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枣诗论中的现代性反思与自我构建——以“元诗”概念为中心兼及其他
1
作者 侯乃琦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6,共6页
引言近年来,张枣的诗受到颇多关注,对于张枣诗歌研究的角度包括:诗歌的对话性,化欧化古的诗艺,结合生平事迹的传记性分析,对“元诗”的理论建构与诗歌实践,与译作有关的问题。相较于张枣的诗,张枣的诗论讨论得相对较少,或许是因为张枣... 引言近年来,张枣的诗受到颇多关注,对于张枣诗歌研究的角度包括:诗歌的对话性,化欧化古的诗艺,结合生平事迹的传记性分析,对“元诗”的理论建构与诗歌实践,与译作有关的问题。相较于张枣的诗,张枣的诗论讨论得相对较少,或许是因为张枣的诗歌理念已经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亚思明是《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的译者,她对张枣的诗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亚思明在《“现代性的追寻”——以“元诗”意义上的抒情“我”为中心的张枣诗学》^((1))一文中,提炼出张枣诗论表达的核心诗学观念,即抒情“我”的构建、“元诗”理论的构建、“元诗”与“纯诗”的异同。亚思明还在《张枣的“元诗”理论及其诗学实践》^((2))等文章中阐明她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艺 张枣 元诗 现代性反思 自我构建 传记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的社会想象:媒体反身叙事与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基于新冠肺炎事件的报道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梅兰 陈先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媒体对灾难及其与人类复杂的联系缺乏普遍叙述,媒体叙事能否引起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和学习值得深入研究。引入反身性理论,从"持续反思、主体性呼唤、情感真实、反身科学化"四个面向对新冠疫情的媒体叙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体... 媒体对灾难及其与人类复杂的联系缺乏普遍叙述,媒体叙事能否引起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和学习值得深入研究。引入反身性理论,从"持续反思、主体性呼唤、情感真实、反身科学化"四个面向对新冠疫情的媒体叙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反身叙事引起社会对灾难持续、流动的反思,完成灾难主体性身份的回归,形成灾难的情感动力,促进灾难的社会启蒙。媒体反身性叙事将社会引入灾难的现代性反思之中,建构了灾难的社会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叙事 反身性 灾难 现代性反思 社会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许烨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70-73,共4页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意义与希望;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区共生成命的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 生成 教师角色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反思:生态文学书写的潜在主调——以贾平凹、叶广芩、红柯为中心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春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文学中的生态书写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映,也是对生态危机发生根源的一种探索与反思。陕西当代文学中,涌现了像贾平凹、叶广芩和红柯等以生态叙事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以生态为视角反思现代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文明的冲击与挤... 文学中的生态书写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映,也是对生态危机发生根源的一种探索与反思。陕西当代文学中,涌现了像贾平凹、叶广芩和红柯等以生态叙事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以生态为视角反思现代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文明的冲击与挤压,在动物伦理叙事中展开对人类片面主体性的批判,以崇尚自然、敬畏神性为药方来救治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焦虑、压抑,为世俗人性招魂。现代性反思成为了陕西当代文学生态书写的主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反思 贾平凹 叶广芩 红柯 生态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年梁启超的文化自觉——《欧游心影录》的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力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8,共8页
梁启超在战后游历欧洲途中撰写的《欧游心影录》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部全面反思现代性的思想杰作。欧战的惨剧促使梁反思西方自由主义、进化论、功利主义、国家主义之崇尚竞争和膜拜力量的流弊,这些19世纪流行的欧洲思想曾是他倾力... 梁启超在战后游历欧洲途中撰写的《欧游心影录》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部全面反思现代性的思想杰作。欧战的惨剧促使梁反思西方自由主义、进化论、功利主义、国家主义之崇尚竞争和膜拜力量的流弊,这些19世纪流行的欧洲思想曾是他倾力输入的振兴中国的药石。毁灭人类的世界大战终于警醒了这位现代文明的盗火者,使他认清了这些西学的严重弊端,并对其持反思和批判态度。梁的现代性反思,最振聋发聩的是对迷信"科学万能"之科学主义的批判。他反思欧洲人崇信科学万能的科学主义迷思,进而批判了科学主义侵蚀宗教和哲学而导致物质主义人生观及信仰危机之弊。晚年梁启超的战后欧游开启了其反思现代性和创造新文明的文化自觉的思想之旅。但他并没有由此而转变为一个反现代的保守主义者,他仍然是一个追寻进步的现代主义者,确切地说是一个审慎的现代主义者,只不过多了几分暮年反思现代性的忧患意识。五四时期梁启超的战后反思是一位中国启蒙先驱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欧游心影录》 现代性反思 新启蒙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反思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国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哲学的对话、沉思内含着建构性的原则,后者以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形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当代的哲学建构既需要世界哲学的视域,也涉及现代性的反思,按其实质,这种反思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自我批判。在哲学的层面,现代性的反思往... 哲学的对话、沉思内含着建构性的原则,后者以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形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当代的哲学建构既需要世界哲学的视域,也涉及现代性的反思,按其实质,这种反思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自我批判。在哲学的层面,现代性的反思往往指向文化的分化、存在图景的抽象化等问题,而对此的回应,则在历史与逻辑双重意义上构成哲学建构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建构 现代性反思 自我批判 文化分化 现代文化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问题》与现代性反思——从罗素访华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薇臻 杨莉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144,共8页
