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现代国家想象与现代乡土小说理论的思想危机 |
杨丹丹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文化流散、母语与现代性想象——珠三角少数民族的文学发展现象观察 |
邱婧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保卫延安》的宗教情怀与战争叙事的现代性想象 |
吴翔宇
|
《理论月刊》
|
2007 |
3
|
|
4
|
影片《大团圆》的家国叙事与北京的现代性想象 |
张丹
耿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吊诡的旅程:公路片《后会无期》中的现代性想象 |
罗峻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梁启超:重构中国文化的现代自我——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的观察之一 |
张冠夫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 |
席建彬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寓言叙事及其民族国家想象 |
申霞艳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2
|
|
9
|
断裂的现代性:延安影像发生论 |
李侃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
孙海燕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上海怀旧:对一种审美生活方式的向往 |
刘永丽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2
|
跨文化形象学:思路、出路或末路 |
周宁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