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州市畜牧业现代化研究与探索
1
作者 曾小亮 彭代勇 +2 位作者 黄修驰 瞿宇衡 周明丽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3期23-24,共2页
一、达州市畜牧业现状分析。达州市是四川省畜牧业大市,是全国生猪生产优势区和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4个,全省肉牛基地县6个、家禽产业县5个、蜂产业基地县3个。全市主要畜禽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四,2023年生猪出... 一、达州市畜牧业现状分析。达州市是四川省畜牧业大市,是全国生猪生产优势区和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4个,全省肉牛基地县6个、家禽产业县5个、蜂产业基地县3个。全市主要畜禽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四,2023年生猪出栏460.1万头(全省第4),肉牛出栏36.4万头(全省农区第1),羊出栏124.6万只(全省第4),家禽出栏7598.4万只(全省第1)。2023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20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生产 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现代化研究 达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切入点 被引量:1
2
作者 贺东航 于世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一条独特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的独特性,不仅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议题。同时,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寻找合适...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一条独特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的独特性,不仅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议题。同时,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寻找合适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以及这一议题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如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过程追踪法、量化方法、质性方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不仅帮助学者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多维度特点,还有助于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因。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切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五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9
3
作者 罗国安 谢媛媛 +2 位作者 王义明 范雪梅 梁琼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9-29,共11页
本文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由来,指出了精准医学的优势和现阶段的不足。以中药复方"糖肾方"的现代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针对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方-病-证割裂"和"基因... 本文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由来,指出了精准医学的优势和现阶段的不足。以中药复方"糖肾方"的现代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针对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方-病-证割裂"和"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分离"两大问题,提出了建立"药物系统-生物系统"模式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实现"方-病-证整合"研究途径的解决之道,给出了研究路线总体设计的框架。介绍了"方-病关联研究"、"病-证结合研究"和"方-病-证整合研究"三阶段的具体方法和相应研究结果,并进行了小结。提出了精准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医药面临创新性突破发展之际,精准医学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将为创建新医药学提供新的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新医药学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药物系统-生物系统”模式 “方-病-证”整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由编写《中国现代化历程》而想到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1
4
作者 虞和平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虽然是受国外现代化研究理论的启发而开始的,但在引用这一理论时对之进行了改造,赋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就解释体系而言,它注重于考察社会各界和党派的言行是否能够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群...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虽然是受国外现代化研究理论的启发而开始的,但在引用这一理论时对之进行了改造,赋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就解释体系而言,它注重于考察社会各界和党派的言行是否能够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从“队伍结构”、“力量结构”、“资源结构”和“道路选择”的角度考察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的自身状况、彼此关系和实际作用。就研究内容而言,它不仅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实现程度及其过程进行考察,而且对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队伍结构、动力和阻力、国际和国内环境、道路和模式等各种制约因素及其变化过程进行考察,从而避免了局限性和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化研究 解释体系 内容结构 编写 《中国现代化历程》 体会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的中药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砚通 林琳 王钊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后基因组时代揭开了序幕。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和所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这将推动生物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更精确、更高效设计和应用的新阶段。同时生物芯...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后基因组时代揭开了序幕。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和所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这将推动生物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更精确、更高效设计和应用的新阶段。同时生物芯片技术对生命科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药现代化研究,应该大力借鉴和引入这些新观念和新技术,发展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使传统中药的研究能够与现代科技研究接轨,开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作者论述的后基因组时代核心生物技术的进展,对中药材生产、中药鉴定、中药化学、中药药理等学科发展的影响,值得一读。本文对于中医药研究人员洞察宏观发展趋势,拓宽创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基因组时代 中药现代化研究 蛋白质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历史学的创新 被引量:5
6
作者 虞和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6-40,共5页
2 0世纪 ,特别是 80年代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构成上都有很多的创新 ,其中现代化研究的出现和发展 ,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创新 ,其影响所及不仅仅在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开拓和创新 ,而且影响到整个近... 2 0世纪 ,特别是 80年代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构成上都有很多的创新 ,其中现代化研究的出现和发展 ,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创新 ,其影响所及不仅仅在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开拓和创新 ,而且影响到整个近现代史研究体系。在研究的主体线索方面 ,从阶级斗争、反帝斗争的主线向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 ;在研究的解释体系方面 ,从一味地以阶级性、革命性和民族性为评判标准 ,转向评判其是否能够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是否符合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方向 ;在研究的内容结构方面 ,从以研究重大政治事件为主 ,转向兼顾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 ,并分析其现代性、科学性、合理性和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中国 历史学 学科创新 历史研究 解释体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演进及原因 被引量:3
7
作者 安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188,共7页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到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起。其中,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为确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现代化研究步入鼎盛期。近十年...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到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起。其中,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为确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现代化研究步入鼎盛期。近十年左右,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出现微观化、技术化、去历史化趋势。这是现代化理论成功普及、改革实践导致理论内在张力升级,以及国外学术转向的共同影响所致。当前,现代化研究需要重新定向,维持多元、活跃的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现代化研究 罗荣渠 再定向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谢立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40,共35页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现代化"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现代化"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在对"现代化"过程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现代化"过程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现代化"过程的那些个体行动及其行动者在从事这些行动时赋予其行动之上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我们现在称为"现代化"的那种社会变迁过程建构为"现代化"过程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的实证主义分析模式 现代化”的诠释(现 象)学分析模式 现代化”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中的“隔断模式”与“冲突理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海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9,共6页
