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文献揭示“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科学内涵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巍 唐晶 +2 位作者 刘悦 张哲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探讨"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整理、归纳2009—2013年有关脾虚或脾实相关证型的文献,对病位、病种、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5篇文献中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胃肠道、内分泌和... 目的:探讨"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整理、归纳2009—2013年有关脾虚或脾实相关证型的文献,对病位、病种、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5篇文献中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胃肠道、内分泌和代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412种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与NEI网络,物质代谢,凝血因子与微循环,胰脏,线粒体对物质转运、能量转换和信号转导等整合调控对脾脏象的影响有关。结论:通过现代文献研究,中医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已纳入现代医学的研究序列,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脏象本质研究对中医的发展和提高临床疗效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象 脾主运化 脾主统血 现代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毒”的现代文献分布概况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志刚 郭蓉娟 +5 位作者 张允岭 王嘉麟 刘琳琳 欧阳帅领 张莉 邢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562-2563,共2页
目的:了解中医关于"毒"的现代文献分布情况。方法:使用CNK I检索系统,依据年代(1987年-2006年)筛选出与中医"毒"相关文献929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随年代的推进,"毒"相关的文献数呈上升趋势,尤其... 目的:了解中医关于"毒"的现代文献分布情况。方法:使用CNK I检索系统,依据年代(1987年-2006年)筛选出与中医"毒"相关文献929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随年代的推进,"毒"相关的文献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5年、2006年中医"毒"相关文献占近20年中医"毒"相关文献的三分之一;中医"毒"相关文献涉及临床各科,前三位是大内科、皮肤性病科、肿瘤科;涉及与"毒"相关疾病共计189种。结论:中医关于"毒"邪的理论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该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归纳总结、丰富发展;涉及中医"毒"的相关疾病大多见于复杂性、难治性疾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毒” 现代文献 分布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研究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腧穴使用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亚男 郑倩华 +2 位作者 钟旭 吴强 李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回顾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2月)中针灸治疗膝骨性关... 目的:回顾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2月)中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选用穴位31个,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上。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犊鼻、血海、膝眼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足阳明胃经为使用腧穴频数最高的经脉,腧穴分布最多的部位为膝关节局部,特定穴以合穴、下合穴、阿是穴应用较多。结论:现代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穴符合病因病机特点;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为主,重视特定穴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膝骨性关节炎 腧穴使用规律 现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文献脱酸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玉芝 张云凤 +3 位作者 张金萍 郑冬青 夏淑冉 蒋弼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为解决纸质文献酸化的问题,针对近现代文献存世量大、保存状况差、酸化严重的现象,对已有脱酸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水溶液脱酸-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规模化集成。每批次的脱酸处理量不少于30本图书,脱酸后图书pH值和碱储量均有提高,皱缩... 为解决纸质文献酸化的问题,针对近现代文献存世量大、保存状况差、酸化严重的现象,对已有脱酸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水溶液脱酸-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规模化集成。每批次的脱酸处理量不少于30本图书,脱酸后图书pH值和碱储量均有提高,皱缩率可控。初步构建起规模化脱酸示范技术体系,并进行集成应用示范,为大量近现代文献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献 脱酸 关键技术 集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文献酸化危机与防治思考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金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95-99,共5页
本文对近现代文献酸化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现有脱酸保护方法进行了综合性比较,并结合近现代文献酸化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国家应集中力量尽早研制出具有自主创新的实用型纸张脱酸技术,建立科学、合理... 本文对近现代文献酸化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现有脱酸保护方法进行了综合性比较,并结合近现代文献酸化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国家应集中力量尽早研制出具有自主创新的实用型纸张脱酸技术,建立科学、合理、长远的纸张脱酸保护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地开展工作,在解决酸性纸张问题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广促进无酸纸的生产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献 酸化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做好现代文献编目工作 被引量:8
6
作者 杜莲娜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131,134,共3页
对现代文献编目工作的含义与内容进行了描述,并结合我馆编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做好现代文献编目工作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现代文献编目工作做了论述。
关键词 图书馆 编目工作 现代文献 机读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 被引量:23
7
作者 潘树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9-34,共6页
