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电影: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电影现代主义
1
作者 拉杜·托德里奇(文) 宋雨萌(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就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罗马尼亚剧情电影而言,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休闲和适度消费,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反映出一个能给公民带来体面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简言之,它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对于社会主... 就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罗马尼亚剧情电影而言,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休闲和适度消费,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反映出一个能给公民带来体面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简言之,它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对于社会主义罗马尼亚而言,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繁荣且对西方影响相对开放的时期,西方的现代电影就是此类影响之一。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现代电影自带价值冲突。西方电影反映出西方现代化项目中存在的普遍焦虑,而罗马尼亚现代电影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呈现出模棱两可且自我批判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社会主义现代性会受到罗马尼亚电影官员和国家政要的严厉制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性 现代主义 电影现代主义 西方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维进路——从法治秩序到法治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雪松 宁虹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9,共5页
在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在价值领域持续对立冲突,而这种价值冲突也传递至社会制度领域,造成了现代性制度完整性的缺失与功能的弱化。社会制度定位摇摆与功能弱化,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构架的畸形发展,群体性事件... 在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在价值领域持续对立冲突,而这种价值冲突也传递至社会制度领域,造成了现代性制度完整性的缺失与功能的弱化。社会制度定位摇摆与功能弱化,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构架的畸形发展,群体性事件由此产生。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法治秩序,而确保法治秩序有效性的思想、价值前提就在于法治文化的弘扬。弘扬法治文化为现代性价值的凝聚与成长创造了可能,也决定了法治秩序的自然生成,从而为法治秩序提供内在的价值支撑,进而实现法治秩序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 群体性事件 法治秩序 法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本现代性到社会现代性——基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视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成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1,共4页
资本现代性的生成,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现代化,也造成了只注重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片面追求经济现代性、忽视社会现代性发展的后果,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对抗性和物化性等弊端。在现代性建构中,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的局限... 资本现代性的生成,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现代化,也造成了只注重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片面追求经济现代性、忽视社会现代性发展的后果,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对抗性和物化性等弊端。在现代性建构中,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的局限性,建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人的现代性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现代性 经济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治理逻辑与“生存安全性”的价值实践
4
作者 王轩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
现代性风险社会认知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公共价值的一种集体认肯,集中表现为一个社会自我反省、再建构的实践性理论逻辑的展演,现代性社会的"生存安全性"危机的出场更加确证了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根本性所在,对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治... 现代性风险社会认知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公共价值的一种集体认肯,集中表现为一个社会自我反省、再建构的实践性理论逻辑的展演,现代性社会的"生存安全性"危机的出场更加确证了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根本性所在,对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治理就是从人的"生存安全性"的人学价值立场确立介入,重新澄明一种"共生—共进"意义结构的文化公共性逻辑,从现代性治理逻辑及文化价值维度来观察、重新建构现代社会秩序和现代性意义,进而造就一种文化公共性之人的"生存安全性"的价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风险社会 治理逻辑 生存安全性 复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论社会主义现代性命名的意义
5
作者 王钦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由于普遍盗用西方现代性概念等原因,我国文论界的现代性话语系统已基本疏离20世纪中国文学、文论现代性的主要品质。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论的现代性,除了分有西方现代性概念的部分内涵外,从根本上乃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 由于普遍盗用西方现代性概念等原因,我国文论界的现代性话语系统已基本疏离20世纪中国文学、文论现代性的主要品质。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论的现代性,除了分有西方现代性概念的部分内涵外,从根本上乃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命名,不仅可以在现代性概念系统内部弥补西方现代性概念之不足,直接呼应潜藏于西方现代性理论内部的、尚处于萌芽和预想状态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言述,而且能够从理论上揭示与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文论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特殊而本质的现代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现代性 社会主义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晚期社会中的继续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娟 《成人教育》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当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西方发达国家正进入现代性晚期阶段。继续教育是全球化首要的动力———经济和技术力量的产物,它的许多形式直接反映了经济和技术力量的需求。但是,要从比较的角度理解继续教育,必须... 当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西方发达国家正进入现代性晚期阶段。继续教育是全球化首要的动力———经济和技术力量的产物,它的许多形式直接反映了经济和技术力量的需求。但是,要从比较的角度理解继续教育,必须置之于具体的背景之中,并考察当今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现代性晚期社会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品格思想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邢媛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1期138-152,199,共16页
