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哲学透视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东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是一个陷阱,后现代性又是一个雷区,其思想在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后,最终的坐标定位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性批判和重建基础上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上。其流动现代性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突出地表现为:时间统治空间的时...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是一个陷阱,后现代性又是一个雷区,其思想在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后,最终的坐标定位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性批判和重建基础上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上。其流动现代性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突出地表现为:时间统治空间的时空观、非控制性和易变性的运动观以及解构与建构传统的历史观,从而构成了理论体系的哲学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理论 时空观 运动观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5,共7页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理论中关于时空分离、脱域、信任、焦虑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制度、全球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出其作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试图超脱主客二元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经验性和整体性社会的思维方...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理论中关于时空分离、脱域、信任、焦虑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制度、全球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出其作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试图超脱主客二元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经验性和整体性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风格。但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吉登斯对科技这一给社会及社会学研究带来日益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缺乏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登斯 晚期现代性理论 社会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制度之维——吉登斯现代性理论探要 被引量:3
3
作者 山小琪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2,173,共5页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有四个基本的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和监控体系;由现代性所引致的全球化也有四个维度,而现代性与全球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有着不确定的风险,激进卷入的四种社会运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吉登斯...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有四个基本的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和监控体系;由现代性所引致的全球化也有四个维度,而现代性与全球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有着不确定的风险,激进卷入的四种社会运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吉登斯的理论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有效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理论 制度性维度 社会运动 吉登斯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作为两种现代性理论的源头——从“物自体”看现代性及其初始可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夏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康德"物自体"范畴的两个维度以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二分法所喻示的是现代性的初步分裂,《判断力批判》则体现了弥补现代性分裂的初步尝试,提供了第一个包含张力的现代性解决方案。三大批判共同构成了现代性得以支撑的先验... 康德"物自体"范畴的两个维度以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二分法所喻示的是现代性的初步分裂,《判断力批判》则体现了弥补现代性分裂的初步尝试,提供了第一个包含张力的现代性解决方案。三大批判共同构成了现代性得以支撑的先验的批判性母体,也标志着社会关系进入哲学的视野。这使得康德成为现代性的思想家。审视现代性及其流变,可以确知,康德的"物自体"理论及其审美解决方案成为日后两种现代性理论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物自体” 康德的三大批判 两种现代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理论的方法论与建构的翻译学——论建构的翻译学之方法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邵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也可以说哈贝马斯的整个批判理论——的最大特征就是对不同学术传统和观点的沟通和综合。这种沟通和综合并不是把不同的东西简单地混同起来。本文通过对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在方法论上特征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也可以说哈贝马斯的整个批判理论——的最大特征就是对不同学术传统和观点的沟通和综合。这种沟通和综合并不是把不同的东西简单地混同起来。本文通过对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在方法论上特征的分析 ,总结出他用来实现这种沟通和综合的 3条途径 :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互补、范畴的区分和中介的结合、理论兴趣与实践兴趣的统一。以上总结不仅对于理解哈贝马斯的理论本身 ,而且对于创立与发展建构主义的翻译学都会有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理论 方法论 翻译学 哈贝马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谣言传播解析与应对
6
作者 郭旭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共4页
现代谣言传播成为现代性的一种表征,其根源不在互联网而在现实社会。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谣言传播的过程本身,不能认识到现代谣言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谣言的策略。文章从宏观的现代性理论视角,探讨现代... 现代谣言传播成为现代性的一种表征,其根源不在互联网而在现实社会。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谣言传播的过程本身,不能认识到现代谣言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谣言的策略。文章从宏观的现代性理论视角,探讨现代谣言传播的形成机制,对谣言治理提供了方向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谣言 网络传播 现代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性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反思
7
作者 彭成广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性理论的学理价值。但从已有的研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研究主题和对象有待拓展、艺术本体论维度缺失、学理探究与鲜活体验的严重失衡,本土化路径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诸多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思考并推进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新马克思主义 文化现代性理论 本土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现代性理论 被引量:14
8
作者 查尔斯.泰勒 陈通造 《哲学分析》 2016年第4期46-64,197-198,共21页
理解现代性的兴起有两种理论类型:文化的与非文化的。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将西方现代性的兴起界定为一种新文化的创生,从而推导出文化多元性和多样现代性的结论。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以理性化学说为代表,认定由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现代性模... 理解现代性的兴起有两种理论类型:文化的与非文化的。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将西方现代性的兴起界定为一种新文化的创生,从而推导出文化多元性和多样现代性的结论。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以理性化学说为代表,认定由西方历史经验得出的现代性模式是一种普遍且具有必然性的客观真理,这种现代性理论导致了种族中心主义的谬误。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的解释局限可以公共领域的兴起为例来做考察。没有相应具身理解、社会想象等背景性的框架,公共领域的兴起就将难以理解,而这些在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中都被遮蔽了。一种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借助对西方现代社会想象和具身理解的重新阐明,将证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理论 多重现代性 多元文化主义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4,共8页
在当今网络嵌入并深刻重塑现代性的网络化生存时代,现代性所导致的诸如人被理论抽象、因现实被异化而造成的理性遮蔽与感觉解放以及由拒绝规训而促使主体狂欢等的理论与实践悖论,加剧了人类"网络遮蔽"和"网络沉沦"... 在当今网络嵌入并深刻重塑现代性的网络化生存时代,现代性所导致的诸如人被理论抽象、因现实被异化而造成的理性遮蔽与感觉解放以及由拒绝规训而促使主体狂欢等的理论与实践悖论,加剧了人类"网络遮蔽"和"网络沉沦"的现代性生存困境。其网络化生存表现为两大困境,即"网络利维坦"和"网络乌托邦"。超越网络化生存困境的现代性境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的视角,通过聚焦"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活动,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逻辑;通过提升个体网络素养,在网络"人机"关系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技术性生成;通过积累网络社会资本,在网络"人际"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关系性生成;通过保有主体意识,在网络"人己"层面强化人与自我超越性生成;通过加强网络治理以及营造网络宜居生态,最终实现人的网络化生存张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生存 现代性理论 网络利维坦 网络乌托邦 网络遮蔽 网络沉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
