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辩证的祸福观及现代启迪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52-54,共3页
祸福是与人生同在的两种不同的境遇、体验。《老子》提出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维。《老子》辩证的祸福思想有其理论依据,也需要现实条件。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当今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祸福是与人生同在的两种不同的境遇、体验。《老子》提出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维。《老子》辩证的祸福思想有其理论依据,也需要现实条件。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当今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组织、国家利益方面,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仍富有现代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祸福观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廉洁教育的生活化印记及其现代启迪
2
作者 唐贤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0,共6页
廉洁教育作为一种美德教育,应遵循面向生活的逻辑。传统廉洁教育具有丰富的生活化印记,主要表现为:在自我廉洁教育方面,于个人生活志趣中奉行廉洁自律;在家庭廉洁教育与学校廉洁教育方面,于家风熏陶与学风培育中培养廉洁之德;在官场廉... 廉洁教育作为一种美德教育,应遵循面向生活的逻辑。传统廉洁教育具有丰富的生活化印记,主要表现为:在自我廉洁教育方面,于个人生活志趣中奉行廉洁自律;在家庭廉洁教育与学校廉洁教育方面,于家风熏陶与学风培育中培养廉洁之德;在官场廉洁教育方面,于生活类比中感化并引导官员廉洁从政。传统廉洁教育的这种生活化呈现,为当代廉洁教育面向生活提供了传统智慧。当代廉洁教育要面向政治生活,融入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走进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德 廉洁教育 面向生活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44-49,共6页
孟子以“人和”为中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社会和谐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 孟子以“人和”为中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社会和谐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社会和谐理论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荀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根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和谐思想 以礼分之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