文献学历来有“古典”与“现代”之分。专家群体的划疆而治和学科归属的游移不定 ,不利于文献学学科的健全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相异和相通之处 ,论证了两者交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对构建“大文献学”
关键词 古典文献 现代文献 文献 有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性、地方性与中国现代文献学的着力方向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怡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去中心化”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它意味着对丰富的多元形态的文学经验的尊重和再构。对边缘文学现象和地方性知识(经验)的创新重视具有深化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而独立发展的“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追求则是这一类...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去中心化”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它意味着对丰富的多元形态的文学经验的尊重和再构。对边缘文学现象和地方性知识(经验)的创新重视具有深化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而独立发展的“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追求则是这一类研究的技术保障,越是“中心”强化的时代,越是流行“以论代史”的空疏,从地方经验到独立的文献学科的形成,这才是健康的学术之路,它起步于晚清,必将光大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边缘性 地方性 中国现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献学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溢 慎明旭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76,共2页
简要阐述了中国现代文献学的发展轨迹和现状。
关键词 文献 现代文献 历史轨迹 中国 宏观文献 专科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献学学科建设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吉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现代文献世界的巨大变化呼唤着现代文献学加速完善学科建设。然而文献学在追求其学科独立与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牺牲了它应有的学术品格。文献学本来与学者的学术活融为一体而极具学术含量,但文献世界的急剧变化,使现代文献学仓促应对而... 现代文献世界的巨大变化呼唤着现代文献学加速完善学科建设。然而文献学在追求其学科独立与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牺牲了它应有的学术品格。文献学本来与学者的学术活融为一体而极具学术含量,但文献世界的急剧变化,使现代文献学仓促应对而不能很好地消化古典文献学与西方文献学理论的真髓,于是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肤浅的理论与单纯的技术层面。只有立足于学术,为它注入应有的学术品格,才能建设高水准的中国现代文献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献 学科建设 学术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产业的历史文化承载——以近现代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开发管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倩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0,共3页
鉴于近现代文献资料的珍贵性及其被忽视的现状,文章以近现代文献资料的数字出版和保护为例,阐述了数字出版内容的开发、管理路径和历史文化承载意义,对于保护近现代文献资料、丰富数字出版内容、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产业 内容开发管理 现代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应引起重视
12
作者 杨晓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0-132,共3页
文献作为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物质表现形态是文物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而传承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依据这些珍贵的版本来解读历史上的一个个迷团并引以骄傲和自豪。本文将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与古籍... 文献作为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物质表现形态是文物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而传承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依据这些珍贵的版本来解读历史上的一个个迷团并引以骄傲和自豪。本文将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与古籍版本的文物价值现状进行比较,论述了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建议。保护我们丰富的文化留存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近现代版本的文物价值必须引起重视,不要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没有做到造成文化在我们手中毁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献版本 古籍版本 文物价值 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型阳痿病辨治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卫闯 黄晓军 +2 位作者 刘超 项小天 吕伯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4-86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现代文献进行研究,了解湿热型阳痿中医治疗的现状。方法:对从1979—2015年间有关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分析其辨证治疗、处方用药。结果:经检索筛选获得相关度较高... 目的:通过对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现代文献进行研究,了解湿热型阳痿中医治疗的现状。方法:对从1979—2015年间有关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分析其辨证治疗、处方用药。结果:经检索筛选获得相关度较高文献30篇,其中临床报道类文献16篇,理论叙述类文献14篇。辨证标准中舌象脉象出现频次较高,为83.3%;辨证命名以湿热下注出现频次最高,占53.3%,其次是湿热型,占20.0%。治法命名以清热利湿出现频次最高,占60.0%。用方以龙胆泻肝汤出现频次最高,占75.0%。治疗的平均有效率为88.2%。结论:近年湿热型阳痿的发病率增高,有关其辨治的文献记载增多,但存在以下问题:(1)辨证命名、治法命名及处方用药无统一规范;(2)文献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病 湿热型 现代文献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对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天姝 王富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文献中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的选取规律,整理出规律谱,证明"同功穴"的研究对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82—201...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文献中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的选取规律,整理出规律谱,证明"同功穴"的研究对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82—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得到相关文献55篇,对现代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文献针灸治疗术后腹胀同功穴主要为:足三里、上巨虚和天枢;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同功穴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下肢部;同功穴的特定穴类别选用主要是五输穴和下合穴。结论:术后腹胀的"同功穴"的整理与分析,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术后腹胀 同功穴 现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献计量方法评议
