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新儒学评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等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绪贻 《学术界》 2002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现代新儒学 评价 方克立 刘述先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
作者 田文军 魏冰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3,共8页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已结束二十多年,早已成为历史。二十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对儒学价值的肯定与重视,与当年课题组工作时期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已结束二十多年,早已成为历史。二十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对儒学价值的肯定与重视,与当年课题组工作时期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如何理解、论释儒家学说的价值,重视方法的探讨与择取,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源于理论目标与实践需要的不同。我们清理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在于服务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离开对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需要的正确理解,很难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科学的鉴别与选择。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的缘起和时代背景,重新审视课题组取得的学术成果,思考课题研究积存的方法意识以及曾经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这种回顾与思考,不仅会引发我们在现实的儒学研究中对方法学问题的重视与思考,也会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发掘与诠释儒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现代新儒学 现代儒家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种声音:现代新儒学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彦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4-760,共7页
与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主义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研究思路不同,中国传统心理学探究走的是“由上至下”的研究路线,即从心理及精神层面最高端入手,强调心理的道德与理性层面,故其实质是人文主义的。现代新儒学作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典范... 与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主义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研究思路不同,中国传统心理学探究走的是“由上至下”的研究路线,即从心理及精神层面最高端入手,强调心理的道德与理性层面,故其实质是人文主义的。现代新儒学作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典范,具有心理学研究“另一种声音”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现代新儒学研究背景及思路的展开,呈现出以传统心理学思想为深厚根基的中国近代心理学的独特个性与自信。这是现代新儒学对中国心理学的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严格区分“当代新儒学”与“现代新儒学”——评《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庆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应严格区分"当代新儒学"(新世纪大陆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两者之间尽管存在着一脉相承之处,诸如积极回应当下问题、努力尝试复兴儒学、建构儒学本体论等,但毕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两个群体重建儒学的理路不同,所... 应严格区分"当代新儒学"(新世纪大陆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两者之间尽管存在着一脉相承之处,诸如积极回应当下问题、努力尝试复兴儒学、建构儒学本体论等,但毕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两个群体重建儒学的理路不同,所构建的新儒学的思想资源和关注层面相异;建构的儒学本体论也相差甚远。"当代新儒学"试图避免"现代新儒学"的理论困惑,实现对"现代新儒学"的超越,并复兴儒学。但这个群体成员对于儒学的本体重构,或者太注重实际操作而显得"急功近利",或者太"形而上"而难于被理解。"当代新儒学"的观点能否引起学界的共鸣和认可,人们拭目以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当代儒学 世纪大陆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柏格森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景海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2,共7页
20世纪20年代,柏格森哲学曾在中国思想界大为流行,此时也恰好是现代新儒学思潮开始萌芽和兴起的时候,梁漱溟和熊十力均受到了柏格森思想的深刻影响。梁漱溟试图融合佛教唯识学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观点,用以阐释和发挥儒家“生”之哲学的... 20世纪20年代,柏格森哲学曾在中国思想界大为流行,此时也恰好是现代新儒学思潮开始萌芽和兴起的时候,梁漱溟和熊十力均受到了柏格森思想的深刻影响。梁漱溟试图融合佛教唯识学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观点,用以阐释和发挥儒家“生”之哲学的精义,以重建儒家的理想人格。熊十力则通过反省和比照柏格森哲学的生命观与自然观,提出了他对于生命本体的独特看法,从而创立“翕辟成变”的大化流行论和“默识证会”的直觉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现代新儒学 生命哲学 理智与本能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学中的政治自由主义传统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晓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7,共8页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要体现在性善论、人格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治理模式五个方面。这个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政治自由主义传统 性善论 人格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的了解与批判的超越——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宗桂 惠吉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37-139,共3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洪流中,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西化派的自由主义构成了最有影响的三大思潮。这一点足以使现代新儒学有资格成为不容忽视的世纪性思想遗产。不仅如此,自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迅速发展,开辟了一条被一些人... 在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洪流中,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西化派的自由主义构成了最有影响的三大思潮。这一点足以使现代新儒学有资格成为不容忽视的世纪性思想遗产。不仅如此,自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迅速发展,开辟了一条被一些人称为“儒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现代化进程 同情的了解 政区体系 马克思主义 现代儒家 “中体西用” 综合创 中国社会现代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克立与现代新儒学研究——兼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柴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7-80,共4页
