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的政治化到人的现代性——论当代文学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在对文学思潮概念以及有关的规律特点进行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的政治化和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轨迹作了梳理。文章认为:一度曾成为显学的文的政治化,尽管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其局限性... 本文在对文学思潮概念以及有关的规律特点进行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的政治化和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轨迹作了梳理。文章认为:一度曾成为显学的文的政治化,尽管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功绩,但其局限性却十分明显。正因此,它在1979年后出现减弱就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而文学一俟从政治化思潮中走出来,它就开始了以人的解放及其现代性为标志的转型。这个转型,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以前的属于转型发轫期,1985年以后的则可称为转型加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文的政治化 的解放及其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2
作者 李建华 刘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9,共5页
道德适应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基础性的元问题。道德适应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现代性的解放作为道德适应中重要的形塑力量深刻影响其叙事过程。边界意识是道德主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是道德适应的朦胧表达... 道德适应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基础性的元问题。道德适应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现代性的解放作为道德适应中重要的形塑力量深刻影响其叙事过程。边界意识是道德主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是道德适应的朦胧表达,并以价值边界意识、话语边界意识、交流边界意识等形式呈现。而共同体是道德适应过程的理想存在,共同体在道德适应过程中具有多重属性:如共在性,共生性,共意性。共同体意识建构是道德适应的可能归宿,这体现在德性蕴藏于共同体意识之中以及道德环境的优化依赖于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适应 现代性的解放 边界意识 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