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影响有组织犯罪的机理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明儒 成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5,共13页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唯经济至上”是有组织犯罪发生的“源动力”,贫富不均与社会分层是犯罪有组织化的“聚集力”,经济转轨中的趋利化是有组织犯罪逐利的“驱动力”,“权力异化”是有组织犯罪迭代的“助推剂”。权力作为的缺失是有组织犯罪形成非法控制的“催化剂”,权力滥用、腐败是有组织犯罪走向高级形态的“催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现代化社会转型 犯罪原因 社会学分析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社会学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岗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第3期12-13,7,共3页
试析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社会学价值王岗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生、发展后形成的融文化与体育运动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如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所论述的“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武术的发... 试析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社会学价值王岗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生、发展后形成的融文化与体育运动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如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所论述的“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武术的发生到发展,始终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社会控制 现代化社会 闲暇时间 闲暇体育 社会学价值 社会发展 攻防技术 社会价值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实现——现代化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同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认为 ,培养与造就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民族创新与竞争能力的人才的过程 ,需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则 ,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与原则。“权利”是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 ,全社会尤其是高等... 本文认为 ,培养与造就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民族创新与竞争能力的人才的过程 ,需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则 ,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与原则。“权利”是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 ,全社会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确立权利理念 ,履行法定义务 ,保障大学生法定权利的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社会 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 权利理念 权利实现 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指标体系的探索
4
作者 陈小月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一、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代化是社会发展达到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标准的过程。广义地说,是社会摆脱旧形态时所发生的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变迁,意味着社会生活走向理性化,即人的理性对自然和社会环... 一、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代化是社会发展达到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标准的过程。广义地说,是社会摆脱旧形态时所发生的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变迁,意味着社会生活走向理性化,即人的理性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支配性增长。狭义地说,是较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指标体系 广州市 现代化社会 现代化城市 城市现代化 客观指标 基本实现现代化 主观指标 社会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四维结构研究
5
作者 乔瑞金 吴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现代化社会治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系统工程,对其结构进行唯物辩证的提炼和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总体来看,社会治理系统的主要变量或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四个:生产方式、流通机制、社会主体关系以及体现社会形... 现代化社会治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系统工程,对其结构进行唯物辩证的提炼和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总体来看,社会治理系统的主要变量或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四个:生产方式、流通机制、社会主体关系以及体现社会形态的社会制度形式,它们共同构成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结构体系。此四维结构要素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既区别又联系的有机整体。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在承担历史和现实的使命、维护现存社会结构良性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有效配置,促使社会形态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进步。只有将社会结构的四个构成要素作为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治理的特质,升华社会治理的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社会治理 四维结构 制度创新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科学研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省社会科学界1982年迎春座谈会发言摘要 大力开展农业经济科学研究
6
作者 刘崧生 《江苏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4-5,共2页
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干扰,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粉碎“四人帮”以后,农经系得到了新的发展,我们系招了三个班,这是很少有的大好形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我初步考虑,新形势带来新问题。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社会科学研究 责任制 新形势 教学质量 农村 四人帮 现代化社会主义 工作者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7
作者 朱浩 陈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8,共12页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 老龄社会治理将人口老龄化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统治理方案。作为老龄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养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种广义理解使其与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的人本主义价值目标导向、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技术治理特质,要求持续强化供给侧驱动、需求驱动、政策和技术驱动,以需求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且实现制度与技术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对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系统支撑。基于二者内涵廓清和逻辑关联,分析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供给结构性失衡导致内生动力不足,需求未充分激发和满足导致“行动-目标”堕距及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难以转化为治理效能。面向“十五五”,要立足中国自身禀赋优势和老年人需求特征,从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满足和激发老年人需求、加强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等方面不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现代化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而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兆东 李宇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标。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为何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国家审计业务,构建审计业务协同机制,并提出明确协同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以及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治理现代化 审计协同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树辉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坚信中国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并对现代化作了前瞻性思考。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实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毛泽东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坚信中国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并对现代化作了前瞻性思考。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实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毛泽东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干重要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改革和学习外国、坚持敢于斗争。毛泽东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若干重要价值理念,包括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平至上的价值理念、造福人类的价值理念。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 伟大奠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0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智能时代我国社会结构现代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对人类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产生颠覆性影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类似于历史上蒸汽机、电力等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新的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正将人类社会带入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结构呈现智能现代化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为新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新质生产力也为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西方现代化百年来,始终难以克服的弊病,也被带入了智能化时代,在“数字鸿沟”之后,“智能鸿沟”也在西方社会逐步形成。智能时代的中国社会结构,展示出新型现代化社会结构的特征,表现出优于西方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新形态,成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结构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演变脉络与优化路径