人们一谈起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很自然地会想到方克立先生。1997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近40万字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以下凡引此书文字只注页码)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和反映了方先生在现代新儒学研究... 人们一谈起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很自然地会想到方克立先生。1997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近40万字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以下凡引此书文字只注页码)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和反映了方先生在现代新儒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在此略述一二。一、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现代儒家 中国现代 方克立 马克思主义 中国大陆 儒家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马列主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哲学视域中的儒学和后现代新儒学——兼评多元发展中的新儒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可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儒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儒学即经学,广义儒学则包括儒家的学术活动及其经论和后儒对先儒经论及其社会活动的研究与述论。先秦诸子百家之所以唯有孔子儒家特别受到后世的重视,是由于孔子儒家紧紧抓住国家管理的基础问题,并基于制度文... 儒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儒学即经学,广义儒学则包括儒家的学术活动及其经论和后儒对先儒经论及其社会活动的研究与述论。先秦诸子百家之所以唯有孔子儒家特别受到后世的重视,是由于孔子儒家紧紧抓住国家管理的基础问题,并基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统一的国家组织文明观来构建理想的文明国家,这种相对全面的国家组织文明观是先秦“十家九流”中其他各家都不具备的。以管理哲学思维来思考儒学的重建问题,并按照正在多元发展的新儒学及与之相应的既有名称,处于重建之中的新儒学应是后现代新儒学,这种有别于现代新儒学的儒学形态作为一个学术系统,应有“生活儒学”(天人论)、“社会儒学”(群己论)、“政治儒学”(治国论)三个子系统,其中“政治儒学”又有“心性儒学”(修己论)和“制度儒学”(治人论)两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群论 治论 现代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三萍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7-29,54,共4页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其三,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十力的“内圣外王”思想述论——兼论现代新儒学“开出说”的理论困境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家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在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历史困境的解构性认识和近代"中体西用""西化"思潮与现代社会危机的反思基础上,熊十力通过"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建构,实现了传统儒学"内圣"开"外王"... 在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历史困境的解构性认识和近代"中体西用""西化"思潮与现代社会危机的反思基础上,熊十力通过"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建构,实现了传统儒学"内圣"开"外王"思想进路的现代重建。他的"内圣外王"思想也成为现代新儒学"内圣开出新外王"思想文化纲领的理论原型,在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枢纽性的意义。但是,自熊十力以来,现代新儒学"内圣开外王"思想在"外王"层面却建树有限,因为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在客观历史实践层面的解决。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在现代生活实践的具体展开中,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才能真正地开显出民主与科学的"新外王"。这一生活实践的维度,应是现代新儒学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现代新儒学 内圣外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溯源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1-84,共4页
现代新儒学述评周溯源现代新儒学是在本世纪20年代,也就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新思潮。其代表人物,在20年代有梁漱溟、熊十力,30、4D年代有冯友兰、贺麟,50年代后有唐君毅、牟宗三。他们复兴儒学的志向远大,重构儒学的... 现代新儒学述评周溯源现代新儒学是在本世纪20年代,也就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新思潮。其代表人物,在20年代有梁漱溟、熊十力,30、4D年代有冯友兰、贺麟,50年代后有唐君毅、牟宗三。他们复兴儒学的志向远大,重构儒学的体系宏大,但其努力成效甚微。到了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现代儒家 述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当代儒家 传统文化 现代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传统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西方:现代新儒学的境界之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现代新儒学以传统批评西方 ,回应西方。这种回应体现为两种典型的路向 :一是“收缩的”路向 ,境界被解释成个人心性、个人心灵的自得 ,而无需通过向外的实践来完成自身 ,并依此定位中国文化的价值 ;一是“扩张的”路向 ,即主张生命境界... 现代新儒学以传统批评西方 ,回应西方。这种回应体现为两种典型的路向 :一是“收缩的”路向 ,境界被解释成个人心性、个人心灵的自得 ,而无需通过向外的实践来完成自身 ,并依此定位中国文化的价值 ;一是“扩张的”路向 ,即主张生命境界的完成最终需展开为全幅文化之用 ,而试图以自家生命之“体”收摄西方文化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境界 西哲文化 哲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五·四”新传统传统文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洪宪 《湖湘论坛》 1997年第5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传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 五·四 民主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一浮与“现代新儒学”的思想危机
15
作者 高迎刚 高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8,共5页