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访问,并在归国后出版著作《中国问题》阐述自己的中国观。罗素在此书中对中国人热爱和平、洒脱冲淡、耐力十足的性格特点予以充分褒扬,并提出以中国式人生观对抗西方机械的人生观,体现出罗素反思现代性的强... 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访问,并在归国后出版著作《中国问题》阐述自己的中国观。罗素在此书中对中国人热爱和平、洒脱冲淡、耐力十足的性格特点予以充分褒扬,并提出以中国式人生观对抗西方机械的人生观,体现出罗素反思现代性的强烈意识,使得他成为西方反思现代性链条上的重要一员,也表明中国元素参与构建了西方现代性的历程。同时,其褒扬、赞美中国式人生观和中国文明的主张亦与中国的"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有所契合,其中蕴含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有力地矫正了文化激进主义全盘西化的主张,在搏击和张力中构成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契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中国问题》 文化保守主义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哲学视域下劳动观念的嬗变及现代性反思——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总结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5,共8页
在经济哲学视域下,劳动观念的变迁不仅体现出中国现代性发育的特殊轨迹,更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劳动观念进行经济哲学追问,可以为我们研判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性伦理观念变革趋势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坐标。改革开... 在经济哲学视域下,劳动观念的变迁不仅体现出中国现代性发育的特殊轨迹,更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劳动观念进行经济哲学追问,可以为我们研判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性伦理观念变革趋势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坐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劳动观念的嬗变主要体现为三个向度:一是劳动范畴外延扩大、内涵加深;二是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建立,使劳动伦理呈现复杂的形态;三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成为劳动观念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观念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哲学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完成的现代性反思——《姜天民文集》读后
9
作者 李遇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3,共10页
在一九八○年代的中国文坛,姜天民曾经是一个十分闪亮的名字。倘若置之于同时期的湖北文坛,姜天民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将。姜天民是凭借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第九个售货亭》而为全国读者所熟知的,他的南方小城镇... 在一九八○年代的中国文坛,姜天民曾经是一个十分闪亮的名字。倘若置之于同时期的湖北文坛,姜天民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将。姜天民是凭借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第九个售货亭》而为全国读者所熟知的,他的南方小城镇叙事系列《小城里的年轻人》《失落在小镇上的童话》等作品给他带来了最初的文学荣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反思 文集 中国文坛 获奖作品 短篇小说 小城镇 年轻人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性反思》(硕士学位论文)
10
作者 毛丹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性反思 硕士学位论文 文学史研究 九十年代 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性 现实语境 张力中 近三 西方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反思
11
作者 刘同舫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3,共5页
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与中国自身问题密切相关,需要深入反思。近年来,国内学者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视野,揭示现代性问题的根本困境,并从马克思哲学的路径反思现代性,最终将这种积极反思的成果渗入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取... 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与中国自身问题密切相关,需要深入反思。近年来,国内学者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视野,揭示现代性问题的根本困境,并从马克思哲学的路径反思现代性,最终将这种积极反思的成果渗入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梳理和挖掘其研究资源,无疑具有理论意义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80后世代小说中的后现代精神及现代性反思——以陈又津、黄崇凯、叶覆鹿的小说为观察对象
12
作者 张帆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台湾80后作家的书写继承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历史脉络,展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经验和感觉结构,具有台湾社会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美学特征,从世代的角度揭示现代性或者说后现代性与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标志着80... 台湾80后作家的书写继承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历史脉络,展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经验和感觉结构,具有台湾社会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美学特征,从世代的角度揭示现代性或者说后现代性与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标志着80后世代作家对于现代性转变的积极介入。他们对自我困境的描绘,不仅是现代生活焦虑感的具体表现,也是晚期资本主义深层精神危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80后 现代性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反思视野中的电影《阿凡达》
13
作者 刘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57-58,共2页
很多人把《阿凡达》看成是一个外星球版的《泰坦尼克号》,认为导演卡梅隆不过是以煽情故事和科幻奇观取悦全球观众。笔者却认为,卡梅隆在《阿凡达》剧中将故事的寓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泰坦尼克号》剧中的故事原型是爱情,人类的灾... 很多人把《阿凡达》看成是一个外星球版的《泰坦尼克号》,认为导演卡梅隆不过是以煽情故事和科幻奇观取悦全球观众。笔者却认为,卡梅隆在《阿凡达》剧中将故事的寓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泰坦尼克号》剧中的故事原型是爱情,人类的灾难和遭遇只是作为背景出现来用以检验爱情的伟大,因此是自然在惩罚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反思 《泰坦尼克号》 电影 故事原型 爱情 人类 煽情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迹·笨小孩》:城市化进程中的疾病叙事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9-63,共5页
《奇迹·笨小孩》于2022年2月春节档上映,讲述了小人物景浩在深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最终创造奇迹的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为国家电影局2021年重点电影项目和建党百年的献礼片,这部影片不仅全景式展现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崛起... 《奇迹·笨小孩》于2022年2月春节档上映,讲述了小人物景浩在深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最终创造奇迹的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为国家电影局2021年重点电影项目和建党百年的献礼片,这部影片不仅全景式展现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崛起与高速发展,还把以景浩为主的众多小人物放置于传奇叙事中,有效地将现实题材电影与商业类型片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 现代性反思 经济崛起 春节档 商业类型片 传奇叙事 小人物 全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的现代性反思
