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胡怀琛、周作人现代小诗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东方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
文摘
1920年代,以胡怀琛和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小诗研究,是新诗诞生以来第一次对传统诗学的认真反思,同时又是对西方诗学的深层次思考。他们的研究既有相同之点,又具相异之处。特别是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今日看来,它们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胡怀琛
周作人
现代小诗
现代诗歌
-
Keywords
Hu Huai-chen
Zhou Zuo-ren
modern poetry
modern poems and songs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手机短信:中国现代小诗发展新机遇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曾洪伟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111-112,共2页
-
-
关键词
手机短信
现代小诗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现代小诗审美浅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金宏宇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41-43,共3页
-
文摘
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国新诗的巨流里交汇着一股清澈的溪流,她时隐时现,婉转曲折。我指的是那种短至一行,长则六、七行的现代小诗。从影响上讲,这种小诗受惠于希腊诗铭、日本俳句、印度泰戈尔的小诗及中国古代乐府绝句和小令;从范围上讲,这种小诗包括小诗派小诗、湖畔派小诗、苏区街头小诗及其他诗人的小诗;从类型上讲,这种小诗可分为抒情型、哲理型和鼓动型。这种小诗虽然有其致命的弱点,但是其独特的艺术风姿给中国新诗增添了奇异的光彩。 一、小巧的、完整的、放大的美 现代小诗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小巧。在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情感“象电光底一闪,象燕子的疾飞。”这种生活中真实、常见的情态,用短可一行,长可三五行、六七行的小诗去表现再好不过。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把瞬间即逝的情感凝固在一个小巧而精美的形式里。这种合目的、合规律的小巧必会给欣赏者带来惊奇的美感。如:“
-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诗
节奏
审美
宗白华
日本俳句
短诗
朱自清
中国新诗
二十年代
长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论艾青的小诗
- 4
-
-
作者
余水清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1-66,87,共7页
-
文摘
在艾青的诗歌作品中,有一百来首不满百字的短诗——“一叶诗”,散见于各个时期艾青的诗集或其它刊物上。这些小诗,语言精美流畅,意象鲜明生动,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读之意味深长,令人赞赏不巳。虽然其中的多数篇章似乎只是诗人偶尔为之(有时也见刻意经营)的几声低唱,但把它们集中起来看,其题材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技巧之纯熟。
-
关键词
小诗创作
诗歌创作
中国现代小诗
诗歌作品
语言
意象
新生活
执着追求
咏物诗
仙人掌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