“现代新儒学”思潮在当代的发展趋向,揭示了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和思想危机。追本溯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理论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原因由来已久。而马一浮先生所代表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当代儒学持续发展动力的做法,对于解决“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学”思潮在当代的发展趋向,揭示了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和思想危机。追本溯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理论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原因由来已久。而马一浮先生所代表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当代儒学持续发展动力的做法,对于解决“现代新儒学”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思想危机无疑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思想危机 马一浮 传统 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现代新儒学对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解读
16
作者 朱丽霞 张三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8,共4页
现代新儒学特别是港台、海外新儒学把毛泽东思想解读为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理解的主要错误有三点:其一,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读为斗争哲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不能简单... 现代新儒学特别是港台、海外新儒学把毛泽东思想解读为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理解的主要错误有三点:其一,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读为斗争哲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斗争哲学。其二,歪曲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更不是仅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其三,歪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无论是传统精英文化还是民间文化,毛泽东思想继承的都是其中的合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17
作者 李翔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5,共7页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在改变了对儒学之偏颇认识的同时,亦奠定了现代新儒学作为中国三大现代思潮之一的历史地位;推进了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在对文化建设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问题有了更清楚认识的...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在改变了对儒学之偏颇认识的同时,亦奠定了现代新儒学作为中国三大现代思潮之一的历史地位;推进了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在对文化建设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问题有了更清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合理方针的思考。抱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大陆学者与港台新儒家代表了两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的学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以及现代新儒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比较研究,是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面向未来必须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 现代主义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的视域限制
18
作者 王中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1-66,60,共7页
现代新儒学的视域限制王中江(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在现代中国思潮中,新儒学无疑占有突出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世纪末的“显学”。与其相应,对它的研究,亦显得格外活跃,取得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成果。但是,如果我们不愿停留在... 现代新儒学的视域限制王中江(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在现代中国思潮中,新儒学无疑占有突出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世纪末的“显学”。与其相应,对它的研究,亦显得格外活跃,取得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成果。但是,如果我们不愿停留在已有的水准上,我们一定有许多事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文化 文化民族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牟宗三 西方文化 政治智慧 儒家 民主政治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的大儒学学说——梁漱溟“世界文化三期论”述评
19
作者 滕复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64-69,共6页
梁漱溟先生的“世界文化三期论” ,是一种大儒学学说。其基本的思想内容是站在文化哲学的角度 ,通过对于西方、中国和印度的三种不同文化之特质及其各自的文化历史发展的观察、分析和比较 ,提出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路向、... 梁漱溟先生的“世界文化三期论” ,是一种大儒学学说。其基本的思想内容是站在文化哲学的角度 ,通过对于西方、中国和印度的三种不同文化之特质及其各自的文化历史发展的观察、分析和比较 ,提出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路向、并依照这三种路向递次演进的观点 ,以及提出了未来的人类文化将是儒学代表的中国文化翻转为世界文化的思想。梁漱溟的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现代新儒学所主张的儒学复兴为世界文化的各种大儒学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儒学学说 世界文化三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现代化
20
作者 熊吕茂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面临迫切的现代化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现代新儒家强调儒学的现代价值,探索儒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在当前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历史表明,现代新儒家所憧憬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面临迫切的现代化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现代新儒家强调儒学的现代价值,探索儒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在当前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历史表明,现代新儒家所憧憬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历史命运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