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述论(1919—1949)
1
作者 张强 冯效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6,共6页
中国现代声乐表演艺术是“中西融合”观念的产物,在经过自身探索与成型、积累与繁荣、成熟与高峰的百余年历程之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表演艺术风格,体现出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特质。因此,对中国现代... 中国现代声乐表演艺术是“中西融合”观念的产物,在经过自身探索与成型、积累与繁荣、成熟与高峰的百余年历程之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表演艺术风格,体现出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特质。因此,对中国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纵向”梳理与总结,归纳与反思,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音乐文化内涵,力求对当下中国现代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声乐表演艺术 演唱风格 审美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乐对现代声乐表演实践的启示
2
作者 王玲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418-418,共1页
随着当前文化表演的艺术内涵不断成熟,加上大众对声乐艺术的认知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今在进行具体的声乐表演实践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将系统化的情感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融合和全面创新,从而实现该艺术... 随着当前文化表演的艺术内涵不断成熟,加上大众对声乐艺术的认知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今在进行具体的声乐表演实践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将系统化的情感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融合和全面创新,从而实现该艺术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现代声乐表演实践活动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通过对现代声乐表演实践活动的问题不足认知,结合传统茶乐艺术的具体特征认知,从而分析传统茶乐艺术对现代声乐表演实践活动的具体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乐 现代声乐 表演实践 创新启示 情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的板式在现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来说,学习和继承戏曲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民族声乐植根于戏曲音乐的土壤中,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作为一名声乐演唱的学习者,学习戏... 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来说,学习和继承戏曲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民族声乐植根于戏曲音乐的土壤中,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作为一名声乐演唱的学习者,学习戏曲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课。明魏良辅《曲律》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见板式的运用是戏曲音乐中的一大特点。对于现代声乐作品及其演唱实践而言,戏曲板式的运用随处可见,而正是板式的运用,又使得这些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本文除了对各种板式的形式、特点进行阐述外,重点是要探讨这些板式在现代声乐作品,包括新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及其他类型声乐作品中的运用和怎样运用情况,以及这种运用所体现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 民族声乐 现代声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声乐理论视角下的传统古典采茶歌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殷斌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95-95,共1页
在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其中所诠释和表达的多项元素,与茶文化元素、舞蹈艺术、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深厚融合,从而实现了整个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中真实情感的本质化流露。本文拟从现代声乐理论的具体内涵观点认知入手,... 在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其中所诠释和表达的多项元素,与茶文化元素、舞蹈艺术、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深厚融合,从而实现了整个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中真实情感的本质化流露。本文拟从现代声乐理论的具体内涵观点认知入手,结合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的具体特征和时代内涵理解,从而站在现代声乐理论角度中探究传统古典采茶歌艺术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声乐理论视角 传统古典 采茶歌 美学内涵 艺术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表演对现代声乐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平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2期112-112,共1页
在我们分析茶艺表演艺术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多种影响时,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该茶艺表演,不仅能够发展成为现代声乐的重要素材,同时也能够为该艺术的表达与理解,提供情感上的借鉴与包容。本文拟从茶艺表演活动的人文内涵与艺术底蕴分析入手... 在我们分析茶艺表演艺术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多种影响时,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该茶艺表演,不仅能够发展成为现代声乐的重要素材,同时也能够为该艺术的表达与理解,提供情感上的借鉴与包容。本文拟从茶艺表演活动的人文内涵与艺术底蕴分析入手,结合现代声乐艺术的多种内涵认知,通过探究茶艺表演对现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多种影响,从而分析现代声乐发展机制中茶艺表演的融合机制和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现代声乐艺术 发展机制 影响思路 人文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融合 民族神韵——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属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海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现代民族声乐是指20世纪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演唱体系,并为广大的中国民众所欢迎。它不仅继承了传统... 现代民族声乐是指20世纪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演唱体系,并为广大的中国民众所欢迎。它不仅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风格和传统声乐的演唱方法,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了欧洲美声科学的发声方法,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原则。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问题,必须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属性的层面上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声乐 文化属性 艺术内涵 审美原则 继承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入”与“走出”——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婷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1,共2页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根基和艺术神韵,自"学堂乐歌"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开始向西方声乐文化靠拢,这种学习与融合主要通过国内仅有的几个专业音乐院校来得以实现,并且这种交融迅速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根基和艺术神韵,自"学堂乐歌"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开始向西方声乐文化靠拢,这种学习与融合主要通过国内仅有的几个专业音乐院校来得以实现,并且这种交融迅速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成为之后国内所有音乐院校声乐演唱与教育的主流。如今,这种声乐文化的融合在其漫长的"化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又开始滋生了另一种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思维,即走出西方声乐文化的阴影。文章正是基于这一个文化背景,就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 文化融合 偏见与问题 走出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庭抗礼走向融合——1950年至1966年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述评
8
作者 张强 冯效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中国声乐表演艺术是“中西融合”观念的产物,在经过自身探索与成型、积累与繁荣、成熟与高峰的百余年历程之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表演艺术风格,体现出其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特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 中国声乐表演艺术是“中西融合”观念的产物,在经过自身探索与成型、积累与繁荣、成熟与高峰的百余年历程之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表演艺术风格,体现出其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特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演唱艺术中国化的重要形成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因此,对中国声乐表演艺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纵向”梳理与总结,归纳与反思,则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音乐文化内涵,力求对当下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声乐表演艺术 演唱风格 审美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种“民族声乐”之文化品格及背景
9
作者 张曼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中国有两种民族声乐,一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民族声乐,一种是“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现代民族声乐。两种民族声乐缘起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品格和特征,不能按同一美学标准、价值理念来评判,不能以同一模式来改造,否则将... 中国有两种民族声乐,一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民族声乐,一种是“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现代民族声乐。两种民族声乐缘起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品格和特征,不能按同一美学标准、价值理念来评判,不能以同一模式来改造,否则将失去各自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文化品格 传统民族声乐 现代民族声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