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历程再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照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80,共22页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先是被禁止,后被允许在贫困地区推广,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尽管这一过程的根本动力在广大农民,但不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农民选择双包到户。实际上,根据各地双包到户推行的实际情况,中央在每个阶段都给予了明确的政...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先是被禁止,后被允许在贫困地区推广,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尽管这一过程的根本动力在广大农民,但不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农民选择双包到户。实际上,根据各地双包到户推行的实际情况,中央在每个阶段都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指导,经历了三次政策转向。中央关于双包到户的政策转向也在各省的政策规定中反映出来,各省的相关政策规定虽不是亦步亦趋,但也基本与中央保持一致。三次政策转向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人受限于包产到户仅适用于经济贫困地区的认识,意在限制双包到户的范围。但实践最终证明双包到户并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双包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被引量:26
2
作者 兰虹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7,28,共11页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 (土地 )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 ,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 (土地 )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 ,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所有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 ,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 ,由 1 5年变为 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 ,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应该是在土地国家终级所有的前提下 ,强化农民现有土地长期使用权 ,并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比例 耕作技术 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建新 王荣晶 +1 位作者 雷宏军 杨宝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42,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研究将为我国选择正确的制度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爱娟 方浩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72,共4页
农民自主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具有产生之初的显著功效。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原因及其内在缺陷,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 农民自主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具有产生之初的显著功效。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原因及其内在缺陷,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国家与农民两个经济利益行为主体博弈的角度,重点分析家庭的经济功能,重新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原因,推理出生存导向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同时就具备了内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 农业经济 农村土地制度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开拓了新路子
5
作者 罗雍 戴达远 《求实》 1984年第2期14-15,共2页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子。它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种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 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 我国农业现代 马克思主义 新路子 承包 工分制度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赴比利时、法国考察农牧业后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子修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5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农业现代 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 比利时 家庭农场 管理与服务 农民 生产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分析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丰 张雅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34-4736,4752,共4页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经营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现象,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市场体系的协调性分析,提出了市场经济和中国贸易经济条件下土地经营的绝对农场制和相对农场制2种改进模式。在中国现今条...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经营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现象,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市场体系的协调性分析,提出了市场经济和中国贸易经济条件下土地经营的绝对农场制和相对农场制2种改进模式。在中国现今条件下,这2种模式都可以很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规模经济 农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变迁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威漩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规模碎化、农地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产权的凝固性说明这一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同时也昭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构建边界清晰的、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邓正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土地产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一系列土地权益所组成的权利束。土地产权制度是对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等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进行划分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其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或者必然由一种形式向... 土地产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一系列土地权益所组成的权利束。土地产权制度是对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等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进行划分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其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或者必然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的问题。土地产权制度问题,本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国家性质的适应问题;是生产方式与传统文化的适应问题。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土地流转增值权运行不畅等问题,完全能够在秉持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之下得到解决。通过科学配置和规范落实不同权利主体所拥有的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农民权利、实现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综合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再思考——基于沙洲坝档案和口述史的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47-154,共8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制度,其根源在于它能够"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这既是对新中国农业经济体制变革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今后制定和实施农业及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制度,其根源在于它能够"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这既是对新中国农业经济体制变革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今后制定和实施农业及农村政策的根本原则与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正确认识农民及农民意识,充分尊重和积极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要正确认识农业家庭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农业家庭经济;要进一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家庭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家庭经营 农民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松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一个农产品的短缺时期,而农产品的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由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乡镇企业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后乡镇企业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这一两难困境最终呈现,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 粮食安全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运行及走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素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06,共2页
我国是一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更是困扰“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归... 我国是一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更是困扰“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归属和使用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适合农村生产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运行状况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进行阐释的不多,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恰恰是党和国家制定土地政策、调整土地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历史唯物主义 运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革命和建设 土地问题 农村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缺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悦 陈占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制度缺陷 双层经营体制 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制度 中国农村 社会生产力 统筹安排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趋势分析——基于萍乡农业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刘静华 贾仁安 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709-17713,17751,共6页
结合1978~2007年萍乡农业发展的数据,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4个优点,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4个成长制约上限,给出了其发展趋势的7种观点,对比了现代化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传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模式,有力地说明了新家庭农场... 结合1978~2007年萍乡农业发展的数据,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4个优点,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4个成长制约上限,给出了其发展趋势的7种观点,对比了现代化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传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模式,有力地说明了新家庭农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农场 经济学 优势与成长制约上限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规范
15
作者 石成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9-24,共6页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八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剖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入手,结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认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租赁性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分离是必然的...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八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剖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入手,结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认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租赁性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分离是必然的,它有利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租赁经营的性质,可以明确土地是一种特殊商品,必须有偿使用,这就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建成新的符合商品经济指向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可以通过土地市场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等来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商品经济的紧密结合,从而用商品经济的原则和规律来规范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商品经济 使用权 租赁经营 土地所有者 农民 家庭经营 土地所有权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何以确立——一个“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的分析视角
16
作者 王岩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以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和"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为此,从"大传统"与"小传统&qu...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以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和"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为此,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基于"小传统"的排他性、"大传统"容纳性及二者互动等维度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排斥建构了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微观基础;"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渐进式接纳确立了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则是内嵌于承包责任制形成过程的文化机理。为发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双向推动作用,从传统改造、文化协调和提高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传统” “小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田制”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形式
17
作者 王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共2页
“两田制”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形式王屹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地区时原来实行的家庭联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完善,实行"两田制",把集体土地重新划分为两大部分──口粮田和承包田.口粮田是给农民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不... “两田制”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形式王屹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地区时原来实行的家庭联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完善,实行"两田制",把集体土地重新划分为两大部分──口粮田和承包田.口粮田是给农民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不承担任何税、费;承包田由集体重新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两田制” 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经济发展 土地使用制度 适度规模经营 承包土地 开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政策演进的多源流理论分析--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成峡 邓正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6,共7页
本文通过引入多源流理论,应用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政策之窗等关键概念,对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的调整提出了一个演进论分析。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演进受到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等三条源流的合力作用,当这... 本文通过引入多源流理论,应用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政策之窗等关键概念,对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的调整提出了一个演进论分析。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演进受到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等三条源流的合力作用,当这三条源流交汇的时候,政策之窗便会开启,从而为农地产权政策的演进创造了历史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政策演进 多源流理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制度变迁的机理与合约分析:生产队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宝亮 邓宏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8,166,共10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队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制度变迁 激励 税费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元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8-43,共6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一次大改革,是农业合作化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在这个伟大变革面前,曾有人迷惑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一次大改革,是农业合作化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在这个伟大变革面前,曾有人迷惑不解,说什么“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现在有人说,“合作经济名存实亡”、“有集体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农业生产责任制 包干到户 包产到户 一号文件 统一经营 新发展 联产承包 行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