自我认同品格是吉登斯用来指称现代性社会主体应该具有的保障人的本体性安全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对并化解断裂、风险等晚期现代性社会造成的对人的安全威胁。由于人的本体安全所植根的自我认同机制,正在由过去更多地指向外部的传... 自我认同品格是吉登斯用来指称现代性社会主体应该具有的保障人的本体性安全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对并化解断裂、风险等晚期现代性社会造成的对人的安全威胁。由于人的本体安全所植根的自我认同机制,正在由过去更多地指向外部的传统转向了指向自我内部,因此,认识自我认同品格的一般性生成结构、这种结构与自我互构的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主体社会充分性的身份媒介,共同构成了自我认同品格塑造的主要内容,而自我认同的能力或要素更是建构自我认同品格独特性的关键。自我认同品格蕴含了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社会实践或实践能力,架起了本体安全与自我实现的桥梁,是自我认同实现机制的能力要素和特殊性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社会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品格 社会情境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重建的方向:在现代性的问题域中
8
作者 周茜蓉 程金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8,共5页
确定性代表着规范、秩序和价值.然在现代话语中,确定性似乎已不可能.解构"形而上学"成了现代哲学的基本态度.好象我们真的进入了"什么都行"的多元化世界.确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困局.的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传统... 确定性代表着规范、秩序和价值.然在现代话语中,确定性似乎已不可能.解构"形而上学"成了现代哲学的基本态度.好象我们真的进入了"什么都行"的多元化世界.确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困局.的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现代性社会.但是,相对主义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种结论.寻求确定性是我们智慧的本性,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根据.当形而上学意义的确定性已不可能,相对主义又大行其势时,重建确定性--切合现代性社会的确定性,是人类的命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 现代性社会 问题性 理论传统 实践传统 形而上学 可能性 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互镜”中寻求“合作”——现代性视域中的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之争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舒凤 韩璞庚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3,共7页
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道德危机,尤其是在解决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重大生存论问题上,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亟待从理论层面加以澄明。对之把握,需要摒弃“二元对立”的抽象思维,立足现代道德生活的完满诠释与理解。现... 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道德危机,尤其是在解决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重大生存论问题上,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亟待从理论层面加以澄明。对之把握,需要摒弃“二元对立”的抽象思维,立足现代道德生活的完满诠释与理解。现代道德生活既追求社会秩序,又崇尚道德理想,希冀幸福生活。由此,现代道德生活既需要能够守住道德底线的规范伦理学,也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热烈追求的德性伦理学。不管是规范伦理关于道德的外在约束,还是德性伦理从主体内在阐发的幸福期待,都旨在回应现代人道德生活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社会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道德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境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转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翼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社会转型、理念变革的时代境遇与公共性彰显、人本性凸现的现代语境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介体且力求实效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多维度发展困境。面对技术性境遇下意义世界追问的缺失、碎片化语境下... 在社会转型、理念变革的时代境遇与公共性彰显、人本性凸现的现代语境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介体且力求实效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多维度发展困境。面对技术性境遇下意义世界追问的缺失、碎片化语境下视域融合能力的钝化与公共化情势下主流价值引领的乏力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层现代性窘况,话语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现代性境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是从单一化到多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整合;从理论思辨性到生活体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超越;从单向控制式到交往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转换;从传统独享型到现代共享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社会现代性 创新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 被引量:3
11
作者 寇鹏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中国是一个"后发达"国家,但其审美现代性思潮却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先发达国家的模式,这种移植与中国既有的审美传统以及自身的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隔膜,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不大,导致中国审美现代性走入困境。实际上中国传统美学在... 中国是一个"后发达"国家,但其审美现代性思潮却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先发达国家的模式,这种移植与中国既有的审美传统以及自身的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隔膜,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不大,导致中国审美现代性走入困境。实际上中国传统美学在解决"现代病"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审美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性之上的必然产物,所以,要走好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我们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以及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传统 社会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与流动的现代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芳 李飞 洪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97,共4页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短片(Short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电影观看几乎没有时空限制,在短暂的闲暇时间、移动中都可以观看.互联网微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短片(Short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电影观看几乎没有时空限制,在短暂的闲暇时间、移动中都可以观看.互联网微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播放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包括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①“微电影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②.微电影的艺术渊源可以追溯到电影艺术诞生之初的短片,它是电影艺术中断了百年的短片传统在当代社会的重启,是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其发展形态、美学特点等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现代性 电影艺术 社会现代性 闲暇时间 时空限制 故事情节 智能手机 媒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乡土”走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选择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少敏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6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农村 社会秩序 地方性知识 社会现代性 民族文化 乡土社会 法秩序 乡村社会 人民公社 民主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长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工程,忽视了作品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文化启蒙主题;三是译介国家地区的多元性与译介作品类型的单一性,即主要译介了那些与17年社会主义现代性精神相一致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建国后 文学译介 社会主义现代性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研究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现代性不同于现代化与现代主义。