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的突破与局限——以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例
1
作者 周明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6,共13页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启元、李何林等学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王瑶、蔡仪、张毕来、刘绶松、唐弢等学者对现代文学史都有考察和研究。相较于数量庞大的新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梳理。直到1986年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出版,才终结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无史的局面,开创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先河。这本以通史体例写作的理论批评史,文类的涵盖面、资料的丰富度都是最全的。然而,这部多有创建的理论批评史,因与时代共名脱节,而淹没在历史中,令人唏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生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文学史编撰 新时期 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互文性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永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验,虽然一个是理论形态,一个是创作形态,但相互间存在着一种互文关系。研究现代文学理论,可为观察同时期的现代艺术现象提供参照系;反之,观察不同类型的现代艺术实践,又可见出它们对文学理论思潮... 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验,虽然一个是理论形态,一个是创作形态,但相互间存在着一种互文关系。研究现代文学理论,可为观察同时期的现代艺术现象提供参照系;反之,观察不同类型的现代艺术实践,又可见出它们对文学理论思潮的预言或回应。与系统而成熟的文学理论比较而言,纯粹的艺术理论显得相对贫乏。故可以说,文学理论是现代艺术托之有常的观念母体。如果艺术研究者承认这一点,文学理论就会给予其慷慨的馈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理论 现代艺术实践 互文性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观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闷的象征》的传播及其意义──兼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现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7-70,共4页
《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呼应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由“呐喊”向“彷徨”的时代转型,其现代性文艺思想填补了五四文学主体性理论建设的空白。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译介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树立了现代性的文... 《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呼应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由“呐喊”向“彷徨”的时代转型,其现代性文艺思想填补了五四文学主体性理论建设的空白。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译介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树立了现代性的文学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闷的象征》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与新文学的发展——访博士导师黄曼君教授
4
作者 李俊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3-85,共3页
李俊国(以下称李):黄先生,您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已经出版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请您就“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与新文学的发展”这个问题谈谈您的高见。 黄曼君(以下称黄):不能说是高见,只算我的一些研究心得。我想... 李俊国(以下称李):黄先生,您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已经出版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请您就“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与新文学的发展”这个问题谈谈您的高见。 黄曼君(以下称黄):不能说是高见,只算我的一些研究心得。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层面放谈开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 人物采访 黄曼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成型期
5
作者 杜书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那时大都名之为"文学概论",五十年代称为"文艺学")基本成型的时期,此时大批重要理论著作出版,如雨后春笋,充满新气象、新观念、新思想。其中许多著作,观点不同甚至相...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那时大都名之为"文学概论",五十年代称为"文艺学")基本成型的时期,此时大批重要理论著作出版,如雨后春笋,充满新气象、新观念、新思想。其中许多著作,观点不同甚至相互冲突,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它们不是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学术范型同旧的"诗文评"的学术范型的论争和对立,而是现代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范围之内的论争和对立。它们都是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在众多学派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最有生气,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久之后即在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理论 学术范型 成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评介yh
6
作者 孛儿只斤.萨茹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2003年10月 评介 民族出版社 现代文 全面系统 大学教授 专著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文学理论教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胜利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0,28,共3页
美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德·格拉夫曾说 ,现今“决定文学理论的是政治协商 ,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我国的情况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无限扩展来替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实践证明 ,新的文学理论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美学这两块基... 美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德·格拉夫曾说 ,现今“决定文学理论的是政治协商 ,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我国的情况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无限扩展来替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实践证明 ,新的文学理论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美学这两块基石之上 ,以获得巨大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由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是迄今为止在建构现代化文学理论体系方面最为成功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理论 建构 文学理论教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一川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 品格 《美学散步》 江苏人民出版社 传统 1981年版 现代文学理论 先生 古典 论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现实生命力
9
作者 杜黎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1,共6页
我所接触到的一些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常常轻视古代文学理论。或云:它“思想陈旧,落后于时代”。或说:它“太零碎,不科学,没有价值”。甚至有人在一次写作理论学术会议上提出,古代文学理论把写作归结为立意、布局、作法等“几个框框”,... 我所接触到的一些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常常轻视古代文学理论。或云:它“思想陈旧,落后于时代”。或说:它“太零碎,不科学,没有价值”。甚至有人在一次写作理论学术会议上提出,古代文学理论把写作归结为立意、布局、作法等“几个框框”,限制了人的思路,现在应当“彻底抛开中国古代文论”,引进西方文学理论体系,使中国文学理论具有“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 现实生命力 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 中国文学理论 文学想象 审美活动 现代意识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作品意义的扩大及其教学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真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6,共5页
