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三十年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研究的三重辨析
1
作者 吴根友 傅佳一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7,共8页
面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活跃在20世纪的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有着持续性的讨论和反思,试图开辟一条重构现代家庭伦理的道路。近三十年来,当代研究者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亦给予了多方面关注,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新儒家家庭... 面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活跃在20世纪的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有着持续性的讨论和反思,试图开辟一条重构现代家庭伦理的道路。近三十年来,当代研究者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亦给予了多方面关注,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进行掘发,既有肯定、认同,也有否定、批判。依照传统性、现代性、个体性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有关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的研究进行学术梳理与辨析,一方面,可为继续深入研究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提供学术前缘,另一方面,也可借助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辨析和反思,为当代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家庭伦理 三重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历经两个阶段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研究视角及成果可分为3类:现代新儒家美学思想系统梳理、现代新儒家美学专题研究和现代新儒家美学方法反思。反思历史,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的发生和渐热有... 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历经两个阶段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研究视角及成果可分为3类:现代新儒家美学思想系统梳理、现代新儒家美学专题研究和现代新儒家美学方法反思。反思历史,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的发生和渐热有着必然性。现代新儒家美学对大陆学界的影响以徐复观为中心和重心,主要体现在"庄子"阐释、美学研究方法和一种从主体阐释艺术的视角3个方面,实际影响了中国美学史的当代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家美学 美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新儒家生命哲学理解中华文化优越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高华 蔡其胜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共6页
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中国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以生命哲学为研究视角,现代新儒家在三种维度上考察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在历史维度上,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以自身合理性确认为前提,以传统文... 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中国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以生命哲学为研究视角,现代新儒家在三种维度上考察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在历史维度上,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以自身合理性确认为前提,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依托;在现实维度上,中华文化内含的创造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精神,完美地体现了生命所固有的圆融智慧;在未来维度上,中华文化优越性则表现为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自觉保证,并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愿景参照。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文化优越性的辩护,不仅回应了近代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忧思,对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复兴 现代新儒家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与现代新儒家——再评“文化保守主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6-119,共4页
“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符号既不足以概括现代新儒家,更不足以概括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它并不能揭示儒学复兴的当下的现实生活渊源,反而有导致原教旨主义的危险。然而不论是当年的现代新儒家、还是当今的儒学复兴运动,究其生活本源,都是... “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符号既不足以概括现代新儒家,更不足以概括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它并不能揭示儒学复兴的当下的现实生活渊源,反而有导致原教旨主义的危险。然而不论是当年的现代新儒家、还是当今的儒学复兴运动,究其生活本源,都是一种“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这是因为,儒家、儒学、“儒教”从来不是某种现成固有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生成着的。所以,当前的儒学复兴绝非什么“文化———保守”的问题,而是“复归生活,重建儒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复兴 现代新儒家 文化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的朱子学研究--以冯、唐、钱诸先生对朱熹“理生气”说的诠释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兵 乐爱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0,共7页
"理生气"说是朱熹哲学体系中较为重要和复杂的理论范畴,现代新儒家中,冯友兰、唐君毅、钱穆等学者都曾对之做出过诠释。冯友兰认为朱熹的"理生气"指的是气依傍理而聚合与运行,但气并非由理所生产出来;唐君毅将朱熹... "理生气"说是朱熹哲学体系中较为重要和复杂的理论范畴,现代新儒家中,冯友兰、唐君毅、钱穆等学者都曾对之做出过诠释。冯友兰认为朱熹的"理生气"指的是气依傍理而聚合与运行,但气并非由理所生产出来;唐君毅将朱熹的"理"释为动态的"生生之理",在此基础上解朱熹的"理生气"为"气之依理而生,依理而行";钱穆则强调,朱熹之理、气一体浑成同时又可拆开了说,其"理生气"是就理气离而言,乃指理是气的"大匡廓,大架构",气在这一"大匡廓,大架构"中形成,而就"理气合"来看则不存在"理生气"。上述诠释都未从纯粹的生成论角度解读朱熹的"理生气"说,但又各有侧重,共同勾勒出了朱熹"理生气"说的基本面貌。今天对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视为对现代新儒家有关朱子学研究的一个微观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朱子学 理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2
6
作者 包雅玮 刘爱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推进当代青年的个性化发展。新儒家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并称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青年思想需要积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为此,本文在分析现代新儒家思潮的内涵、特征...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推进当代青年的个性化发展。新儒家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并称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青年思想需要积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为此,本文在分析现代新儒家思潮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现代新儒家正确引领的重要性,探讨该思潮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应对机制。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潮的纠错来引领青年正确认识现代新儒家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当代青年 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深度关涉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玉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纪西方思想的去形而上学化趋向形成了鲜明反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去形而上学化就是不可商榷的、而现代新儒家哲学使得中国哲学再次落伍了。但是无论如何,一方面,旧形而上学确实是"无本"(无源)的,其对《周易》的单纯哲学化、形而上学化诠释确实是颇成问题的;另一方面,去形而上学化尽管同样偏颇,然而确实敞开了重新发现本源,从而重新诠释《周易》、重建中国哲学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中国哲学重建 现代新儒家 生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困境与迷失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国保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是寻求儒学的现代化。