中国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现代性的困惑在于其双重的悖论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构成了现代性整体结构上的悖论,而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各自本身内部也是悖论性存在。中国还不存在一个独立的... 现代性不同于现代化与现代主义。中国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现代性的困惑在于其双重的悖论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构成了现代性整体结构上的悖论,而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各自本身内部也是悖论性存在。中国还不存在一个独立的超越现代性意义的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西方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批判:一种比较叙事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江平 胡秀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救赎”还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基本否定,要么重新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要么走向一种虚无,都没能从现代性问题中抽身出来,割裂现代性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真正拯救现代性。回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遵循马克思深刻的实践观的哲学批判、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以及辩证的态度,科学诠释了现代性问题。由此衍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构建与践行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向而行,破解“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局限认知,遵循现代性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经验特殊性相契合的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构建和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实践与审美现代性
17
作者 徐向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7,共5页
现代性的历史实践包括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两个方面,由此确立了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区分。尽管这两种现代性存在某些张力,但总体上是互相协调,彼此支撑的,缺少任何一方都将造成现代性的残缺。审美现代性是作为文化现代性的有机组成... 现代性的历史实践包括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两个方面,由此确立了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区分。尽管这两种现代性存在某些张力,但总体上是互相协调,彼此支撑的,缺少任何一方都将造成现代性的残缺。审美现代性是作为文化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诞生的,是社会进步与文化启蒙的历史产物,这也意味着,目前流行的将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对立起来的看法是难以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变奏曲:西方现代性的动态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丽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术语不断涌现,如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思想现代性等,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些现代性?这些现代性有何共同特点?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如何?由于现代性肇始于西方,本文在西方文化历史框架下,将现代性视...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术语不断涌现,如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思想现代性等,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些现代性?这些现代性有何共同特点?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如何?由于现代性肇始于西方,本文在西方文化历史框架下,将现代性视为由社会现代化(又称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主义(又称审美现代性)两股力量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剖析社会现代化的源起、特点,以及文化现代主义对社会现代化的审美反思及其流变,旨在指出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主义二者之间的动态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 文化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现代性的创造与超越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鹏颖 陈孟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5期111-123,197,198,共15页
现代性是涉及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整体性社会问题的总概念。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现代性之所以能跃出地平线是资本逻辑使然,现代性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拓展是资本逻辑所致,现代性之所以危机丛生是资本逻辑作祟;马克... 现代性是涉及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整体性社会问题的总概念。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现代性之所以能跃出地平线是资本逻辑使然,现代性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拓展是资本逻辑所致,现代性之所以危机丛生是资本逻辑作祟;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深刻启示在于,现代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性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性是必然性和选择性的辩证统一;中国人民正是遵循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逻辑理路,在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中探索并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了从“修昔底德陷阱”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超越,从“以资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超越,从理论解释到制度创新的超越,为现代世界贡献了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种崭新制度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现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现代性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仁锋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5,共9页
资本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的以太”和“普照的光”,是理解和建构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如何对待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新思路,指出了一条既能激活“资本的文明面... 资本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的以太”和“普照的光”,是理解和建构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如何对待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新思路,指出了一条既能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又能克服资本生产性矛盾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道路必须驾驭资本,打破“中国现代性外援论”的西方中心主义偏见,激活和提炼中华文明蕴含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理念基因,践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现代性 社会主义现代性 传统文化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