日本学者薮野佑三的“隔断模式”和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冲突理论”,是值得重视的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现代化理论。前者否认了视早发型、国家为理想类型的西方神话,但未能有效地解决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建构问题。后者意识到诸发... 日本学者薮野佑三的“隔断模式”和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冲突理论”,是值得重视的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现代化理论。前者否认了视早发型、国家为理想类型的西方神话,但未能有效地解决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建构问题。后者意识到诸发展目标之间全面和谐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未能真正地走出发展选择的困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早发型国家究竟是理想类型还是参照坐标,诸发展目标之间究竟是全面和谐还是彼此冲突,这些都亟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予以解决。因此,对这两种现代化理论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正在创建中的现代化研究中国学派开阔视野,从问题中找到出路,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冲突理论 现代化理论 连续模式 后发型 相容性 西方神话 理想类型 发展目标 中国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中国法制现代化研究观点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法制 十年 代表性 中国 现代化研究 学术界 成果 热点问题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少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63-64,共2页
伴随着新媒体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即使处于最偏远的农村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互联网不但影响和改变着农村外部的宏观社会环境,也改变着农村社会内部的政治生态,同时农民自身也因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形势下... 伴随着新媒体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即使处于最偏远的农村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互联网不但影响和改变着农村外部的宏观社会环境,也改变着农村社会内部的政治生态,同时农民自身也因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形势下,新媒体正同时从内外部影响着农村的政治生态。一是新媒体促进了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传统的农村社会,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普遍封闭、保守、落后,具有浓厚的小农意识,缺乏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社区治理 农民主体 现代化研究 宏观社会环境 政治生态 外部影响 网络问政 新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与本土化视域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笑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现代化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占据中国教育研究的支配地位。人们通常用这一研究范式考察和分析中国教育,并解析出其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分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起点与依据;但这种以西方社会为背景、并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 现代化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占据中国教育研究的支配地位。人们通常用这一研究范式考察和分析中国教育,并解析出其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分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起点与依据;但这种以西方社会为背景、并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思维范式,与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现实都具有巨大的差距。现代化研究范式所构建的价值坐标、其命题与原则与中国教育所欲解决的问题,并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视域要求具有着眼于国情的"问题意识"、民族自身的"价值坐标"和摆脱自身局限性的"超越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范式 本土化视域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人口现代化的一部力作——评介《人口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忠观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人口 人口现代化 人口再生产类型 现代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以提高协商能力的有效性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40-41,共2页
协商民主是指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协商程序的指导下,借助公共理性、合理的话语论证等实现对共识的追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组织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 协商民主是指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协商程序的指导下,借助公共理性、合理的话语论证等实现对共识的追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组织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一、协商民主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一)协商民主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通过公民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 现代化研究 公共理性 有效性分析 规范化水平 公共参与 河南省科技厅 议程设置 程序规范 社会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筛选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杜冠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0年第4期47-52,59,共6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筛选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快速、微量、大规模为特点,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筛选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快速、微量、大规模为特点,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最新技术,讨论了药物筛选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探讨了在中药活性成分、中药理论、中药复方、中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中,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应用可能性和已有的尝试,从方法学的角度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供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药 药物筛选 中药现代化研究 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与晚近中国社会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向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8,共8页
鸦片战争以降百十年是中国社会历史的晚近时期。本文认为晚近中国研究应确立以现代化为核心价值、以综合整体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为基本体系和线索的新的研究范式或研究框架;指出晚近中国社会形态是“早初机器工业民主社会”,社会性... 鸦片战争以降百十年是中国社会历史的晚近时期。本文认为晚近中国研究应确立以现代化为核心价值、以综合整体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为基本体系和线索的新的研究范式或研究框架;指出晚近中国社会形态是“早初机器工业民主社会”,社会性质是“早初现代社会”,提出应建立贯通晚近百十年乃至当今的新的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晚近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研究
17
作者 张开金 胡晓玲 +2 位作者 段沁江 许婷 李少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745-1747,共3页
为实现到 2 0 10年江苏省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讨、政策调研、专家咨询、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描述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现况 ,结合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对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卫生问题进行... 为实现到 2 0 10年江苏省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讨、政策调研、专家咨询、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描述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现况 ,结合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对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卫生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的策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构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现代化研究 卫生现代化 现况 卫生问题 江苏 理论研讨 社会调查 构建 专家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问题 新视野 新观点——评《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
18
作者 卞建林 吴卫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的新视角──《改革与现代化》评介
19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 《改革与现代化 姜桂石 姚大学 王泰 《改革与现代化——历史经验与现实趋向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研究
20
作者 邹兆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开展现代化问题研究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研究的关系 ,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是推动学术界开展现代化研究的精神动力 ...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开展现代化问题研究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研究的关系 ,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是推动学术界开展现代化研究的精神动力 ;邓小平理论为研究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开创了我国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现代化研究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