范式 ,从外部对这种本体论实施了有效的全面打击 ,并使它在理论架构上发生了整体“断裂” ,也使现代本体论的重建工作获得了崭新的解释原则和理论...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完成了一场本体论上的革命。她真正超越和克服了支撑传统本体论的理论范式 ,从外部对这种本体论实施了有效的全面打击 ,并使它在理论架构上发生了整体“断裂” ,也使现代本体论的重建工作获得了崭新的解释原则和理论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传统
本体论
理论范式
思维方式
现代本体论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本真关系——与杨学功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爱冬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187-190,共4页
本文通过对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一文的基本观点和概念的质疑 ,阐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之间并不是一种截然“断裂”的关系 ,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关系 ;“传统本体论”(或曰“本体论”)不会因为某些学者...
本文通过对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一文的基本观点和概念的质疑 ,阐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之间并不是一种截然“断裂”的关系 ,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关系 ;“传统本体论”(或曰“本体论”)不会因为某些学者的“拒斥”而将本体论问题自动“终结” ,相反 ,在现代 ,人们仍然需要本体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现时代精神和适合时代需要的现代本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
与时俱进
现代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慧玲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48-55,共8页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刘慧玲哲学往往以其对世界本原的解释和逻辑这点的寻求而打上本体论的深刻烙印,古今中外的哲学概莫能外。然而,由于哲人们面临极为不同的生存境遏和时代问题,使得他们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刘慧玲哲学往往以其对世界本原的解释和逻辑这点的寻求而打上本体论的深刻烙印,古今中外的哲学概莫能外。然而,由于哲人们面临极为不同的生存境遏和时代问题,使得他们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哲学史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本体论
现代
西方哲学
实践
本体论
绝对精神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本体论
世界本原
现代本体论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文体学本体论意义有无的思考
5
作者
赵卫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一直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旨在1)从本体论哲学视角探讨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问题;2)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进一步解析文体学本体论的生成模式,从而在文体学存在本原的向度上对文体学理论和实践的萌生和发...
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一直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旨在1)从本体论哲学视角探讨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问题;2)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进一步解析文体学本体论的生成模式,从而在文体学存在本原的向度上对文体学理论和实践的萌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和补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
传统
本体论
后形而上学
现代本体论
文体学
本体论
概念整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本体论:指向活的生活之根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晓英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0,共5页
文摘
20世纪西方哲学对本体论的拒斥给予我们的启示应是重新估价本体论 ,而不应是否弃本体论。生活以其应然性使人区别于动物 ,哲学本体论则在于为生活的“应该”寻求前提性根据———寻求生活之根。在追寻“应该”之“前提性根据”的意义上 ,本体论是必要的。“本体”在传统哲学中意味着亘古不变的永恒、现象背后的本质、脱凡离俗的神圣 ,这样的本体作为主观设定的生活之根是“死”的。对于现代哲学而言 ,永恒、本真、神圣都在生活世界中 ,生活世界作为永恒 ,不是永固 ,作为本真 ,不是“本质” ,作为神圣 ,不是超俗 ,它是“活”的。
关键词
现代本体论
生活之根
应该
永恒
本真
神圣
分类号
B01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与传统本体论的“断裂”
被引量:
1
2
作者
旷三平
机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实"课题项目
文摘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完成了一场本体论上的革命。她真正超越和克服了支撑传统本体论的理论范式 ,从外部对这种本体论实施了有效的全面打击 ,并使它在理论架构上发生了整体“断裂” ,也使现代本体论的重建工作获得了崭新的解释原则和理论语境。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传统
本体论
理论范式
思维方式
现代本体论
重建
Keywords
Marx's philosophy
traditional ontology
theory paradigm
way of thinking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ontology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本真关系——与杨学功商榷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爱冬
机构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187-190,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一文的基本观点和概念的质疑 ,阐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之间并不是一种截然“断裂”的关系 ,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关系 ;“传统本体论”(或曰“本体论”)不会因为某些学者的“拒斥”而将本体论问题自动“终结” ,相反 ,在现代 ,人们仍然需要本体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现时代精神和适合时代需要的现代本体论 。
关键词
传统
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
与时俱进
现代本体论
Keywords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West
Marxist philosophy
keep abreast of times
modern ontology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慧玲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48-55,共8页
文摘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刘慧玲哲学往往以其对世界本原的解释和逻辑这点的寻求而打上本体论的深刻烙印,古今中外的哲学概莫能外。然而,由于哲人们面临极为不同的生存境遏和时代问题,使得他们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哲学史就是...
关键词
传统
本体论
现代
西方哲学
实践
本体论
绝对精神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本体论
世界本原
现代本体论
形而上学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文体学本体论意义有无的思考
5
作者
赵卫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摘
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一直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旨在1)从本体论哲学视角探讨文体学本体论的有无问题;2)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进一步解析文体学本体论的生成模式,从而在文体学存在本原的向度上对文体学理论和实践的萌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和补释作用。
关键词
文体学
传统
本体论
后形而上学
现代本体论
文体学
本体论
概念整合理论
Keywords
stylistics
traditional ontology
pest-metaphysical ontology
the ontology of stylistics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本体论:指向活的生活之根
刘晓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与传统本体论的“断裂”
旷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本真关系——与杨学功商榷
王爱冬
《河北学刊》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演变、困境及出路
刘慧玲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文体学本体论意义有无的思考
赵卫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