但他们在推行儒学现代化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困境,难以消解现代民众在情感上排斥儒学。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们理应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以培养现代民众对儒学的特殊情感。可从20世纪后半叶...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是寻求儒学的现代化。但他们在推行儒学现代化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困境,难以消解现代民众在情感上排斥儒学。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们理应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以培养现代民众对儒学的特殊情感。可从20世纪后半叶现代新儒家复兴儒学的价值取向(不是力求儒家精神的世俗化,而是力求儒家精神的超世俗化)来看,他们并不认为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对儒学的长足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他们之所以不重视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是因为他们在认识上陷入了三个迷失,即认为:1、 现代民众冷漠儒学,恰好证明儒学在现代社会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 现代民众因其生存困境而必然认同儒学;3、 只要知识分子认同了儒学,通过他们的影响,现代普通民众终究会认同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儒学现代 现代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近代政治哲学中的“家”与“国”——以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的“家国关系论”为参照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宽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对“家”与“国”之间的亲和关系和根本一致性的强调,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原则之一。而“家”与“国”或“泛血缘的家庭共同体”与“政治社会”的关系问题,对于近代英国的政治哲学而言,也是一个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但是,... 对“家”与“国”之间的亲和关系和根本一致性的强调,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原则之一。而“家”与“国”或“泛血缘的家庭共同体”与“政治社会”的关系问题,对于近代英国的政治哲学而言,也是一个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但是,近代英国政治哲学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论述,却与儒家的相关思想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甚或对立。比较透视近代英国政治哲学与儒家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之歧异,简要梳理和回顾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家国一体论”的重新诠释和现代反思,对于我们思考和解答这一依然有其现实性的政治哲学问题,具有参考的价值和启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 英国近代政治哲学 现代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体验与生命安顿——现代新儒家的美学精神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建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基调,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家们从现实的生存体验和个体感性生命的视角去思考美学问题,这种立足现实生存的美学理论在人生体验、生活改造和生命安顿这几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以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基调,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家们从现实的生存体验和个体感性生命的视角去思考美学问题,这种立足现实生存的美学理论在人生体验、生活改造和生命安顿这几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以现代新儒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现代新儒家美学源于地理疏离、情感疏离和文化疏离;作为体验之学,审美是对人生意义普遍性的发现;作为生命安顿,审美是对工具主义方法论的超越;由"感"而"信"则彰显了儒学的超越向度。现代新儒家以审美来重塑中国人的生活品格和精神世界,体现了现代中国美学精神的价值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体验 生命安顿 现代新儒家 疏离 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柴文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0,共6页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主要包括文化形上学、中国文化观、西方文化观等内容,本文立足当代的理论视域,主要从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环境主义、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连续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空想主义等方面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现代新儒...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主要包括文化形上学、中国文化观、西方文化观等内容,本文立足当代的理论视域,主要从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环境主义、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连续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空想主义等方面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现代新儒学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总体性边缘地位及其文化观中的部分可转换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文化观 现代 文化形上学 中国文化观 西方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和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林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169,共5页
综合来看,现代新儒家的文艺美学思想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恪守"内圣外王",追寻"心性文化";二是坚持"文质彬彬",倡导"美善相兼";三是遵从"生生之德",崇尚"生命美学";四是坚... 综合来看,现代新儒家的文艺美学思想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恪守"内圣外王",追寻"心性文化";二是坚持"文质彬彬",倡导"美善相兼";三是遵从"生生之德",崇尚"生命美学";四是坚守"人文精神",抱定"家国天下"。从这些特点来看,现代新儒家站在人类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对世界发展的困境给予关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予以肯定,充满着人类的终极关怀。现代新儒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开掘具有突出的作用,不仅可以为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提供民族土壤和民族自信,更可以为儒学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文艺美学 人文精神 生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现代化的机缘与价值--以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为中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2,共4页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中国人带来的"保国保种"之民族危机视为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建构古今中西智慧资源交融的人生哲学,成为诸多时贤的重大难题。与西化派对垒的现...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中国人带来的"保国保种"之民族危机视为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建构古今中西智慧资源交融的人生哲学,成为诸多时贤的重大难题。与西化派对垒的现代新儒家援引西方哲学理论方法,反思传统并以接续中华民族文化慧命为己任,建构了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新型理论形态——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由于所关涉问题的悬疑性与延伸性,及其学说自身的内在价值,使这种理论至今仍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人生境界说 现代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现代新儒家对书院精神的继承和阐扬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2,共5页
