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邦新命:乡土重建的现代性方案——以费孝通早期著述为中心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占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5,共10页
在西方的冲击下,近代中国陷入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面解组和严重失调的总体性危机。深受功能主义方法论和费边主义理论影响的费孝通提出了乡土重建的现代性方案。该方案主张在秉持总体性、嵌入性和主体性等原则的前提下,从重建... 在西方的冲击下,近代中国陷入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面解组和严重失调的总体性危机。深受功能主义方法论和费边主义理论影响的费孝通提出了乡土重建的现代性方案。该方案主张在秉持总体性、嵌入性和主体性等原则的前提下,从重建乡土工业出发进行渐进式改革并以此推动中国现代性和新型文明秩序的构建。在"救亡压倒一切"的历史情境中,费孝通的现代性方案未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转换。然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却折射乡土重建方案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诊断始终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乡土重建方案及其立基的问题意识、沿循的思想路径、擘画的理想图景、提出的历史命题有待在中国现代化这一"大历史"中予以完整性地重温与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冲击 乡土重建 社会有机论 现代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五四”时期新文化建构的现代性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清祥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五四”文化转型时期 ,李大钊对中国文化所作的考察与抉择 ,其目的在于使传统文化借助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互渗 ,最终达到创造新文化的目标。文化建构的内在动因是创新意识的觉醒深化 ;新文化建构的途径是“创造性转换”、“理性借鉴... 在“五四”文化转型时期 ,李大钊对中国文化所作的考察与抉择 ,其目的在于使传统文化借助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互渗 ,最终达到创造新文化的目标。文化建构的内在动因是创新意识的觉醒深化 ;新文化建构的途径是“创造性转换”、“理性借鉴”、“中西调和” ;新文化建构目标指向的转换是由“青春中华”到“第三种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新文化 现代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五四”时期新文化建构的现代性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邵书峰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8-249,243,共3页
陈独秀“五四”时期新文化建构的现代性方案 :先进性是陈独秀新文化建构的价值取向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坐标“反调和”是陈独秀建构新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义是陈独秀建构新文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陈独秀 新文化 现代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超越左右的现代性方案——张君劢的“立国之道”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力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8,153,共9页
张君劢的《立国之道》是一部回应时代变局和中国问题的反思之作。它结合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以"自由"与"权力"之平衡立论,对民族主义与阶级政治、民主政治与威权政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 张君劢的《立国之道》是一部回应时代变局和中国问题的反思之作。它结合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以"自由"与"权力"之平衡立论,对民族主义与阶级政治、民主政治与威权政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提出了一个超越左右翼的现代中国的建国方案,堪称一部大时代的大思想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现代性方案 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辩证法——从现代性方案到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11-18,共8页
现代性方案孕育于启蒙哲学 ,而现代性问题则是经典社会理论的主题 ;在现代性方案的现实展开中 ,经历了一系列辨证发展的过程 ;由于这些辨证过程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领域中的经验现实的现代性与原先蓝图中的现代性出现了很大... 现代性方案孕育于启蒙哲学 ,而现代性问题则是经典社会理论的主题 ;在现代性方案的现实展开中 ,经历了一系列辨证发展的过程 ;由于这些辨证过程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领域中的经验现实的现代性与原先蓝图中的现代性出现了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方案 革命辩证法 市民社会辩证法 宗教信仰 现代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形式”:1939~1942中国文学“现代性”方案的新想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86-192,共7页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四”新文艺基础上,整合旧形式、创制更有包容性的“民族形式”的折中方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民族形式”论争的总结和回答,是以“抗战建国”为核心提出的一整套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现代性方案。“民族形式”的论予实际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赵树理崛起的初始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五四”新文艺 旧形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现代性方案 赵树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文化方案·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5
7
作者 崔振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现代性文化方案是现代性获得启迪和拓展的精神气质,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是一个文化演进的过程。现代性文化方案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就在于将现代性价值理想以价值观的形式生成为人的内在性格和行为坐标。但是,现代性文化方案在现代境... 现代性文化方案是现代性获得启迪和拓展的精神气质,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是一个文化演进的过程。现代性文化方案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就在于将现代性价值理想以价值观的形式生成为人的内在性格和行为坐标。但是,现代性文化方案在现代境域中却呈颓废之势,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呈现低迷与困厄之势。从价值观及其教育之维,对现代性文化方案重新勾勒与赋值并期待获得救赎性意义是本文研究之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性文化方案 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颓废与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文化方案·道德教育·现代社会秩序 被引量:4
8
作者 崔振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现代性文化方案与现代性经济方案、政治方案之间应当是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必须观照人的内在价值结构秩序,即观照人的信仰与终极价值、道德人格、精神气质等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其中,道德人格是其链条... 现代性文化方案与现代性经济方案、政治方案之间应当是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必须观照人的内在价值结构秩序,即观照人的信仰与终极价值、道德人格、精神气质等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其中,道德人格是其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现代性文化方案滞后造成了现代人的德性颓废,并致使现代社会秩序的紊乱。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程应当赋予现代性文化方案应有的地位与尊严。基于这一诉求,现代性文化方案具体落实的应然途径就是实现人道德人格建构的自觉。抓住这个核心基点,就等于为现代性文化方案改变被边缘化命运找到了一条通道。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道德人格时,不仅要寻找积极的现代性文化资源的支撑,还要担承现代性文化建设的重任,既要救赎德性,又要整饬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性文化方案 道德教育 现代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快乐算术到监控社会:现代性的情感筹划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朝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8,共9页
边沁圆形监狱思想,绝非只是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规训身体与灵魂的技术图式,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意蕴。圆形监狱思想源自于"最大幸福原则",但最大幸福原则并非只是功利主义原理,更是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性方... 边沁圆形监狱思想,绝非只是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规训身体与灵魂的技术图式,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意蕴。圆形监狱思想源自于"最大幸福原则",但最大幸福原则并非只是功利主义原理,更是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性方案。在这种现代性方案中包含着以快乐算术学和情感治理术为内容的现代性情感筹划,但这种情感筹划的双重策略已经在历史上演变成现代幸福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机制。对现代性之情感筹划的揭示,将有助于展开另一种现代性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社会 最大幸福 快乐算术 现代性方案 情感筹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0
作者 朱水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 现代性批判 现代性方案 哈贝马斯 进化论 中国形象 思想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主题及其古典传统的创新——兼论社会学理论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建立 被引量:8
11
作者 文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2,共6页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其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就体现为以“现代社会”为范本进行“现代性方案”的建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进。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并由此深...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其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就体现为以“现代社会”为范本进行“现代性方案”的建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进。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到了一贯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为特征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传统上。社会学要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并对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就必须重新反思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在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传统的重建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研究范式 古典传统 创新 主题 社会转型 现代化实践 现代性方案 全球化浪潮 历史性变革 现代社会 人类社会 研究传统 社会现实 理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詹艾斌 徐红民 董红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95,共5页
文学主体论的根本性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其建构的人学向度是明显的。在特定层面上说,文学主体论体现的就是刘再复的人学思想观。历史地看,它是一种关于"人的现代化"设计的较为积极的现代性方案;但同时,这一理... 文学主体论的根本性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其建构的人学向度是明显的。在特定层面上说,文学主体论体现的就是刘再复的人学思想观。历史地看,它是一种关于"人的现代化"设计的较为积极的现代性方案;但同时,这一理论在人学问题的思考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主体性是流动的、多样的。当前,我们应该致力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目的论视野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论 人学向度 个体主体性 现代性方案 目的论视野中的主体性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