15
作者 黄方正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82-86,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知识数学化。在自然科学各学科竟相精密定量化的同时,计量学在许多社会和思维科学中频繁地出现,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定量化学科分支,如经济计量学、社会计量学。在现代文献学领域内,为了对文献的各...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知识数学化。在自然科学各学科竟相精密定量化的同时,计量学在许多社会和思维科学中频繁地出现,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定量化学科分支,如经济计量学、社会计量学。在现代文献学领域内,为了对文献的各种特征进行统计研究,揭示文献的数量规律,也形成了文献计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方法 文献计量学 文献工作 现代文献 研究方法 定量化 思维科学 数学语言 统计研究 统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命名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作为学科命名,相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既更能接续传统,又更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而且在理念上,也更具学术包容性和思想生产力。“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可以援用古典文献学的版本、目录、辑佚、辨伪、校勘...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作为学科命名,相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既更能接续传统,又更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而且在理念上,也更具学术包容性和思想生产力。“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可以援用古典文献学的版本、目录、辑佚、辨伪、校勘等一般方法。研究者使用1949年后出版的现代文学文献,要有基本的版本警惕。相对于古典文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中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譬如抢救、识读等问题,需要研究者和涉及现代文学文献的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共同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 学科命名 史料学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献工作现代化的重大成果——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被引量:1
17
作者 天如辛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我国文献工作现代化的重大成果———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天如辛(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ImportantAchievementsinModernizationofDocumentationinChina—C... 我国文献工作现代化的重大成果———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天如辛(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ImportantAchievementsinModernizationofDocumentationinChina—CommentonChinaDo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献工作现代 文献编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花夕拾》名变考——兼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91,共11页
“朝花夕拾”是鲁迅同名回忆性散文集目前通行的名称写法,但在手稿、初刊和初版本中,实际写作“朝華夕拾”。这种变化并不符合繁简转化规则,却既没有注释,也未有研究,长期以来被理所当然地当作异体字处理。通过对手稿、报刊、单行本、... “朝花夕拾”是鲁迅同名回忆性散文集目前通行的名称写法,但在手稿、初刊和初版本中,实际写作“朝華夕拾”。这种变化并不符合繁简转化规则,却既没有注释,也未有研究,长期以来被理所当然地当作异体字处理。通过对手稿、报刊、单行本、全集等收入情况的爬疏和考察,发现“花、華”的替换具有单向性,在鲁迅本人写作时已经混用。但这种替换是在“朝華/花”语汇的历史语境下形成的,因而可能隐藏了“花朵”义项之外的其他意涵。看似相同的语言文字体现出不同时代相异的历史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華夕拾 朝花夕拾 名称书写演变 现代文学文献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多元分析的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薛崇祥 于航 +3 位作者 呼明哲 张胜刚 苏诗瑶 张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病案与基础研究资料。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纳入其中...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病案与基础研究资料。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纳入其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对其中的中药组成、功效归类、性味归经等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92篇,涉及中药214种,药物总频次共有5 071次,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频数分析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用药以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以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等药为辅,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则以温性和平性为主;药物多归经肝经、脾经、肾经。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归纳出黄芪、甘草、当归、乌头、桂枝、薏苡仁、防风、秦艽、羌活、鸡血藤、川芎、牛膝、威灵仙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药物群,关联分析归纳出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的常用药物组合,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特点以补虚扶正、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 现代文献 统计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文献学”概念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树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9-292,共4页
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阐释者,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标志着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萌芽,其内容影响了郑鹤声兄弟和张舜徽的文献学思想。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献 现代文献 郑鹤声 张舜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