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萧公权:会通中西古今的学术典范——兼论会通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 |
肖俊
|
《学术界》
CSSCI
|
2004 |
2
|
|
2
|
“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序《“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一书 |
何兆武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3
|
论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及可行性 |
张光芒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4
|
中国共产党学术史:中共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 |
黄顺力
李方祥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报刊史与学术史 |
李帆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王瑶学术思想中的鲁迅影响——基于现代文学学术史视野的一种考察 |
刘世浩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
刘殿祥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早期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与外国学术思想 |
吴汉全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0
|
刘文典与陈寅恪学术交往述论 |
王川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1
|
胡适思想的多维透视──读胡晓著《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
朱寒冬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1
|
|
12
|
选本、“以诗存史”与伟大抗战诗篇——闻一多《现代诗抄》的选本学意义及其批评价值 |
程国君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严复与中国政治学的起源——以严氏《政治讲义》为中心的考察 |
吴汉全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1920年井田制辩论: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 |
陈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5
|
傅斯年与郭沫若 |
王戎笙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6
|
美国对李公朴、闻一多被刺事件的反应与对策——李闻惨案再研究之一 |
闻黎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从主流到边缘: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史料考订派 |
蒋海升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8
|
高一涵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吴汉全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9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反思与重构 |
陈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20
|
论鲁迅文学史研究的传承与超越 |
朱建国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