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邓宏光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问题研究"(09XFX014)
博士后二等资助项目"中国社会转型与商标法律制度变迁"(20080440693)
-
文摘
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修改以中国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时代大背景,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具体而言,应当涤除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制度,删除《商标法》中"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宗旨,将《商标法》调整对象从"注册商标法律关系"回归到"商标法律关系",重构《商标法》中的商标利益平衡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商标法》的现代化进程。
-
关键词
经济体制转型
《商标法》
第三次修改
商标法的现代化
-
Keywords
institutional turn of economy
Trademark Act
third amendment
modernization of trademark law
-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商标审美略论
- 2
-
-
作者
郑慧莹
-
机构
桂林电子工学院附中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S1期89-90,共2页
-
文摘
品牌意识的觉醒,是社会主义市场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作为实用工艺美术的重要门类,商标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商标设计有着极鲜明的功利目的,即:传达企业形象,促进企业产品销售。而商标的形式美,则必须服务于它的商业功能,服务于商业利润原则。但是,从消费...
-
关键词
现代商标
商标设计
审美
美学价值
美学风格
视觉传达
文化品位
人寿保险公司
秩序美
企业形象
-
分类号
J524.4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商标纵横谈
- 3
-
-
作者
梁燕君
-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1994年第2期44-44,共1页
-
文摘
商标是商品的一种标记。俗称“牌子”。市场上陈列的商品成千上万。每种商品都贴着印制精美的商标,使商品显得五光十色,各放异彩。商标是依附商品的,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商品经济发展分不开的。最初,商品主要是区别产品的生产者,标记很简单。一般只是把商品制造者的姓名刻在产品上。例如我国出土的北周时期文物中就有以陶器工匠“郭彦”署名的粗质陶器。宋代版画上有“平阳姬家刻”的字样。这种标记方法至今在许多商品上仍有反映。如我们熟悉的“王麻子”剪万,“张小泉”剪万等。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标记也逐渐趋向复杂化,出现了使用行铺。
-
关键词
商标法
提高商品质量
宋代版画
可口可乐
标记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商品制造
现代商标
资本主义国家
商品经济发展
-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