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对现代性解放叙事批判的三维向度
1
作者
刘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8,共7页
现代性解放叙事在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推展,两者共同阐释着进步与发展。但加以理论和现实透视,会发现两个层面都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限度。制度层面上的资本统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奴役了人,精神层面上的叙事因其抽象性成为无根之源...
现代性解放叙事在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推展,两者共同阐释着进步与发展。但加以理论和现实透视,会发现两个层面都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限度。制度层面上的资本统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奴役了人,精神层面上的叙事因其抽象性成为无根之源。这样一来,解放的神话变为了奴役的谋划。马克思认为导致这种悖论的真正原因在于现代性深层逻辑中的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原则的"联姻",而动因则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布控。马克思要求以实践原则取代现代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现实革命手段推翻现代性带来的资本逻辑统治,从而达到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颠覆,为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开辟道路。深刻把握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对我们深刻了解现代性解放叙事的虚无本性,以及探究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解放
意识形态批判
思维变革
制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文的政治化到人的现代性——论当代文学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在对文学思潮概念以及有关的规律特点进行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的政治化和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轨迹作了梳理。文章认为:一度曾成为显学的文的政治化,尽管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其局限性...
本文在对文学思潮概念以及有关的规律特点进行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的政治化和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轨迹作了梳理。文章认为:一度曾成为显学的文的政治化,尽管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其局限性却十分明显。正因此,它在1979年后出现减弱就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而文学一俟从政治化思潮中走出来,它就开始了以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为标志的转型。这个转型,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以前的属于转型发轫期,1985年以后的则可称为转型加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文的政治化
人的
解放
及其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3
作者
李建华
刘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9,共5页
道德适应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基础性的元问题。道德适应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现代性的解放作为道德适应中重要的形塑力量深刻影响其叙事过程。边界意识是道德主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是道德适应的朦胧表达...
道德适应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基础性的元问题。道德适应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现代性的解放作为道德适应中重要的形塑力量深刻影响其叙事过程。边界意识是道德主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是道德适应的朦胧表达,并以价值边界意识、话语边界意识、交流边界意识等形式呈现。而共同体是道德适应过程的理想存在,共同体在道德适应过程中具有多重属性:如共在性,共生性,共意性。共同体意识建构是道德适应的可能归宿,这体现在德性蕴藏于共同体意识之中以及道德环境的优化依赖于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适应
现代性
的
解放
边界意识
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对现代性解放叙事批判的三维向度
1
作者
刘洋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JA710017)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KS001)
文摘
现代性解放叙事在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推展,两者共同阐释着进步与发展。但加以理论和现实透视,会发现两个层面都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限度。制度层面上的资本统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奴役了人,精神层面上的叙事因其抽象性成为无根之源。这样一来,解放的神话变为了奴役的谋划。马克思认为导致这种悖论的真正原因在于现代性深层逻辑中的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原则的"联姻",而动因则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布控。马克思要求以实践原则取代现代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现实革命手段推翻现代性带来的资本逻辑统治,从而达到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颠覆,为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开辟道路。深刻把握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对我们深刻了解现代性解放叙事的虚无本性,以及探究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解放
意识形态批判
思维变革
制度变革
Keywords
Marx
modernity liberation
ideological criticism
transformation in thinking pattern
system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文的政治化到人的现代性——论当代文学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秀明
机构
杭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2-57,共6页
文摘
本文在对文学思潮概念以及有关的规律特点进行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的政治化和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轨迹作了梳理。文章认为:一度曾成为显学的文的政治化,尽管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其局限性却十分明显。正因此,它在1979年后出现减弱就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而文学一俟从政治化思潮中走出来,它就开始了以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为标志的转型。这个转型,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以前的属于转型发轫期,1985年以后的则可称为转型加速期。
关键词
文学思潮
文的政治化
人的
解放
及其
现代性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3
作者
李建华
刘刚
机构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9,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建筑文化"开放课题:族群
空间与城市治理的实践逻辑(BRBAC20150021)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耦合研究(15C026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3)
文摘
道德适应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基础性的元问题。道德适应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现代性的解放作为道德适应中重要的形塑力量深刻影响其叙事过程。边界意识是道德主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是道德适应的朦胧表达,并以价值边界意识、话语边界意识、交流边界意识等形式呈现。而共同体是道德适应过程的理想存在,共同体在道德适应过程中具有多重属性:如共在性,共生性,共意性。共同体意识建构是道德适应的可能归宿,这体现在德性蕴藏于共同体意识之中以及道德环境的优化依赖于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道德适应
现代性
的
解放
边界意识
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moral adaptation
liberation of modernity
boundary consciousness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对现代性解放叙事批判的三维向度
刘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文的政治化到人的现代性——论当代文学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李建华
刘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