12
作者 吴春宝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涵盖了乡村治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等内容。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对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从历史实践来看,城乡关系调整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内涵意蕴与形态表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逐步由二元分割过渡到融合发展,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形态也呈现出从“多元分化”到“有限整合”再到“一体融合”的转型轨迹。就内在逻辑而言,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条件,通过要素流动、空间融合和技术赋能三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夯实、格局优化与效能提升,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稳定且充满活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基于此,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城乡基层党建融合、城乡治理单元统筹、城乡治理体制机制衔接以及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系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演变脉络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科学体系
13
作者 余少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立足于“两个结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其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目标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实现民生保障和共同富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城市社区、乡村为着力点和方向,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现代化 理论维度 科学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4
作者 张宁婧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主动回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陷入了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机制创新和治理活力不足、群众整体素质和自治意识薄弱的困境,提出要完善“一核多元”的协同互动体制、创新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会治理模式、培植基层治理的社会文化土壤,增强基层自我治理的保障等跳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强国建设探析
15
作者 罗红艳 吕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意蕴及功能作用夯实了理论基石,澄明了目标使命,指明了建设路向。教育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载了不同的时代使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意蕴及功能作用夯实了理论基石,澄明了目标使命,指明了建设路向。教育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载了不同的时代使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助推强国建设进程中烙下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印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教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是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形态演进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16
作者 李忠汉 王文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在场形态立足于...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在场形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正确认识和应对资本的两重性,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推动形成了“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的整体性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形态主要表征为在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在场—发展”形态之间具有前后相继、递进发展的逻辑关系,书写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形态演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跑”“并跑”“领跑”: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明凡 王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正式嵌入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紧跟”世界大势,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步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极大增强了世界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正式嵌入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紧跟”世界大势,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步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极大增强了世界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并跑”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发展方向,绝不走“趋同式”“依附式”等老路邪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一种模式向多样化发展作出开创性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契机,“领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开拓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光明前景,推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
18
作者 靳京 梁昊光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意义]社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开展社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社会领域发展现状、明确战略重点,协调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目的/意义]社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开展社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社会领域发展现状、明确战略重点,协调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在社会现代化理论分析基础上,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构建涵盖健康、教育、休闲、福利、环境等领域的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基于G20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结论]2020年,我国部分社会领域指标表现优秀,平均预期寿命、安全指数等位于前列,但社会现代化综合指数仍与前沿国家存在差距。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现代化事业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应从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重点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领域 社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比较研究 G20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定位、发展指标与战略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昊光 李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从概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出发,按六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围绕已有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和现代化水平标准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科学测算,研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 从概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出发,按六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围绕已有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和现代化水平标准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科学测算,研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上的具体体现,为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系统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在战略转型上提出三个创新路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第二次科技立国;二是促进国际安全发展,有效化解现代化风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着力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指标 标准 战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共7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征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征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应对。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改革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格局,调整与优化竞技体育产品供给的内容、制度保障、主体间关系,推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议,优化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体系,将竞技体育产品分为竞技争光类、竞技参与类和竞技表演类,科学规划我国竞技体育产品供给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构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围绕竞技争光、竞技参与和竞技表演3类产品建构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调谐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在竞技争光类产品、社会在竞技参与类产品、市场在竞技表演类产品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竞技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