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对现代学术文化的贡献——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东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1,共10页
鲁迅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坛的“旗手和主将”之一,而且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重镇”,但目前学界对于后者或重视不够,或模糊不清,有人认为鲁迅是西方文化的“拥趸”,有人认为他持新比旧好的进化论式文化观念,有人认为他只顾挖传... 鲁迅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坛的“旗手和主将”之一,而且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重镇”,但目前学界对于后者或重视不够,或模糊不清,有人认为鲁迅是西方文化的“拥趸”,有人认为他持新比旧好的进化论式文化观念,有人认为他只顾挖传统文化的“祖坟”,且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其实,鲁迅对现代文化,特别是现代学术文化的建设有着周全而深刻的思考,在当下现代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鲁迅对现代学术的贡献,值得我们重视。本文拟围绕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古代小说研究论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现代学术文化 鲁迅 中国现代学术 现代文化建设 古代小说研究 “拥趸”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2
作者 刘殿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如今,这一惨案已过去整整60年。为了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了"闻一多殉难6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本期文学版特... 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如今,这一惨案已过去整整60年。为了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了"闻一多殉难6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本期文学版特从会议论文中组织了这一组笔谈。其中,闻黎明的《美国对李公朴、闻一多被刺事件的反应与对策》,回到历史现场,仔细分析了李闻惨案后美国的反应与对策,有助于透视当时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整合与变动。陈国恩的《书信中所呈现的闻一多人格》则从解读闻一多的书信入手,详尽分析了闻一多的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人格。李乐平的《闻一多前期新诗理论的贡献》认为,作为诗论家的闻一多在其前期提出的艺术观点都有针对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乔彬、赵晓岚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研究了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重点强调了闻一多的学术史贡献。刘殿祥的《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则在中国现代学术史背景下观照闻一多的学术史价值,很有针对性。许祖华、孙红震的《闻一多大学教育理念的现代意蕴》研究了作为大学文学院院长与教授的闻一多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术文化 闻一多 中国 现代学术 学术研究 先秦诸子 未完成性 民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杨新刚 李钧 季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齐鲁文化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传统文化 当代文学 文化资源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文科学立场看中国当代学术文化的走向
4
作者 李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2 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发生过三个标志性事件 ,遂使思想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仍处于一个转型期。考察当代学术文化的演生 ,可以发现有如下变迁 :从单一信仰转变为多元价值 ,从激进主义转变为保守主义 ,从思想转变为学问 ,从... 2 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发生过三个标志性事件 ,遂使思想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仍处于一个转型期。考察当代学术文化的演生 ,可以发现有如下变迁 :从单一信仰转变为多元价值 ,从激进主义转变为保守主义 ,从思想转变为学问 ,从人文转变为技术 ,从拿来引进到建立本位文化。展望中国学术文化的前景 ,可以预计有如下变动 :国际化 ,规范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学术文化 转型期 变迁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文化背景中的学者研究——评余三定《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
5
作者 李灿朝 刘振球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94-94,共1页
余三定先生专著《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对新时期以来兴起的学者研究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小结。这部对于学术研究进行的“学术研究”,辑集了著者90年代以来在学者研究这... 余三定先生专著《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对新时期以来兴起的学者研究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小结。这部对于学术研究进行的“学术研究”,辑集了著者90年代以来在学者研究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的理论成果,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余三定 学术观点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学术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冯友兰 学术活动 学术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 被引量:1
6
作者 蔡仲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7-73,共7页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亦读可称新学之地理普及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先生 “六书” 毛泽东 清华大学 《新理学》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马克思主义 所以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局限
7
作者 周仁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1,共9页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起源于《新青年》,在胡适所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中蔚为大观。胡适是现代学院派学术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疑古证古,评古论今;实证主义,科学至上;反体系建构,论说观点化、实用化;反对唯心主义,否定形而上学,...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起源于《新青年》,在胡适所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中蔚为大观。胡适是现代学院派学术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疑古证古,评古论今;实证主义,科学至上;反体系建构,论说观点化、实用化;反对唯心主义,否定形而上学,成为现代学术文化思想建构和方法论变革的重心。此等现代学术文化遗产,需要当代学术界认真反思和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术文化 胡适 文化 学术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的现代性——评20年代泰戈尔与陈独秀的冲突
8
作者 任惠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80,共6页
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 ,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将以二重性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美〕 艾恺GuyS .
关键词 现代 20年代 泰戈尔 陈独秀 二重性模式 现代学术文化 科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吴定宇著《学人魂——陈寅恪传》
9
作者 朱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读吴定宇著《学人魂———陈寅恪传》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上海200433)按照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传统,在两个时代交替之际,判断某个人物属于哪一时代,并不依他生活的年代,而是据他对其中某个政权的认同态度。象郑思肖... 读吴定宇著《学人魂———陈寅恪传》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上海200433)按照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传统,在两个时代交替之际,判断某个人物属于哪一时代,并不依他生活的年代,而是据他对其中某个政权的认同态度。象郑思肖、林景熙等人,在元代过的日子都比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学术独立 学人 现代学术文化 历史编纂学 学术成就 本位观念 “学院派” 王国维 黄宗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
10
作者 曹立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曹立志编修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文化传统,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孔子编纂《春秋》始,就有2000多年正式纂修史志的记载。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政府极其...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曹立志编修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文化传统,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孔子编纂《春秋》始,就有2000多年正式纂修史志的记载。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政府极其重视这项事业,成立了中国地方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社会科学院 辽宁省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修志工作 日本帝国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证三联传统 弘扬韬奋精神 《三联经典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柳斌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11
作者 朱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9-69,共1页
本刊讯6月2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承办的见证三联传统,弘扬韬奋精神——《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柳斌杰首先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三联... 本刊讯6月2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承办的见证三联传统,弘扬韬奋精神——《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柳斌杰首先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三联经典文库》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表示敬意。他说,三联书店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出版的重要力量,自1932年创建以来,始终以人文情怀关注现实、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出版了大量具有重要思想文化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座谈会 韬奋精神 柳斌杰 文库 传统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新闻出版总署 现代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