现代文学理论的说法,文学作品在作者这端叫本文或文本,它是一个未定性框架;在读者这端才真正叫作品,它存在于读者的解读之中,全凭读者个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情感与之碰撞、交流、对话,文本从而被赋予作品的意义。这种新产生或不... 现代文学理论的说法,文学作品在作者这端叫本文或文本,它是一个未定性框架;在读者这端才真正叫作品,它存在于读者的解读之中,全凭读者个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情感与之碰撞、交流、对话,文本从而被赋予作品的意义。这种新产生或不断产生的意义与作者那头的原初意义不一定契合,甚至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解读的意义也时常在变异、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应用 教学 现代文学理论 原初意义 读者 未定性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性”反思与作为“不同的世界”的文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设的原创性努力,不可避免地以一系列文学理论基本概念、范畴、命题的反思为起点。“文学性”正是这样的基本概念之一。这不仅仅因为“文学性”是把握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线索,更在于“文学性”构成了近年来...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设的原创性努力,不可避免地以一系列文学理论基本概念、范畴、命题的反思为起点。“文学性”正是这样的基本概念之一。这不仅仅因为“文学性”是把握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线索,更在于“文学性”构成了近年来困扰文学研究界的一系列问题的汇聚之点,如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研究的挑战、文学批评的理论立场的模糊不清与时尚滑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反思 文学理论建设 世界 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中国语境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12
作者 任一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9,共9页
自1926年起至1928年初,创造社等文艺团体的一些主要成员,以《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为阵地,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新的一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冯乃超 成仿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论的处境
13
作者 辛晓征 郭银星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6期4-10,共7页
我们在这里所要谈到的新理论,是指以西方二十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为基本思想内容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因此,这篇文章的论述对象,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一个在空间和意义上都相当有限的局部。也许,我们这个最初... 我们在这里所要谈到的新理论,是指以西方二十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为基本思想内容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因此,这篇文章的论述对象,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一个在空间和意义上都相当有限的局部。也许,我们这个最初的说法,就会遭到某些从事新理论研究的朋友的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 理论 文学研究 理论环境 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 理论问题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与灯,作家、批评家的双重建构--《植物大战僵尸》畅销背后的学术研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国乐 梅进文 +9 位作者 高洪波 白冰 葛冰 金波 刘丙钧 樊发稼 萧袤 孙云晓 汤锐 束沛德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主持人:《镜与灯》,全名《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系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M.H.艾布拉姆斯教授于1953年出版的著作,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关键词 批评家 学术研讨 双重建构 作家 畅销 植物 现代文学理论 艾布拉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义的历时演绎 被引量:4
15
作者 弗拉基米尔·比蒂 林玉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7,共13页
文章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与古罗马世界主义的关系、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浪漫世界主义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之世界主义和文学史之民族主义的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q... 文章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与古罗马世界主义的关系、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浪漫世界主义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之世界主义和文学史之民族主义的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其目的在于创作全面的知识视野,以交流重新填补精英与附属之间的结构性鸿沟,以全面的知识逻辑替代歧视性的政治逻辑;古罗马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帝国世界主义",其内在预设与局限是所有人都必须遵从中央机构全球主义所设定的自我身份,否则将被无情地剥夺自己的公民权利。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早期浪漫世界主义似乎再现了古希腊世界主义和古罗马世界主义之间的这种对立。关于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作者的梳理和论述,与鲁别茨柯伊、雅各布森、卢卡奇、博卡特勒夫、什克洛夫斯基、韦勒克等众多欧洲文学理论家所遭遇的不断流亡的命运颇为相似,文学理论也同样经历了被不断质疑、排挤与认同的艰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民族主义 法国启蒙主义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现代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奕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2-76,79,共6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逐渐展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不断引进,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许多同志致力于探索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逐渐展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不断引进,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许多同志致力于探索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这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却存在着极大的分岐。本文想就此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马克思恩格斯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重新建构 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上一枝开——简评《文艺社会学论稿》
17
作者 邢铁华 《社会》 1988年第9期41-42,共2页
“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说起来它很年轻。虽然,人类自从有其文化以来,对于文学艺术的批评,首先都是把它们看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文学艺术,也主要研究文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文艺的社会功能;这种早期文艺... “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说起来它很年轻。虽然,人类自从有其文化以来,对于文学艺术的批评,首先都是把它们看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文学艺术,也主要研究文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文艺的社会功能;这种早期文艺社会思想的幼芽,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诗经》,到法国百科全书派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等的著述均可以看得出。但是,直到十八世纪下半叶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历史主义之后,才逐渐形成系统的文艺社会学观点。文艺社会学的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十八世纪 社会思想 论稿 文艺社会学 诗经 现代文学理论 社会文化背景 文学艺术 亚里士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是怎样和研究生共同前进的?
18
作者 吴调公 《江苏高教》 1985年第3期84-87,共4页
《礼记·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包括两层意思:懂得和善于教育的人一定能引起学生对他教的这一门课特别感到兴趣,这是其一。要达到这一个要求,教师的“教”固然要得法,但所谓“得法”,实际上也包含... 《礼记·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包括两层意思:懂得和善于教育的人一定能引起学生对他教的这一门课特别感到兴趣,这是其一。要达到这一个要求,教师的“教”固然要得法,但所谓“得法”,实际上也包含了教师的“下水”。教师不仅要讲出个道道来,还必须时时处处引导学生一道实践,一道攻关。这就是要发挥“继”字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沿着教师的脚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共同前进。教师先行,学生后跟;“后跟”就是“继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研究生 古代文论 教师 教学内容 相结合 批评史 社会思潮 现代文学理论 引导学生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