现代新儒家是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思想流派,针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弊端,现代新儒家把书院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予以继承,力图将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在:道德归宗、文化救国济世的办学宗旨;立足中学、博采西学的知识观念;研修... 现代新儒家是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思想流派,针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弊端,现代新儒家把书院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予以继承,力图将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在:道德归宗、文化救国济世的办学宗旨;立足中学、博采西学的知识观念;研修结合、死守善道的治学精神。新儒家的这些努力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无疑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人文主义教育 中国 高等教育 书院精神 现代教育制度 办学宗旨 知识观念 治学精神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辨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宗桂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和价值系统日益崩解,帝国主义的对华军事和文化侵略日见加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愈益广泛。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批有着忧国忧民怀抱的知识分子,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地位,便极力弘扬儒学,恢复传统文化的... 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和价值系统日益崩解,帝国主义的对华军事和文化侵略日见加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愈益广泛。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批有着忧国忧民怀抱的知识分子,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地位,便极力弘扬儒学,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系统,以便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这可将其概括为“现代新儒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儒学 儒家思想 价值系统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说——兼谈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宗桂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39,共6页
现代新儒家的所谓返本开新,就是反传统儒学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返本开新说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现代新儒家对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和致思途径,是与现代新儒家的整个价值系统密切联系的。... 现代新儒家的所谓返本开新,就是反传统儒学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返本开新说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现代新儒家对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和致思途径,是与现代新儒家的整个价值系统密切联系的。返本开新说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也有其缺点和局限。我们应该在审视现代新儒家的文化思想的同时,引出借鉴和教训,从而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中国文化精神 返本开 社会主义文化 西方文化 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心性之学 内在超越 文化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省察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炳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5,共7页
近年来,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在大陆经历了由兴起到发展的过程,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学术界对现代新儒家的界定、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牟宗三的“良知自我坎陷”说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研究中尚有两个问题有待于澄... 近年来,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在大陆经历了由兴起到发展的过程,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学术界对现代新儒家的界定、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牟宗三的“良知自我坎陷”说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研究中尚有两个问题有待于澄清:一是对现代新儒家范围的界定分歧太大,二是对现代新儒家新之为新的意义探讨不足。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当将现代儒者、现代儒家、现代新儒家三个概念区别开来。现代新儒家新之为新的意义主要在于:1.它重新调整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义理结构;2.在思维方式上,现代新儒家由传统儒家的“圆而神”的智慧,经消化西方哲学的“方以智”,重新达到新的“圆而神”;3.传统儒家只言心性之学,未明言道德的形上学,现代新儒家则明言之;4.传统儒家没有开出知性之独立系统、现代新儒家则开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儒学 牟宗三 基本特征 梁漱溟 儒家义理 熊十力 学术界 徐复观 唐君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美学的“大时代”——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美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6,共11页
现代新儒家美学是宋明理学美学之后中国美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考察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与20世纪中国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他们和时代思潮之间的互动、激荡和相互影响,比任何单个美学家的思想更能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学... 现代新儒家美学是宋明理学美学之后中国美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考察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与20世纪中国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他们和时代思潮之间的互动、激荡和相互影响,比任何单个美学家的思想更能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发展的完整脉络和精神风貌。现代新儒家在反省现代性的美学主旨、重构民族美典的美学理想、对中国艺术阐释主体性及其路径的探索以及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开启等方面,揭示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核心精神和未来走向,凸显了儒家美学的“大时代”特色。现代新儒家在美学问题上的多维思考和探索也为中国当代美学走出西方审美殖民的困境和现代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中国艺术精神 美典 大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现代新儒家文化创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小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4-161,共8页
文化自觉是国家文化转型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概念,一般指对民族文化的来源、发展历程、思想特色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清晰的认知。表现为对文化地位及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现代... 文化自觉是国家文化转型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概念,一般指对民族文化的来源、发展历程、思想特色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清晰的认知。表现为对文化地位及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现代新儒家是近代中国具有强烈文化自觉意识的思想流派,他们梳理了中国文化的源流,提出了以道德形上学为核心的文化整体重建方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文化自觉 文化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儒学表达——现代新儒家第一代的哲学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4,共8页
就中国现代性诉求而言,现代新儒学非但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反倒对新文化运动持积极肯定态度。现代新儒学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和思想推进在于:它不仅坚持"现代性诉求",而且注重"民族性表达""儒学表达"... 就中国现代性诉求而言,现代新儒学非但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反倒对新文化运动持积极肯定态度。现代新儒学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和思想推进在于:它不仅坚持"现代性诉求",而且注重"民族性表达""儒学表达",即不再拒斥儒学对于现代性的意义,而是通过"回归传统"来建构现代性。这一"回归传统"的工作着眼于作为"儒学之根本"的"儒学传统",而非作为"既有之儒学"的"传统儒学"。现代新儒家第一代,力图解构传统儒学的形而下学理论,建构科学知识论和现代性政治哲学、伦理学,并重构儒家形而上学来为之奠基;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张君劢"新宋学"等哲学体系都体现出这种一般性思考。当代儒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自觉意识到"儒学传统"不同于"传统儒学",另一方面应该接续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原则:儒学复兴不应拒斥现代性,而要以坚持现代性诉求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运动 现代新儒家 现代性诉求 儒学传统 传统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