10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现代性理论 价值 现代工业社会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 传统农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问题——詹姆逊与中国现代性道路的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世涛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5,共11页
本文梳理了西方的现代性理论(特别是复兴的现代性理论)谱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它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之间关联,并指出了我们应有的选择:强化问题意识,立足我国特定的现实,积极借鉴国外的现代性经验... 本文梳理了西方的现代性理论(特别是复兴的现代性理论)谱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它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之间关联,并指出了我们应有的选择:强化问题意识,立足我国特定的现实,积极借鉴国外的现代性经验,将外来理论与本土的现代化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优势,吸收国外现代化建设的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性理论 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 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性 詹姆逊 中国问题 现代性理论 道路 视域 现代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任教师的自我认同探究——基于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岭 王嘉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初任教师阶段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迁移过程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磨练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对促进初任教师的自我认同有着重... 初任教师阶段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迁移过程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磨练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对促进初任教师的自我认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情况来看,要提高初任教师自我认同,教师之间就应有充分的信任,同时,教师还要进行交流与合作、创造性的反思、终身学习和自我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自我认同 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如何“强起来”——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学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7,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中国"强起来"的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应当是整体的,中国不能只停留于"片面的现代性",只有全面地实现现代性,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正视这些负面效应,只有将之克服掉,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是可以也应当超越的,中国必须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还要超越现代性,通过超越现代性来使自己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必然卷入到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中国必须根据复杂现代性的现实,正确驾驭各种矛盾,使自己走向"强起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展开,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结合中国现代化实际的创造性运用,中国正在通过"驾驭资本"的实践破解如何使中国"强起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 全面的现代性 超越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秀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张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独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现代性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钰 张襄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吉登斯 "反思性现代性"理论 结构化理论 社会学 晚期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晓楠 杨海艳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8-32,共5页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或译为詹姆逊或杰姆逊)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形式>、<语言的牢笼>和<政治无意识>三部著作,被另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誉为"西方马...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或译为詹姆逊或杰姆逊)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形式>、<语言的牢笼>和<政治无意识>三部著作,被另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部曲.而<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更是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在后现代主义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明信 现代主义 文化理论 美国 现代性理论 文化大众化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匹配的学术体系——基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海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8-29,共12页
一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并力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是一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研究与开创中国式... 一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并力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是一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研究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伴随,在现实逻辑与历史逻辑的交织中谱写了现实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伟大历史。在学术史视野中审视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现实需求,中国学者在理论与现实的辩证互动中,从基于现实变革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多维”探寻转向基于理论创新的“现代性”理论资源“一元”整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构建提供了内涵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满足现实需求并实现自我创新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类哲学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被激活并在回答现实问题中焕发了生机活力,一种富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正式登场。在新发展阶段,要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在既有学术积累和思想积累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匹配的主体性的、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的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文学现代性学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金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93,共5页
新时期以来 ,我国文学现代性学理研究话语主要揭示了文学现代性提出和研究的历史背景 ,解读了现代性的一般意义和复杂内涵 ,阐发了文学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或特征。这就科学地确立了文学现代性的理念 ,对进一步发展文学现代性 ,建构现代性... 新时期以来 ,我国文学现代性学理研究话语主要揭示了文学现代性提出和研究的历史背景 ,解读了现代性的一般意义和复杂内涵 ,阐发了文学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或特征。这就科学地确立了文学现代性的理念 ,对进一步发展文学现代性 ,建构现代性文学理论 ,都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现代性 学理研究 当代文学 现代性文学理论 中国 人文精神 独立性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的现代性
1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8,共1页
张光芒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4/3)一文中说:用现代性理论重新规划现代文学史,对现代文学进行现代性视野中的价值评判,成为近年研究界的一个热门题域。事实也证明,它是当下全球化语境之下... 张光芒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4/3)一文中说:用现代性理论重新规划现代文学史,对现代文学进行现代性视野中的价值评判,成为近年研究界的一个热门题域。事实也证明,它是当下全球化语境之下重建文学史观与重写文学史的必经之路。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性理论 文学批评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从西方到中国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宪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文艺美学作为中国独特的美学学科,近年引起了学术界特别的关注。根据赛义德关于西方现代性理论引入东方国家时的"理论旅行"的四个步骤理论,自王国维从日文转移aesthetica为"美学"开始的百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 文艺美学作为中国独特的美学学科,近年引起了学术界特别的关注。根据赛义德关于西方现代性理论引入东方国家时的"理论旅行"的四个步骤理论,自王国维从日文转移aesthetica为"美学"开始的百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出现,有文化传统和文化接受的必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文艺美学 中国 西方现代性理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