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被引量:156
1
作者 桑新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36,共11页
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学科演变发展的历史研究,专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与生长点,研究方法... 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学科演变发展的历史研究,专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与生长点,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创新等学科建设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审视,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从两个层次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之内在结构的初步构想。希望本文能引发围绕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高水平学术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学 基础理论 理论创新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学 被引量:3
2
作者 乜勇 陈晓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4,共5页
本文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五个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西方现代哲学的批判,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成果和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又讲到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学这两个信息社会产物的关系... 本文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五个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西方现代哲学的批判,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成果和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又讲到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学这两个信息社会产物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教育学的影响,从而欲求为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论、课程论的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作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哲学 现代 现代教育技术学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略评《现代教育技术学》
3
作者 耿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略评《现代教育技术学》耿冰在现代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有第一次工业化社会教育“擎天柱”之称的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式教育体系已渐呈老化颓危之势,其不适应人口不断膨胀、知识总... 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略评《现代教育技术学》耿冰在现代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有第一次工业化社会教育“擎天柱”之称的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式教育体系已渐呈老化颓危之势,其不适应人口不断膨胀、知识总量急骤增长的弊端,也已日益显露。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学 教育走向 有益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 编著者 技术革命 先进技术 概念性理解 平板显示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师大学人:张舒予教授
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张舒予,女,回族,1955年出生。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长期耕耘于教育技术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主持国家哲学社科... 张舒予,女,回族,1955年出生。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长期耕耘于教育技术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主持国家哲学社科项目“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研究与多媒体”(1998)、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宏观机制的建构与完善”(200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滚动重点“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本土研究”(2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子项目(2005)等多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视觉文化概论》(2003)、《现代教育技术学》(2003)、《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2004)和《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1991)等5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学 教授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 重点项目 视觉传播 人文社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