15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1-231,共1页
俞吾金撰文《现代性反思的思想酵素——从青年黑格尔的眼光看》指出,黑格尔是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看待的第一位哲学家,他对现代性问题的探索始于青年时期。从总体上看,青年黑格尔对现代性的反思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之所以如此,从客... 俞吾金撰文《现代性反思的思想酵素——从青年黑格尔的眼光看》指出,黑格尔是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看待的第一位哲学家,他对现代性问题的探索始于青年时期。从总体上看,青年黑格尔对现代性的反思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之所以如此,从客观上看,在青年黑格尔时代,现代性还刚刚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还没有作为问题进入同时代思想家们的视野中,因而它的许多特征还远未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反思 青年时期 黑格尔 现代性问题 俞吾金 哲学家 思想家 面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汉》:现代性问题的寓言反思
16
作者 桂昕翔 《电影评介》 2012年第3期27-29,共3页
《硬汉》是一部寓言电影。主人公老三是一个寓言符号,老三笃信自己是为消灭社会邪恶而存在的一种力量,并积极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的故事,寄予了创作者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辩证反思。艺术表现手法的成功,则使影片获得了消费可能性。这是一部... 《硬汉》是一部寓言电影。主人公老三是一个寓言符号,老三笃信自己是为消灭社会邪恶而存在的一种力量,并积极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的故事,寄予了创作者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辩证反思。艺术表现手法的成功,则使影片获得了消费可能性。这是一部艺术性和消费性双具的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汉》 寓言 现代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与破困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正青 蒋文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3,共12页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论,风险可以被看作现代性制度的内在变量,通过加强对制度的反思性监测,以激进的参与态度对反思性的制度进行再生产,为破解师德制度建设所面临的规则困境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具体而言,高校破解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需增强制度的反思性意识,从制度结构、价值取向、规则运行、目标达成等方面突破,以实现师德制度建设与师德养成的双向共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制度建设 师德失范 制度正义 现代性规则困境 反思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域与重构:反思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与哲学视域 被引量:24
18
作者 任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反思现代性出现了本土化的"脱域"与"重构"两大特征。所谓本土的"脱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正处在一种"时空倒错"的格局中,原本在西方依次出场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在新... 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反思现代性出现了本土化的"脱域"与"重构"两大特征。所谓本土的"脱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正处在一种"时空倒错"的格局中,原本在西方依次出场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在新全球化语境中于中国共时出场或错序出场;所谓"重构",即与全球一系列后现代特征对接的中国现代化既不是经典现代性,也不是后现代,也不是西欧"新现代"或"反思的现代性"的跨界平移,而是立足中国本土的"新现代性",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土风格的中国问题,需要我们以中国立场、全球视域来观察中国问题,建立中国新现代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现代性 中国问题 哲学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本质观的重建及其教育学意蕴——超越后现代的反思的现代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健壮 李森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9,共10页
知识的本质观是关于知识本质的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观点。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是近代以来,对中国知识教育及教育学研究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观点。当前,由于其知识信仰的本质主义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 知识的本质观是关于知识本质的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观点。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是近代以来,对中国知识教育及教育学研究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观点。当前,由于其知识信仰的本质主义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产生背景—现代性及其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超越于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以其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知识本质观进行了彻底地反思、批判与解构。然而,这种知识本质观仍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点,必须对其产生的核心背景—后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思的现代性超越于二者,在包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合理要素的基础上,兼容知识的相对性、动态开放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情境性、共识性以及不确定性六个维度重建了新型的知识本质观。据此,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学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性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论争,进行深刻地教育学反思与批判,走向反思的现代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本质观 现代性 现代性 反思现代性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现代性:现代性社会基础的解构与重建
20
作者 洪晓楠 林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学界逐渐形成了三种话语系统:后现代、多元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其中,反思现代性思潮批判高度现代性的抽象理论,它从分配逻辑、个体化进程和政治的领导角色等三个方面对现代性的社会基础提出质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学界逐渐形成了三种话语系统:后现代、多元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其中,反思现代性思潮批判高度现代性的抽象理论,它从分配逻辑、个体化进程和政治的领导角色等三个方面对现代性的社会基础提出质疑。反思现代性诉求一种"虚无的基础",这个基础是由一种新的理性所构筑的,并通过确定性判断和反思性判断同时完成解构与重建。这种反思现代性对于重新构建现代社会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也成为风险文化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现代性 确定性判断 反思性判断 风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